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在肋骨骨折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全麻诱导下对124例多发肋骨骨折或伴有胸廓塌陷患者择期或急诊行切开复位固定,均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日本刚子,由GunzeLimited制造,材料为聚乙烯L乳酸)固定。结果123例一期治愈,1例出现刚子排斥反应及骨髓炎,1例出院后发生固定刚子断离,2例出院后发生固定刚子松动致骨折断端移位,后经积极有效处理后均康复治愈。全组病例术后连枷胸、反常呼吸迅速消失,胸廓外观恢复正常,1~5天可下床活动,术后胸片或CT检查显示胸廓对称,肋骨骨折对位满意,7~15天出院。结论可吸收肋骨固定钉骨髓腔固定,易操作,恢复快,并发症少,病人心理需求度高,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可吸收肋骨固定钉 多发肋骨骨折 内固定 心理需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抱器固定手术治疗肋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研究组提供环抱器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肋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量表评分改善效果更优;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分别为11.36%、38.64%(P<0.05)。结论应用环抱器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肋骨骨折 TiNi环抱式接骨器 内固定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干预,针对治疗组30例患者实施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固定治疗,对比两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固定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手术创伤较小、操作便利,患者中术后较少出现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肋骨接骨板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 肋骨骨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肋骨骨折固定的更准确的手术时机,为未来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肋骨固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8月 1至 2018年 7月 31日我科收治的 32例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根据伤后手术时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住监护室天数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其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发生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等并发症的几率及呼吸机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于伤后 3d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肋骨环抱器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 我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 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分为记忆合金环抱器组和普通钛合金环抱器组,比较两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胸痛均明显减轻,胸廓畸形均矫治满意,连枷胸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单切口最大固定范围记忆合金环抱器组 8 根肋骨;普通钛合金环抱器组 6 根肋骨。术后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无环抱器完全脱落现象。 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及普通钛合金环抱器固定 均可有效改善肋骨骨折所致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愈合。手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记忆合金环抱器完成固定所需操作空间更小;同样的切口长度下能完成更多的骨折固定,对患者更为有利。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记忆合金环抱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反常呼吸消失,于2d~5d自主活动,未出现气胸、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第1周、4周复查胸部DR/CT显示骨折临床愈合良好;住院时间为7d~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治疗中,围期全程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促进其病情康复。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肋骨骨折复位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肋骨骨折复位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胸腔疼痛、血气分析指标、肺通气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胸腔镜 肋骨骨折 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固定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该文的试验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肋骨骨折固定治疗。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8,P<0.05)。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肋骨骨折固定的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8例痊愈,1例好转,1例死亡,37例随访1~6个月,胸廓无畸形,患者具有良好的呼吸功能,基本可正常从事体力劳动。结论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在临床上具有方法简单,创口小,复位固定想过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固定与非固定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非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天数少、住院费用少、疼痛天数短、骨折愈合时间短、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肺部畸形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内固定 非内固定术 连枷胸 多发性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开固定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20例多发肋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用记忆合金肋骨接骨环抱器固定,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呼吸状况明显改善,胸廓恢复正常形态,住院时间平均10天,痊愈出院。结论对于严重的多发肋骨骨折,应用记忆合金肋骨接骨环抱器行内固定,疗效显著。

  • 标签: [] 肋骨骨折 内固定 环抱器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肋骨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 04月至 2017年 04月浙江衢化医院 54例胸部创伤患者行爪型钛板微创小切口肋骨固定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39例,女 15例;平均年龄 48 7(19~ 75)岁。 4例患者人院即刻手术, 50例于入院 1~ 9天手术。手术方式:行单纯肋骨固定手术 34例,同期固定胸骨 2例,行肺修补手术 6例,膈肌修补 1例,肺叶切除 l例,心包开窗手术 1例,骨科手术 9例。经肩胛骨下、内侧切口手术 16例,侧胸壁切口手术 31例,前胸壁切口手术 7例。切口长度 4~ 20 cm,肋骨骨折固定范围第 2~ 12肋骨

  • 标签: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爪型钛板 微创小切口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肋骨接骨板进行肋骨骨折固定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5月开展的肋骨接骨板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其中男84例,女8例,年龄27~77岁。左侧42例,右侧48例,双侧2例。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根据肋骨骨折发生部位选择一个切口或二切口,将肋骨骨折解剖复位后用接骨板固定。结果术后胸廓外形完整,反常呼吸消失,呼吸功能改善,自主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肺部及胸腔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复查X线片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固定材料无移位、松动等,固定牢靠。结论对于肋骨骨折,特别是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固定手术可以稳定胸壁,消除反常呼吸,并能争取早期撤机,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胸外伤病程.采用肋骨接骨板进行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肋骨骨折 肋骨接骨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至2014年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肋骨带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固定联合胸腔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包括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卧床时间等观察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固定术 胸腔镜 肋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手术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肋骨骨折修复手术是胸部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通过腹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固定已经是腹腔镜手术中较常使用的一种手术方法,有效的减少了传统肋骨骨折固定手术中常出现的并发症,避免了患者出现胸廓变形等情况,保护了患者的肺部健康,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胸腔镜 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肋骨骨折固定治疗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取我院肋骨骨折患者54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固定治疗,随机分研究组(6d手术)与对照组(6d后手术)各27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下地活动时间均短,研究组肺部炎症、肺不张与呼吸功能衰竭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固定6d治疗能缩短其住院、机械通气与下地活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在基层医院应用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固定+血胸清除治疗多发肋骨骨折(Multiple rib fractures,M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多发肋骨骨折30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固定+血胸清除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为术后持续胸壁疼痛,无手术死亡;中出血量(47.28±2.91)ml,手术时间(83.94±6.36)min (68~141 min),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5.16±1.48)d (4~12 d),术后引流液总量(173.47±20.83)ml (48~396 ml),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为(3.48±1.16)分,住院时间(7.05±1.32)d(4~13 d)。结论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固定+血胸清除治疗肋骨多发骨折在基层医院实施式简便、易于操作,是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大力开展应用。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胸腔镜 内固定 血胸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小切口肋骨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行单纯肋骨固定,2例同期进行固定胸骨,6例行肺部修补,9例行骨科手术,心包开窗、肺叶切除及膈肌修补各为1例。21例患者为侧胸壁切口手术,15例患者为肩胛骨下、内侧切口手术,6例为前胸壁切口手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无死亡,且术后1-3天均拔出气管内插管,均治愈出院。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气管切开,均经过对症处理治愈。患者住院时间为12-39天,平均(22.3±6.5)天。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肋间神经压迫症状。结论采取钛金板进行肋骨固定治疗,并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采取小切口,钛金板能够不接触骨折处,对骨折局部血运没有破坏作用,且不影响骨折愈合,第2肋在内的所有部位的肋骨骨折均可以进行内固定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连枷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肋骨固定手术治疗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1月的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采用了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施行开胸同期肋骨固定手术,另有同期20例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胸部引流管放置时间、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并发症中,观察组各项并发症率肺不张、肺部感染、迟发型血气胸等都远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总的并发症率26.09%也远小于对照组的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肋骨固定手术治疗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肋骨骨折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术后复原快,住院时间短,且各种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肋骨内固定术 肋骨接骨板 多发肋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