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动脉高压(IPAH)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I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年,其中20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恶化事件。与未发生临床事件(non-CW)人群相比,发生恶化事件组(CW)的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AT)、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氧脉搏(PeakO2pulse)显著降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当量(VE/VCO2atAT)明显升高。结论PeakVO2、VE/VCO2atAT、静息CI对预测IPAH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比值,减少左向右分流,推测这些患儿体、肺循环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受体表达存在差异。该研究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肺循环1型和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AT2)表达的差异。方法20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取肺、骨骼肌活检。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AT1,AT2受体染色。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管径为15-100μm的肺、骨骼肌、胸膜小血管壁AT1、AT2染色的染色强度(IOD值)。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小血管ATl,AT2受体染色的染色强度为(124±95)×10^3,(85±62)×10^3均弱于同管径的骨骼肌(219±156)×10^3,(155±139)×10^3和胸膜小血管壁(279±191)×10^3,(175±128)×10^3(均P〈0.05)。骨骼肌和胸膜血管AT1,AT2受体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循环小血管AT1,AT2受体的表达高于肺循环

  • 标签: 左向右分流 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儿童 体循环 肺循环
  • 简介:老年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肺心病因呼吸道感染致肺功能衰竭及心衰的病死率高达32.9%。本文收集1996-05~2000-02间病区及社区118例肺心病患者与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旨在探讨肺心病发病情况与致病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开展临床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防治与家庭护理。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1.1.1选本院住院和合肥地区5所干休所共计118

  • 标签: 肺心病患者 肺循环 动脉血气变化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发作期急诊患者肺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90例,按照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呼吸机治疗)和研究组47例(早期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肺循环功能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管外肺水(EVLW)及肺循环阻力(PVR)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生存率为85.11%,比对照组的67.44%高(P<0.05)。结论 早期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急诊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其肺循环功能,提高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急诊 肺循环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循环血流动力参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多中心前瞻性登记注册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住院期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右心导管术的ACS患者,以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研究终点,采用Lasso回归筛选具有预测价值的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将参数纳入全球ACS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中分析,比较纳入前后模型的预后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251例患者,年龄(63.7±11.5)岁,其中男198例(78.9%),女53例(21.1%),中位随访34.7个月。右心导管术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HR=1.068,95%CI:1.015~1.123)、肺动脉收缩压(sPAP,HR=1.033,95%CI:1.002~1.065)和舒张压梯度(DPG,HR=1.094,95%CI:1.008~1.187)是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均P<0.05)。251例患者的中位GRACE评分为123分,预测全因死亡的C指数为0.703(95%CI:0.615~0.791)。在GRACE风险评分的基础上分别加上mPAP或DPG后,模型预测全因死亡的C指数分别提高至0.715(95%CI:0.629~0.801)和0.711(95%CI:0.625~0.797)。比较纳入mPAP或DPG前后的模型,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分别为4.3%(95%CI:0.2%~13.5%,P=0.030)和3.0%(95%CI:0.2%~11.1%,P=0.020)。结论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可提高现有ACS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右心导管术 肺血流动力学 预后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可行性及该术式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另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类似,两组在炎症反应、组织水肿等方面无差别。比较两组术式临床应用方面:治疗组手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结论单侧肺循环阻断不增加组织损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阻断疗法 肺循环
  • 简介: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这一时代的重要主题。而循环经济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有着很大的困难,缺乏动力。本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具体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循环经济 障碍 对策
  • 简介:摘要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以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生发展及并发症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眼病、肾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最终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文章探讨了微循环障碍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的影响,从而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ensp 微循环 &ensp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作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在临床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此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往往会给家属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如何提早识别尿素循环障碍患儿,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日后的生活水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 标签: 新生儿   尿素循环障碍    早期识别    护理
  • 简介: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已证实肺阻抗血流图是一项测定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无创伤性方法,其测得的结果与右心导管直接测得的结果密切相关。既往我们曾应用该法对少年运动员安静状态的右心功能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作了检测,发现经过系统的体育训练之后,运动员的右心功能亦得到提高。但有关运动员在右室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其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何,尚未见报道。据此,本文采用肺泡加压法,对40名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右室负荷试验前后的肺阻抗血流图测定,以探索右室后负荷急性增加对少年运动员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少年游泳运动员 后负荷 加压法 试验前后 血流图 安静状态
  • 简介:摘要尿素循环障碍是一组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为提高我国相关领域医生对该病的诊疗管理水平,特制订“中国尿素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和管理指南”,基于当前可获得的临床证据,针对尿素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和管理相关12个临床问题提供了对应参考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做好双相快速循环型心境障碍复发与康复护理。方法采用哈米顿抑郁量表和躁狂量表筛查我院再次住院复发的160例双相快速循环型心境障碍病人的复发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37.2%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坚持服药或减药而复发,62.8%的病人是在各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下复发。讨论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观点远不能满足当今医学发展需要,应从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去审视病人的健康问题,才能掌握疾病的发病因素,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康复期指导和护理。

  • 标签: 心境障碍 复发与康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维持大循环灌注是脓毒症复苏过程中重要目标之一,但临床过程中,大循环-微循环失耦联状态并不少见,即大循环已处于稳态,但微循环仍存在障碍。若不能及早识别干预失耦联状态,往往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如何合理地监测微循环在脓毒症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脓毒症中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监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微循环 大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盐酸氨溴索结合无创正压通气对其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间开始于2021年8月,结束于2023年8月,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5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35例,进行盐酸氨溴索+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好,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FVC、FEV1、FEV1/FVC高,肺循环功能好,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结合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循环功能,促进康复。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盐酸氨溴索 无创正压通气 肺循环功能
  • 简介:四、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的重点,(五)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建设的目标

  • 标签: 制度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制度
  • 简介:四、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的重点,(五)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建设的目标

  • 标签: 制度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把PDCA循环护理应用到吞咽障碍患者饮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68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PDCA组和常规组,前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吞咽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PDCA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CA组患者护理后的吞咽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循环护理应用到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