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切除是肺部良恶性肿瘤占位性病变,肺脓肿、肺结核等肺部感染性病变和部分肺部先天性病变的常用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开胸切口大,手术创伤重,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病情变化快,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有高质量围手术期护理的保证。

  • 标签: 肺切除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切除及肺叶切除用于结节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 80例结节患者为样本,时间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随机分组,A组切除,B组肺叶切除,对比手术指标、功能指标。结果 A组胸腔镜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中出血量较B组低,P<0.05;A组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结节患者采取胸腔镜下切除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肺结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切除切除数目低于3段,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切除患者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切除对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究胸腔镜下切除和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切除,对照组使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情况以及治疗之后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用力呼气量以及用力肺活量的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不大,P>0.05,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切除和肺叶切除针对肺癌治疗都有疗效,但切除的治疗优于肺叶切除,并可以降低手术的患者的伤害,可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对胸腔镜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的探究。方法:选择了安丘市中医院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中收治的100例早期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观察组组行胸胸腔镜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2周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段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均低于肺叶组,且切除患者的功能指标优于肺叶切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叶与切除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奇偶数交替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使用开胸肺叶与切除,观察组33例使用胸腔镜下肺叶与切除,比较两组患者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治疗中,使用胸腔镜下肺叶与切除效果良好,能够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也能够优化功能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与肺段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肺叶切除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早期肺癌的患者76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观察组采取胸腔镜切除,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d及术后3d的VAS评分、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为2组术后1d的VAS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3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可减少功能损伤,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早期 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分析16例全切除治疗肺癌的护理经验。包括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宣教,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病情监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及疼痛护理等,认为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组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1例,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5例均康复出院。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全切除治疗结核性脓胸伴内多发空洞及结核性脓胸伴毁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进行功能锻炼中密切配台;术后加强神志及生命体征监测,确保有效引流、合理止痛,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17例患者程顺利,手术时间2~4小时,中出血量550~3500毫升,术后住院天数15~40天,17例患者中16例治愈出院,1例出现支气管残端瘘,带管回家。切口I期愈合15例,延期愈合2例。结论胸膜全切除是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脓胸伴内多发空洞及结核性脓胸伴毁损的有效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中密切配合及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结核 胸膜全肺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全切除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77%,死亡率为3.33%,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结论全切除应用于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手术治疗 全肺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肺癌患者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切除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7例,在单盲分组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44例(常规组)、43例(研究组)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研究组使用胸腔镜下切除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功能指标、临床指标两方面。结果:研究组功能指标、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早期肺癌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切除患者的围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全切除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2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围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95%VS80%)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0%VS2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化的围期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保证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护理效果突出,值得临床肯定。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全肺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疗效。方法 随机挑选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68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7.50±14.30)min、中出血量为(75.40±5.50)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0±1.01)d,均要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部小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