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的诊断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9年3月,共收治26例,其中男22例,女4例年龄19-59岁,平均34.5岁,2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Pipkin分型,Ⅰ型13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2例,伴骨盆骨折4例,用2-3枚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11-30个月,平均21个月,1例Ⅲ型骨折,年龄偏大,负重过早,造成股骨坏死,最后行全髋置换,其中优17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5%。结论股骨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而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股骨头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股骨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患者30例,分别将这些患者表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股骨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观察组中患者有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中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3.3%;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组中患者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人数,对照组中为6例,观察组中为2例。结论对股骨股骨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使手术优良率得到有效提高,提高手术质量,并且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股骨头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15例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脱位患者,根据Pikpin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可吸收钉手术治疗。结果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0.99%,其中1例出现股骨部分吸收。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根据骨折类型采取适当的治疗,防止股骨缺血坏死,常可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的临床有效治疗方式,为日后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0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病患,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用于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患的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应用效果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 简介: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的疗效.方法对23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空心钉或重建钢板加以辅助固定,并对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3例患者中,2例失访,1例死亡,余20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9.5个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估髋关节功能的方法,本组患者中优6例,良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5%.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股骨的良好生物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脱位 股骨骨折 可吸收螺钉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股骨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4例.闭合复位后保守治疗1例,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15例,人工股骨置换2例,全髋置换1例.结果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平均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anz入路内固定治疗Pipkin Ⅳ型股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Pipkin Ⅳ型股骨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0.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3 d,平均7.3 d。7例患者均应用Ganz入路,股骨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固定,髋臼骨折采用螺钉联合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5~235 min,平均197.9 min;术中出血量为450~765 mL,平均590.0 mL。7例患者术后获12~86个月(平均34.4个月)随访。髋臼骨折术后复位质量根据Letournel推荐标准评定: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例;股骨术后复位质量根据Thompson-Epstein临床和影像学评价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2~97分,平均93.0分。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目前仍在观察随访;2例患者出现患肢肌静脉血栓,经规范治疗后机化。结论Ganz入路内固定治疗Pipkin Ⅳ型股骨具有骨折复位质量优、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股骨头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丝钉在股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6.1-2009.12月份收治11例股骨患者,按Pipkin法分型,Ⅱ型7例,Ⅲ型2例,IV型2例。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Ⅲ型采用空心加压螺丝钉固定股骨骨折,IV型采用重建钢板同时固定髋臼骨折。结果11例患者获2-3年,平均2.8年随访,术后1年按Brumback和Kenzora股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6例,良4例,差1例。其中1例病人于术后1.5年出现股骨坏死,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结论Ⅱ-IV型股骨需手术治疗,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是股骨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头骨折 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可吸收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Smith-Petersen(S-P)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6月— 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3例Pipkin Ⅰ、Ⅱ型股骨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20~40岁,平均29.5岁。PipkinⅠ型15例,PipkinⅡ型18例。22例采用经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间隙改良S-P入路复位内固定(改良S-P组),11例采用经髂后上棘和臀大肌改良K-L入路复位内固定(改良K-L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5 d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包括股骨缺血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和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个月,平均6.5个月。改良S-P组手术时间[(71.7±7.3)min]、术中出血量[(55.9±6.2)ml]、术后引流量[(91.2±5.9)ml]和术后住院时间[(6.0±1.5)d]均短于或少于改良K-L组[(112.1±6.7)min、(99.4±8.7)ml、(121.3±7.0)ml、(10.5±1.6)d](P均<0.01)。术后15 d,两组NRS、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ipkin Ⅰ、Ⅱ型股骨,改良S-P入路较改良K-L入路复位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股骨头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联合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治疗PipkinⅣ型股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DAA联合DPA入路治疗18例PipkinⅣ型股骨患者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43.2岁;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13例股骨线位于股骨凹下方,5例骨折线位于股骨凹上方;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4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断伴后壁骨折2例。采用DAA入路处理股骨,采用DPA入路处理髋臼骨折。术后行骨盆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股骨坏死、坐骨神经损伤、臀上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情况;按照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75~205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240~600 ml,平均371 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3例患者伤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均于术后6~12周恢复。股骨均获得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示髋臼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2例,总体满意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Ⅰ级;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股骨缺血性坏死、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根据Thompson-Epstein评价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DAA联合DPA入路治疗PipkinⅣ型股骨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能直视下复位、固定股骨及髋臼后部骨折,可有效保护旋股内侧动脉、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重要结构,降低股骨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头 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股骨软骨病的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90年~2002年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46例股骨软骨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王坤正的评价方法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石膏外固定优良率为73.91%,自制Perthes架外固定优良率为91.57%,滑膜次全切除血管束植入优良率为69.23%,滑膜次全切除缝匠肌骨块植入优良率为64.2%,Chair截骨优良率为86.3%,Staheli手术优良率为66.67%。结论对CatterallⅠ型、Ⅱ型患儿,采用内收肌切断、Perthes架外固定效果最佳,CatterallⅢ型、Ⅳ型以手术改善包容为主,Chair骨盆内移以截骨为首选。

  • 标签: 骨软骨炎/治疗 股骨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股骨软骨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股骨软骨病患儿9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儿46例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儿46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儿的满意度为78.26%(36/46);常规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3.48%(43/46)。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股骨软骨病患儿,在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头股 软骨病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背景: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易导致股骨坏死、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应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影响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疗效及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解放军第101医院自2004年9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28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患者,按股骨Pipkin分型、不同手术入路及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分组,以X射线平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Epstein法)评估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年(1-5年)。根据Epstein法评估疗效,优6例,良12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达64%。其中PipkinⅠ、Ⅱ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100%,78%),并发症发生也不多(发生率17%,22%),但PipkinⅢ、Ⅳ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PipkinⅣ型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仅20%,且并发症发生率达80%。采用Smith-Peterson前方入路患者及K-L后方入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至手术的时间48h的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股骨应根据分型选择治疗方法,其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骨折脱位类型、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措施。

  • 标签: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植入物 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骨折 Pipkin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