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切除切除数目低于3段,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切除患者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切除对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肺癌患者共9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切除组行胸腔镜下切除。肺叶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观察术后效果。结果切除术后的FVC与FEV1,高于肺叶切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切除与肺叶切除均具有安全有效性,相比之下,胸腔镜下切除更能够保护患者的功能。

  • 标签: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上采取护理干预工作,对肺癌全切除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有什么样的效果。选取本院肿瘤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患者中,进行全切除的肺癌患者80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类,对照组40例,进行护理干预组40例,各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行区别性护理方式,对分组护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经观察我们得知护理组发生并发症6例(1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为10例(25%),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术后发生死亡的有1例(2.2%),对照组发生死亡率为3例(6.5%),狐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数据物品们可以看出,对肺癌全切除患者的围术期进行健康生活规律的以及宣讲呼吸系统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以防感染的的护理,逐一实施相应措施,可以达到提高手术效果的作用,患者的术后康复得到促进,降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肺癌术 全肺切除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肺癌患者共9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切除组行胸腔镜下切除。肺叶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观察术后效果。结果切除术后的FVC与FEV1,高于肺叶切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切除与肺叶切除均具有安全有效性,相比之下,胸腔镜下切除更能够保护患者的功能。

  • 标签: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全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肺癌全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抽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进行区别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实验组采用护理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10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8例,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对肺癌全切除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肺癌全肺切除手术 并发症的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电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膀胱切除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接受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待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手术用时、导管留置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诸多差异,护理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术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全切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切除病灶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癌全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高。

  • 标签: 肺癌全肺切除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影响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1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半年1次,以后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直肠癌患者前切除转移的发生情况以及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31日.综合分析影响直肠癌前切除转移的危险因素和影响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转移率和生存率并绘制转移曲线和生存曲线,转移率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或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38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2.40%(389/421),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11~53个月).TNM分期Ⅰ期94例,Ⅱ期168例,Ⅲ期127例.随访期间转移29例.患者术后随访至诊断为转移的时间为(21±9)个月.Ⅰ期患者直肠癌前切除3年累积转移发生率为2.2%,Ⅱ期患者为3.0%,Ⅲ期患者为17.4%.随访期间,随着TNM分期的增加,术后转移率明显升高(x2=19.927,P<0.05).发生转移患者均未行放化疗,其中6例行转移灶切除.29例转移患者中19例生存,10例死亡.确诊为转移后患者生存时间为(13±9)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75.7%;未发生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为(35±9)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94.3%,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19,P<0.05).影响389例直肠癌患者前切除转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直肠

  • 标签: 直肠肿瘤 肺转移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全切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58例肺癌行切除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显著低于对照组46.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6.9%,高于对照组65.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肺癌全切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个体化护理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切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外伤性脾切除患者8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A组(n=43,予以常规护理)和B组(n=43,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未见任何病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脾切除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要点 外伤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术切除胃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2~2014.12年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胃瘫7例的诊治经验。结果全组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胆囊切除发生胃瘫与术中吸入空气及氧气,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人全身状况及精神状况有关。

  • 标签: 胆囊切除术后 胃瘫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肺癌全切除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于我院进行肺癌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个体化护理与常规术后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且P<0.05。结论给予肺癌全切除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肺癌全肺切除 并发症
  • 简介:腺样体肥大伴OSAHS是儿童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OSAHS复发的案例不在少数,现根据各文献报导,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OSAHS复发的原因主要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等手术未完全切除腺样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等临近器官疾病,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代偿增生,肥胖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炎症发生是避免腺样体切除OSAHS复发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OSAHS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