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一课中有一个测量肺活量的活动。按照教材中的方法——用排水集气法去测量肺活量,是看似简单,却很难单独完成,且误差较大。因为:

  • 标签: 测量装置 肺活量 三年级上册 《科学》 教科版 教材
  • 简介:肺活量是深吸一口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气体的体积,这个量表明肺的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不是不变的,平常加强锻炼就能提高。

  • 标签: 肺活量 测量 机能指标 发育水平 活动量 锻炼
  • 简介:8~12岁的正常少年儿童,肺活量应在1200ml~1800ml之间,你知道自己的肺活量是多少吗?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中介绍了测量肺活量的方法:如图1,在瓶中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如图2,吸足一口气,然后通过导管把气呼出,从而测出肺活量

  • 标签: 肺活量 自己动手 导管 塑料瓶 橡胶软管 测量器
  • 简介:最近,"888888888……"占据了微博、手机微信朋友圈。这是时下很潮的一个测肺活量的游戏:猛吸一口气,呼气的同时拿起手机按"8",看自己能按出多少排,正常人是5排,超人是9排,少于5排证明肺活量不行要戒烟了,3排要看病了。一边呼气、一边按数字,真能反映肺活量的大小?医生认为此法不靠谱,且不建议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盲目憋气,瘦高体型的人也要少练憋气,以免诱发气胸。

  • 标签: 肺活量 手机 科学 高血压病患者 正常人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用力肺活量(FVC)测定的结束标准。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用肺量测定法进行肺功能检查,且用力呼气量曲线满足出现呼气平台(呼气流量<0.025 L/s、且持续1 s以上)的成人受试者。按通气功能诊断标准分为肺功能正常组(正常组,610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组(阻塞组,536例)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组(限制组,306例),测定不同组受试者的用力呼气时间(FET);探讨以FET的不同时间段为FVC的结束标准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安全性。结果正常组、阻塞组和限制组的FET分别为(4.00±1.07)s、(8.08±1.56)s和(2.97±0.76)s,95% CI分别为3.88~4.12 s、7.02~10.14 s和2.21~3.73 s(F=2 263.80,P<0.01)。在限制组,随肺功能损害程度加重,FET缩短;在阻塞组,随肺功能损害程度加重,FET延长(均P<0.05)。以出现呼气平台作为FVC的结束标准时,正常组和限制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和1.3%,均低于阻塞组的17.2%(χ2分别为92.73和48.49,均P<0.05)。在阻塞组,FET达6 s、7 s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和3.9%(χ2=0.01,P=0.93);其后随呼气时间的进一步延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在阻塞组,与FEV1/FVC相比,用FEV1/FEV7诊断的敏感度为99.25%,高于FEV1/FEV6时97.76%(χ2=4.06,P=0.04);诊断的特异度相同,均为100%。结论FET随肺功能状态改变,以FET≥6 s的固定界值作为成人FVC的结束标准并不合适。对于正常人群和限制性肺疾病患者,应以出现呼气平台作为结束标准;对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FET达7 s作为结束标准更为合适。

  • 标签: 用力呼气量 质量控制 肺量测定法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呼吸是我们生命活动中最基本地需求之一。我们通过呼吸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肺功能状况呢?今天,我们将带你探索一个有趣且实用的测试——用力肺活量检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肺功能。想象一下,你的肺部就像一台精妙的发动机,时刻在为你的生命提供动力。这台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如何呢?用力肺活量检查就像给这台发动机做一次全面的体检,让你了解它的性能和状况。通过这个测试,你可以得知你的肺部是否健康,是否存在潜在问题,以及如何改善或增强肺功能。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带你了解用力肺活量检查的基本原理、如何进行测试、如何解读结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增强肺功能。通过这些知识,你将更好地了解你的呼吸引擎,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探索之旅,深入了解我们的呼吸引擎——肺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如何通过用力肺活量检查来评估和改善它的健康状况。让我们开始吧!

  • 标签:
  • 简介:我们对五名男性优秀运动员(年龄19—22岁的肺活量的近似昼夜节律进行了研究。用肺功能仪每四小时测定一次,一天共六次。所获原始数据用明尼苏达群体平均余弦图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肺活量指标具有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性(P=0.013),其

  • 标签: 近似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性 平均余弦 明尼苏达 肺功能仪 峰相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阻力呼吸运动对特勤疗养员肺活量影响。方法以某疗养院住院特勤疗养员为研究对象,按病史分为健康组、呼吸疾病组、其它疾病组。采用讲座和阻力呼吸运动锻炼形式进行健康干预,分别在入院和2周后进行肺活量检查。结果特勤疗养员经过阻力呼吸运动健康干预后肺活量显著高于入院时,干预前后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阻力呼吸运动对肺活量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阻力呼吸 肺功能 疗养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通气功能中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秒率(FEV1/FVC)正常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BDT)阳性率,提高对FEV1、FVC及FEV1/FVC正常的哮喘患儿完善BDT检查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儿,年龄5~14岁,可配合肺通气功能及BDT检查,收集FEV1、FVC及FEV1/FVC正常的患儿肺功能资料,统计BDT阳性率并分析小气道功能状况。结果共纳入FEV1、FVC及FEV1/FVC正常的患儿1 631例,其中肺通气功能正常1 414例,小气道功能障碍217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15 min后,BDT阳性哮喘患儿共127例,阳性率为7.8%;男87例,女40例,其中合并小气道功能障碍患儿BDT阳性62例,BDT阳性率为28.6%。FEV1改善率在8.0%~11.9%有132例(8.1%)。用药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为(98.5±10.3)%;吸入硫酸特布他林15 min后,改善率为13.5%(12.5%,16.2%)。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瞬间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改善率与其基础值呈负相关[FEF50(r=-0.339,P<0.01)、FEF75(r=-0.400,P<0.01)、MMEF(r=-0.375,P<0.01)];FEV1改善率与FEV1基础值无显著相关(r=-0.128,P=0.153),FEV1改善率与MMEF基础值呈负相关(r=-0.231,P<0.01)。结论有部分哮喘患儿在FEV1、FVC及FEV1/FVC正常范围时BDT阳性。建议对症状典型或不典型哮喘患儿在诊断及随访时尽可能完善BDT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及获取当前个人最佳值,同时结合小气道功能有助于全面评估哮喘病情及控制情况。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儿童 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个人最佳值 小气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和掌握迪庆中职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迪庆中职828位学生的体重、身高、肺活量等进行测试,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迪庆中职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男生64.879±9.732,女生52.065±11.168,男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族、性别、年龄、户籍间存在差异性,部分变量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及格及良好率76%、优秀率8.6%、不及格率15.5%。结论迪庆中职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低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于南京等地区的学生;男女存在差异性符合正常生理规律1;在本调查中人口学变量对肺活量体重指数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总体较好,但不及格率15.5%高于江苏等地区的学生2。迪庆中职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及等级情况均不容乐观,建议社会、学校、家庭等有关部门、团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学生的体育卫生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 标签: 迪庆 中职学生 肺活量体重指数
  • 简介: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学生肺活量的大小与其身高、体重、胸围、体育锻炼以及生活地域环境、各民族的遗传、体质状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云南省学生的肺活量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体质状况,并可间接了解其身体发育等状况.对云南而言,分民族来对其学生的肺活量进行研究,对民族体质健康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导向性的作用.

  • 标签: 民族学生 肺活量 学生体质
  • 作者: 万立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4-06-07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7期
  • 机构:《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8年修订)>的通知》已下发给各学校。这是国家教育部在充分总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十多年来成功经验和成效基础上对标准测试的一次规范和修正,将对今后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低氧训练面罩的耐力运动对大学生体重及肺活量的影响,为大众健身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从某高校足球队中挑选30人,并随机分为见习组、低氧面罩训练组、普通训练组进行分组实验,12周后测定各组队员体重、肺活量。[结果]实验末,两个运动组体重及体重降幅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氧面罩训练组肺活量肺活量升幅、肺活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基于低氧面罩的耐力训练在减体重方面较传统有氧运动并无优势,但能有效提高机体肺活量

  • 标签: 低氧面罩 耐力运动 体重 肺活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疗养机构特勤疗养员的体脂和血脂水平对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的影响,为增强特勤人员心肺耐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有效途径。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某疗养机构进行体检的特勤疗养员,测量其体脂、血脂及肺活量体质量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体脂和血脂水平对其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某疗养机构特勤疗养员血脂异常患病率(20.4%)明显低于中国男性成人(47.0%),体脂含量与中国男性成人平均水平相近。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均与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勤疗养员体脂和血脂水平均是影响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应通过积极训练和调整饮食结构的方式优化疗养员的体脂和血脂水平,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战斗力生成的目的。

  • 标签: 特勤疗养员 体脂 血脂 肺活量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和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及对用力肺活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2名小儿哮喘患儿,分为参照组(25名)和联合组(27名)。参照组行单药治疗,联合组行联合药物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参照组中14名治愈(56.0%),6名显效(24.0%),5名无效(20.0%);联合组中18名治愈(66.7%),7名显效(25.9%),2名无效(7.4%)。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80.0%(20/2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7.4%(2/27)显著低于参照组16.0%(4/25)。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儿哮喘 布地奈德 肺力咳 用力肺活量 临床疗效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病理变化过程中有正常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本研究探讨以定量的方法评判肺组织结构损伤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呼气量 最大肺活量 比值 肺组织 病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胸科手术患者资料。记录双肺通气前末次的潮气量和驱动压。根据驱动压分为驱动压升高(>15 cmH2O)组和驱动压正常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左肺通气和保护性通气策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理想体重和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准确性。最终纳入62例患者。体重指数、左肺通气、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是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理想体重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P<0.01),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P<0.01),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可信区间0.749~0.943)(P<0.01),诊断阈值为0.312,该阈值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81,潮气量界值为用力肺活量×0.149(左侧)或×0.163(右侧)。综上所述,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对单肺通气时驱动压升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潮气量计算可参考用力肺活量

  • 标签: 单肺通气 潮气量 肺活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微创法给予表面活性物质(LISA)替代气管导管给药,是否存在5~9岁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低于正常值。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13个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23~26周出生的早产儿,共计211例早产儿纳入研究,LISA给药组(n=107)和常规气管插管表面活性剂治疗组(n=104)。将FEV1<预测值的80%作为主要检测指标,后续评估由双盲小组进行。结果121例中有102例肺活量测定成功,其余患儿因死亡或走失无法追踪。LISA组FEV1中位数为预测值的93%(四分位数范围:80%~113%),对照组为86%(四分位数范围77%~102%)(P=0.685),FEV1<80%的发生率分别为11/57(19%)和15/45(33%),绝对风险降低14%(95%可信区间:-3.1%至31.2%,P=0.235)。结论两组间5~9岁儿童FEV1低于正常值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