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甘露醇在临床上作为一种脱水剂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神经内科。外科使用更为广泛。由甘露醇毒性作用而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屡见报道,其发病率在0.45%~6.03%,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生与血浆渗透压,尤其是渗透压差有密切关系,当甘露醇血浆浓度超过1000mg/dI时,即血浆渗透压差大于55mosm/kgH2O血管发生收缩,

  • 标签: 甘露醇 肾毒性 血浆渗透压 急性 肾血管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苷给药不同时间对大鼠肝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将4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4只)和黄芩苷给药组(100、200 mg/kg,各14只),经口灌胃,1次/d,6次/周,于给药28、56 d后各组分别处死7只大鼠,称量肝脏、肾脏湿重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其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结果黄芩苷200 mg/kg组大鼠给药56 d后体质量、肾脏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肾小球萎缩变小、肾小管明显萎缩且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肝脏未见明显异常。黄芩苷200 mg/kg组大鼠给药56 d后,血清中BUN、CR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100 mg/kg组各时间点和黄芩苷200 mg/kg组给药28 d后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芩苷给药对雄性大鼠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作用

  • 标签: 大鼠 黄芩苷 肾脏毒性 肝脏毒性
  • 简介:膦甲酸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应用膦甲酸治疗期间可发生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发热、呕吐等副作用,膦甲酸的毒性主要有以下表现: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尿崩症等.

  • 标签: 膦甲酸 血清肌酐 巨细胞病毒 肾毒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草药临床应用增多,中草药引起损害的陆续报道,中草药的毒性已广泛引起注意。引起毒性的中草药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可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重者可致死亡。治疗包括主要包括解毒、血液净化疗法及对症治疗。

  • 标签: 中草药 肾损害 机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甲氨蝶呤为叶酸拮抗剂,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叶酸代谢,从而抑制DNA、RNA合成。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对骨肉瘤,乳腺癌,膀胱癌,睾丸肿瘤,头颈部癌等也有效。甲氨蝶呤药物主要副作用为对消化道黏膜损害,骨髓抑制,少数会影响肝、肾功能。甲氨蝶呤的毒性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有相当程度的增高。这是直接由于甲氨蝶呤清除降低,机体暴露于甲氨蝶呤的时间延长。采用几种救援剂以防治甲氨蝶呤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毒性作用

  • 标签: 甲氨蝶呤药物 药物动力学 肾毒性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顺铂(DDP)所致大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DDP单次8mg/kgip诱导大鼠损伤,于给DDP2天前开始分别ipTMP50mg/kg、100mg/kg,连续5天,末次给药4小时后处死大鼠,计算肾脏指数、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测24小时尿蛋白含量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酸转换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TMP呈剂量依赖性降低DDP所致大鼠肾脏指数,BNU、Scr含量,24小时尿蛋白含量及尿NAG、GGT、ALP活性的升高;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显改善DDP引起的肾小球充血、肾小管浊肿及管型的病理改变.结论:TMP对DDP所致的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川芎嗪 顺铂 大鼠 肾毒性 尿蛋白 尿酶
  • 简介:目的研究氨磷汀对顺铂所致损害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成3组,即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4ml)、顺铂组(0.006mg/ml,4ml)和氨磷汀组(0.2mg/ml+0.006mg/ml;4ml)。分别测定体质量、肾脏脏器系数、血清生化指标、尿蛋白含量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氨磷汀组大鼠体质量较对照组低,但显著高于顺铂组。顺铂组大鼠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氨磷汀组与顺铂组相比有明显改善,更接近正常大鼠。氨磷汀组肾脏脏器系数较顺铂组明显下降,肾脏病理学检查显示氨磷汀可明显改善顺铂引起的肾小球充血、肾小管浊肿及管型的病理改变。结论氨磷汀对顺铂的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氨磷汀 顺铂 肾毒性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品种比较混乱,有不少中药出现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现象,由于其品种不同因此其毒性也不同,有些中药对于肾功能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而有些则会引发肾功能障碍,且人体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体质不同,对于中药的耐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全面了解不同中药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文将对中药毒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预防毒性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对一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造影剂、利尿剂和免疫抑制剂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比较警惕,也重视对其毒性的防范;而往往容易忽视以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中草药的毒性。近年来,“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snephropathy,CHN)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也曰渐深入。我们所要

  • 标签: 肾毒性 马兜铃酸 中草药肾病 免疫抑制剂 造影剂 解热镇痛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中药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高剂量DDP(80-120mg/m2)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和在我院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0例,并分别将其为黄芪治疗组和马铃兜酸肾病组,分析观察每组的不同中药对患者毒性的影响。结果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化指标均稍下,治疗后血Cr、尿NAG较优;马铃兜酸肾病组患者酸肾病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结论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等中药治疗顺铂毒性具有减轻的作用;长期服用含马兜铃可引起疾病。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对华盛顿一所三级医疗中心接受静脉多黏菌素治疗疗程大于72h的患者(年龄大于18岁)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RIFLE标准(risk,injury,failure,loss,end—stagekidneydisease)评价肾功能不全,即(1)风险(Risk):肌酐水平增加1.5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低25%以上;(2)损伤(Injury):肌酐水平增加2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低50%以上;

  • 标签: 菌素 静脉 肾毒性 肾小球滤过率 RIFLE标准 三级医疗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毒性的影响。方法对顺铂的药理作用,应用及发生毒性的研究进行分析,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肿瘤科应用顺铂为主要联合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对大剂量和分割剂量治疗患者的尿液NAG活性变化及显著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顺铂后第一、八日两组均显示尿液NAG活性增高,第十八天基本恢复正常。大剂量组顺铂后第1、8日尿液NAG活性与分割剂量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顺铂是恶书生肿瘤患者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成分,是一个广谱有效的抗肿瘤药,毒性和致吐作用是顺铂最常见的限剂量毒性

  • 标签: 顺铂 药理作用 应用剂量 肾毒性
  • 简介: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语言残疾1770万,为各类残疾之首,听力障碍2057万人,由听力障碍导致聋哑的儿童80万。每年新增加聋儿2.4万,其中耳毒性抗生素所致者近半数,耳毒性抗生素中主要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标签: 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毒性作用 聋哑 听力障碍 残疾
  • 简介:摘要砷、镉、铬属于环境中类金属或金属毒性污染物。研究发现,营养素、生物活性大分子、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临床药物及化合物对砷、镉、铬化合物导致的实验动物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能够有效逆转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减轻肾小管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血清和尿液中的损伤生物学标志水平。文中对近年来各类物质拮抗砷、镉、铬毒性实验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进行阐述,为毒性拮抗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肾毒性 拮抗作用
  • 简介:本组2例灭鼠剂中毒患者均表现为肉眼血尿,蛋白尿、肉眼血尿伴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有灭鼠剂中毒可能性,凝血功能于2008年5月3日明显异常(凝血酶原时间56.7s

  • 标签: 中毒性 例文献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损伤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其中AKI组患者58例,非AKI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急性损伤的因素。结果:AKI组的合并糖尿病、MAP、GFR、乳酸、尿素氮、D-二聚体水平、机械通气指标与非AKI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MAP、血清乳酸水平、机械通气、呋塞米单最大剂量均为脓毒性休克病人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极易出现急性损伤,合并糖尿病和低平均动脉压、高血清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高呋塞米单日最大剂量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考察前期发现的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已知具有毒性的5种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广防己、大黄和苍耳子提取液ig给予大鼠建立肾脏损伤模型,收集给药1和7d后的血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检测5种毒性生物标志物胸苷、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LPC(18:4)、LPC(20:5)和LPC(22:5)水平,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对其毒性进行判断;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和BUN的水平;各组大鼠于取血后处死,迅速取肾脏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毒性.5种中药在给药ld后,生化检测没有发现肾脏损伤,毒性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发现异常;在给药7天后,SVM的预测结果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均出现毒性.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将毒性小分子代谢物更加灵敏、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肾脏毒性评价,对于临床药源性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组学 支持向量机 肾毒性 雷公藤 马钱子 广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