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阻断(Pringle法)能否提高肝脏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的效果。方法将24只正常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A组)、射频消融组(B组)和阻断射频消融组(C组),每组各8只兔。将消融电极垂直刺入左外叶的实质内1.5cm,展开子针1.0cm。治疗温度90℃,消融时间4分钟。各组距射频消融中心1.0cm,1.5cm及2.0cm范围内放射状取材,行HE染色和NADH细胞活力染色。术后第1、3、5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A组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B组和C组距射频消融中心1.0cm、1.5cm和2.0cm范围内,肝细胞完全凝固坏死的例数分别为8、2、0和8、7、0(P<0.05)。术后各组肝功能有轻度且可逆的损害。结论阻断可有效扩大肝脏消融范围,但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肝脏 病理学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肠吻合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1例采用-空肠吻合术式的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Bismuth-Corlette分型:IIIa 6例,IIIb 6例,IⅤ型19例。术中出血量50~4000 ml,平均(1146±1082) ml,平均手术时间(346±118) min,平均-空肠吻合时间(35±1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0±11) d。其中R0切除25例(80.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8/31)。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14.6%和3.6%,随访期间发现反流性胆管炎7例,胆肠吻合口狭窄5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空肠吻合简单灵活,安全易行,可有效解决大部分部胆管癌胆肠吻合难题,扩大部胆管癌手术适应症。

  • 标签: 胆管肿瘤 空肠肠吻合术,肝门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侵犯血管的小儿母细胞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作者收治的68例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使用微波切割技术,在不阻断血流的状态下精细解剖分离,在发生血管损伤出血时则暂时性阻断血管,如影响显露,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68例患儿均接受术前化疗,其中侵犯第一17例,侵犯第二51例。15例患儿第一阻断时间在5min以内,2例患儿全血流阻断时间为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5mL,6例因失血较多予输血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胆瘘3例,周积液5例,乳糜腹1例。结论对于母细胞瘤,采取术前化疗可降低手术难度,精细解剖是基本措施,分块切除是可选方法,血管阻断无法保障安全,不损伤血管是患儿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肝肿瘤/外科学 儿童
  • 简介:摘要Castleman病(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淋巴性滤泡组织增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分布于纵膈、颈部、腹部,目前国内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部CD患者,该患者曾被外院误诊为尾状叶肿瘤,通过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重建在治疗胆管狭窄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胆管狭窄手术治疗患者4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吻合手术组,采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方式和重建手术组,则采取带血管蒂胆囊瓣重建胆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重建手术组手术指标优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SF-36)评分重建手术组优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重建手术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血管蒂胆囊瓣胆管重建手术治疗胆管狭窄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简化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肝门胆管重建 肝门胆管狭窄 疗效
  • 简介:一、历史的启示接近位于部大胆管的胆管癌少见,其位置深,病情隐蔽,临床症状易与其他胆道疾病混淆,除非在尸体解剖时,很难做出诊断.

  • 标签: 外科治疗 肝门 胆管癌外科
  • 简介:胆管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肿瘤。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胆管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手术方式的扩大化已显示出较良好的生存结果,尤其是对周围的解剖特点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认识,使得这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能否行根治性切除决定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标签: 肝门 胆管癌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切除重建(THERR)与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PVRR)治疗胆管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101例PH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切除联合THERR 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64.3±9.7)岁],接受切除联合PVRR 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63.8±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切除数据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 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胆道引流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HERR组以扩大的左半切除为主(10/14,P=0.010),PVRR组以扩大的右半切除为主(12/19,P=0.001)。THERR组手术时间[(586±158)min]长于PVRR组[(453±88)min](t=3.087,P=0.004),持续阻断时间[(32.5±7.3)min]长于PVRR组[(12.4±3.8)min](t=10.325,P<0.01)。THERR组1例术后9 d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3例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9%、57.1%、37.0%,PVRR组19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9%、37.8%、3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50,P=0.698)。结论与PVRR在PHC切除术中的作用相比,THERR应用于经选择的需同时行动脉和PVRR的PHC切除术,特别是需行右动脉和门静脉右支重建以保留右半的PHC切除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部胆管癌(HCCA)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HCCA是最常见的胆管癌类型,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HCCA无特定的标志物,其术前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就HCCA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HCCA的疗效有所改善。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引流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放化疗等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其中,术前放化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可选择的术式从传统的胆管切除术及切除术衍生出其他复杂的术式。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HCCA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CCA的诊断和多模式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诊断 治疗应用 肿瘤分期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近1O年胆管癌病例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24例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根治性切除率为30.1%,(6/19),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刺为57.8%、26.3%、15.7%;姑息性切除率10.7%(2/19)),非手术组中最长生存期为9月,手术组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治疗的关犍。

  • 标签: 胆管癌 引流术 根治性切除
  • 简介: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是源于左右管或左右管汇合处的胆管腺癌,迄今仍被认为是难以治疗或者治愈的。部胆管癌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容易侵犯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组织,向胆管腔内生长形成梗阻性黄疸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对患者的肝脏及全身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治疗,肝移植治疗,内镜下或经皮支架置入术,光动力疗法,导管内射频消融技术的应用,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外照射放疗加系统性化疗。迄今为止,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能治愈部胆管癌的方式,患者接受该治疗方案的前提是身体一般情况可耐受手术,或经精心调理达到可耐受手术的条件。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案可作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选择。作者就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 影像检查 术前准备 介入 射频消融术
  • 简介: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累及总管、左右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黏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是胆管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1]。根治性手术切除(R_0切除)是可能治愈部胆管癌的唯一选择。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高位胆管癌 HILAR 左右肝管 肝总管 黏膜上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胆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从术前访视、物品准备以及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无菌操作等多环节护理措施的研究。结果10例胆总管癌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室护理表示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熟悉手术护理要点,掌握术中配合步骤和特殊器械的应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高度的责任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肝门胆管癌 根治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部胆管癌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但由于肿瘤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切除率和治愈率低.在过去的40年当中,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肿瘤分期、手术切除率、手术死亡率以及长期生存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部胆管癌的治疗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要进一部提高疗效仍需不懈的努力.以下结合有关文献,就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一小结.

  • 标签: 治疗进展 肝门 胆管癌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部胆管癌的CT表现,提高对部胆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浸润型9例,外生型11例,管内型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左右管汇合处,CT表现为内胆管不同程度的“软藤样”扩张,平扫仅35%显示肿块,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缓慢持续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部胆管癌最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肝门 胆管癌 CT诊断
  • 简介:扩大切除可提高部分部胆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2013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1例Ⅲa型部胆管癌患者运用精准肝脏外科的现代理念与临床精细的手术操作完成右半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术中间断阻断第一3次,手术历时8h,术中出血量约600mL,患者于术后第14天出院.病理检查结果示右半部胆管中高度分化腺癌,浸润管壁全层,切缘无癌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该手术是在综合应用三维立体重建技术、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以及精细切除操作技术下进行,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门部 精准肝切除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联合动脉切除治疗三种类型胆管癌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我院外科科室收治的45例采用半联合动脉切除疗法,对三种类型的胆管癌进行临床研究,通过观察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2例患者的左半已采取手术进行切除,16例患者的右半已采取手术进行切除,10例患者的左三叶已采取手术进行切除,7例患者的联合尾状叶已采取手术进行切除,在45例患者的手术中,所有患者均切除动脉。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依据癌化程度和细胞特性将其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级癌症,其中高分化癌症占23例,中分化癌症占13例,低分化癌症占9例。这45例患者均采用半联合动脉切除法进行治疗,有1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总治疗病例的26.67%。结论半联合动脉切除治疗三种类型胆管癌具有较高的根治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动脉切除 三种类型肝门胆管癌 疗效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完全无血流阻断下行叶、段切除术治疗的32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完全无血流阻断下行叶、段切除的临床方法及BiClamp®钳应用体会。32例患者均在BiClamp®钳辅助下成功实施完全无血流阻断叶、段切除术,术后均无出血、胆瘘及衰竭。结果表明完全无血流阻断下采用BiClamp®钳辅助行叶、段切除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半切除治疗Ⅲ、Ⅳ型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4年成功实施联合半切除治疗Ⅲ、Ⅳ型部胆管癌32例.其中Ⅲa型13例、Ⅲb型15例,Ⅳ型4例.结果3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右半切除12例,左半切除17例,右三叶切除2例,左三叶切除1例;其中R0切除27例,R1切除5例.并发症主要有胆漏、肝功能不全、膈下积液、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联合半切除治疗Ⅲ、Ⅳ型部胆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提高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词Klatskin’s瘤;切除术;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93-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