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对肝癌介入栓塞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要点。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并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的76.92%,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癌介入栓塞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肝癌 介入栓塞术 护理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60例肝癌患者于200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根据入院顺序患者分为31例的甲组与29例的乙组,乙组患者通过无水乙醇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通过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以及甲胎蛋白水平。结果与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且治疗后甲组患者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甲胎蛋白水平均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以及甲胎蛋白水平,并且治疗有效率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前、中及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对促进患者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观察的重要性。方法对3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资料及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35例患者对介入治疗效果,护理人员的护理均满意度高,并发症大多是可逆的。结论实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前、中、术后的全面护理,可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治疗顺利进行。术后恢复快,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肝癌 原发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并总结了45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术前主要介绍手术一般过程,强调微创性,使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术后强调严格卧床24h、患肢制动12h、严密观察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创伤。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肝癌中的运用效果及对bFGF、VEGF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肝癌病患14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则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FGF、VEG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内各指标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栓塞灌注,治疗组行介入热化疗栓塞。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5.7%(24/28)和60.7%(17/2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3.6%,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介入热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脏 肝癌 热化疗 栓塞 介入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50例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在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灌注化疗肝癌患者中,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生存治疗,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癌动脉介入栓塞 灌注化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分析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病例资料,采用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并落实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症状改善,无一例复发出血,1例术后7天死亡,其余术后生存期均在3月以上,4例随访24个月仍存活。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创伤小,疗效确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落实相应治疗护理,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 标签: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肝动脉化疗栓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普通导管行超选择栓塞治疗和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轴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法对肝癌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 标签: 微导管 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术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对21例手术探查证实病灶不能切除的病人作了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置管并注药泵皮下置入,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途径化疗栓塞治疗后,提出经注药泵同时行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栓塞

  • 标签: 中途径 介入治疗肝癌 化疗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精准护理对肝癌介入栓塞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肝癌介入栓塞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接受手术室中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焦虑与抑郁评分、自我效能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术中精准护理 肝癌介入栓塞术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者有原发性肝癌(PLC)采用ATCE介入治疗的患者88人,时间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手术后持续1年的随访,并针对患者的预后、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疾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其实际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持续进行1年的随访后,接受治疗的88名患者中,出现死亡的有15人,死亡率在17.05%;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相关结果可以看出,AFP水平、肝内转移、门静脉栓子等对TACE介入治疗的预后效果有一定的影响(OR>1,P<0.05)。结论:在采用TACE介入治疗后,受到AFP水平高、肝内转移、有门静脉栓子等影响,应采用合理的干预方式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使得患者的预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病例调查区间为2021年5月~2022年12月,统计出66例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普通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各33例,评价比较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统计结果P

  • 标签: 肝癌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了解其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对52例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经B超、CT、MRI扫描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平均大小约8.45cm,经股动脉穿刺,用5F导管及超滑导丝引入至髂内动脉并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子宫动脉开口,通过超选择性双侧或单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300-500μm的PVA微粒或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8mg左右(PLE)将子宫动脉栓塞。结果51例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经B超、CT扫描复查,肿瘤平均缩小2.35cm(72.2%),其中肌瘤大小经测量(与术前比较)缩小62.5%以上者22例,缩小45.6%者19例,基本消失的10例,1例出现栓塞反应,经药物治疗后栓塞反应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能保留子宫生育功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栓塞术子宫肌瘤 栓塞剂 介入治疗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92 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 研究 组,每组各 46 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 生活质量、术后出血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饮食、睡眠、精神、心理等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 可以显著提高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肝癌肝动脉化疗 栓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肝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患者,均分为分析组、参照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与参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与疼痛评分更低,P值<0.05。结论:在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提升临床疗效,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肝癌动脉介入栓塞 灌注化疗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起始时间是2019年11月,终止时间是2020年11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纳入的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组各40例。化疗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2组手术和住院指标、不良反应情况、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手术以及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让患者在围期中得到全方位的护理,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肝癌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护理 综合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