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PiCCO在评价严重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规范护理操作。〔方法〕选21例严重胸部创伤肺挫伤患者,行PiCCO监测血管(EVLW),持续时间从伤后8h~伤后8天。并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探讨不同时间点血管的变化。〔结果〕伤后8h、伤后第1、2、3天与伤后第4、5、6、7、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iCCO作为床旁血流力学监测和肺部连续动态评价设备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挫伤 经肺热稀释法 血管外肺水 血流动力学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血流力学监测方法及其护理。方法结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用血流力学监测生命体征的临床资料,阐述各种血流力学监测方法以及血流力学监测护理进展。结果血流力学监测方法包括无创伤性和有创伤性两大类,对于有血流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其监测下治疗及配合正确的护理,效果明显。结论目前血流力学监测手段不断进步,各有特点,护士应掌握适应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准确配合,严密观察动态变化,尽可能避免发生或减少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护理对ARDS患者血流力学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俯卧位护理,实验组进行改良俯卧位护理,比较血流力学功能。结果 实验组功能Cst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力学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ARDS患者的护理,可采取改良俯卧位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改善患者Cst功能,对血流力学无影响。

  • 标签: 改良俯卧位 ARDS 血流动力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力控制法复张对ARDS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1例行脉搏轮廓持续血流力学监测(PiCCO)和机械通气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患者均予以保护通气策略(LPVS),压力(PCV)控制法复张(RM),观察41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流力学的变化。结果复张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与复张前比明显升高,P<0.05,复张后中心静脉压快速恢复基础水平,复张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复张时,会使患者的学流动力学有短暂的变化,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因此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复张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保护通气策略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功能和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三组(n=20)常规通气组C组(潮气量10~12ml/kg,PEEP0cmH2O)、保护通气PⅠ组(潮气量6~8ml/kg,PEEP5cmH2O)和保护通气PⅡ组(潮气量6~8ml/kg,PEEP10cmH2O)。全麻气管插管后按分组调节麻醉机呼吸参数。观察时点为气管插管后5min(T1)、体外循环停机后5min(T2)和手术结束即刻(T3)。于三个时点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麻醉呼吸机上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吸气平台压(Pplat),计算动态顺应性(Cydn);记录三个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麻醉时间。结果三组患者组间比较,T1时间点,OI和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OI和Cdy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Ⅰ组的OI和Cdyn大于C组(P<0.05),PⅡ组的OI和Cdyn大于PⅠ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组内比较,OI和Cdyn在T1时间点均明显高于T2、T3时间点(P<0.05)。任一时间点,三组患者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期间,采用10cmH2OPEEP的保护通气策略比5cmH2O可以更好的提高氧合指数和改善动态顺应性,且不影响血流力学稳定。

  • 标签: PEEP 体外循环 氧合指数 动态肺顺应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1例,对患者进行俯卧位复张,并对复张前后画着氧合指数、血流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者在复张前后其MAP、HR、CI、CVP并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PaO2/FiO2于复张后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表现,对其进行俯卧位复张能够促进患者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明显改善,且不会对机体血流力学造成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症肺部感染 俯卧位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氧合
  • 简介:对血液动力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危重患者管理治疗非常管理的部分,右心压力的监测可为左心房压监测提供参考。在年轻的手术患者或有心肺疾病的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可与动态楔压的变化相反。肺动脉导管(PAC)监测的临床优势包括测定心室压的压力,决定心排血量,同时可以获得心室和混合静脉血样本,这些信息可用来评估容积和心室功能,计算血流和呼吸指数,从而估计组织总体氧供平衡。监测疾病进展以便治疗。肺动脉导管监测的使用超过三个阶段,许多研究通过多种医疗特性和临床护理证实了它的不足和不统一性。本文就肺动脉导管的使用监测及并发症等做了综述。

  • 标签: 肺动态楔压 温度稀释法 心排血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重症超声的快速发展,其已覆盖重症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协助管理重症患者,而血流力学无处不在的重症医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更好地实施血流力学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将重症超声应用,并融入血流力学治疗,进而形成超声血流力学的概念,是重症医学的进一步突破。本文将对超声血流力学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传统的穿支皮瓣因面积较小而无法满足大面积创伤修复的需要。因此,包含多个穿支体的跨区皮瓣越来越多地用于创面修复。然而,跨区皮瓣中choke血管的阻力较大,导致跨区皮瓣远端血供匮乏,易出现坏死。因此,跨区皮瓣远端坏死成为大面积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研究choke血管血流力学变化及血管重构对改善跨区皮瓣远端血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choke血管血流力学血管重构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降低跨区皮瓣远端坏死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穿支皮瓣 跨区皮瓣 choke血管 血流动力学 血管重构
  • 简介:颅多普勒检测脑血流力学状态具有无创、可重复、连续监测等特点,本文阐述脑血流力学检测在临床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术中监测、评价疗效和评估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发挥脑血流力学检测的临床作用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液动力学现象 颅内压 监测 手术中
  • 简介: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脑血管血流力学异常。方法运用颅多普勒脑血管超声(TCD)仪检查了偏头痛患者528例,健康对照组19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TI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检测。结果发现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与健康对照者的TCD检测异常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先兆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18.6%)比无先兆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8.2%)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偏头痛合并紧张性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53.2%)比单纯性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12.6%)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1)。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确实存在脑血管血流力学的异常,它们可能影响着偏头痛患者的先兆发生和疾病预后。

  • 标签: 偏头痛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重症血流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改善患者结局的治疗策略。重症超声以改善组织灌注为根本方向,实施目标-目的分层管理,区分表象与本质;通过连续监测、整合临床信息、动态评估,快速筛查休克和血流力学异常的病因;优化治疗,减少或避免治疗中的再损伤;最终,实现器官化治疗和保护。重症超声图像的解读、病因分析和病情判断、治疗决策的形成、治疗方向和强度的精细调节,离不开对重症医学规律和疾病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 标签: 重症超声 血流动力学 儿童
  • 简介:摘要重症血流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改善患者结局的治疗策略。重症超声以改善组织灌注为根本方向,实施目标-目的分层管理,区分表象与本质;通过连续监测、整合临床信息、动态评估,快速筛查休克和血流力学异常的病因;优化治疗,减少或避免治疗中的再损伤;最终,实现器官化治疗和保护。重症超声图像的解读、病因分析和病情判断、治疗决策的形成、治疗方向和强度的精细调节,离不开对重症医学规律和疾病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 标签: 重症超声 血流动力学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通气中对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并行胸科手术的8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34例)和全麻复合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中30min及术毕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及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min、术毕全麻复合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麻复合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通气中应用较单纯全麻更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力学稳定,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麻醉 老年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总结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力学护理。认为重点是做好置管操作的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置管后做好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定标,监测各项参数,加强导管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 血流动力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监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复张时急性血流力学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中10例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实验组,另10例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用PEEP递增复张,复张前均用超声除外心脏功能不全,并用床旁超声监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复张时急性血流力学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进行复张后,DBP与心率无显著变化,MAP、SBP较复张前降低,氧合指数(PaO2/FiO2)出现较大改善,差异显著,P<0.05;全部患者进行复张后,LVEF、RVEF、SM、TAPSE以及MAPSE均无显著变化,LVEDD及RVEDD较进行复张前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进行复张前后超声监测即刻血流力学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心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PEEP递增是安全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进行复张前后超声监测结果及血流力学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为短暂的平均血压下降,与心脏负荷的改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改变在内源性组和外源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 标签: 超声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PEEP递增法 急性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力学变化及其早期诊断.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仪对21例PAf(A组)窦律及房颤时LAD、LVEF、s-LAmax、LAEF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B组)及18例(C组)慢性房颤(CAF)者进行对比.结果①PAf患者窦律时左心房较正常人扩大,左心房功能减低,E/A比值降低且<1.②PAf发生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功能明显降低,而左心房大小无明显变化.③CAF比PAf者左心房明显扩大,左心房功能进一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PAf的血流力学有显著性改变.②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价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力学,对预防和治疗均有指导作用.③动态心电图(DCG)是临床筛选PAf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左心房功能 PA 阵发性房颤 正常人 E/A比值
  • 简介:摘要血流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流力学变化的规律,对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