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2019版Bosniak分级,分析多房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和瘤(cystic nephroma,CN)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MCRCC和16例CN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对两组样本进行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对病变进行Bosniak分级。结果24例MCRCC病变大部分外凸生长,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增厚,平均厚度为(3.87±1.41) mm,12例伴有附壁结节,平均结节直径为(8.47±1.31) mm,皮质期明显强化。CN病变的壁及分隔厚度较薄且均匀,均值为(2.17±0.63) mm,只有3例可见附壁结节。MCRCC和CN在患病年龄、病变是否外凸生长、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大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壁及分隔厚度大于3.25 mm,附壁结节直径大于3.7 mm时,可作为诊断MCRCC的最佳临界值。结论MRI对MCRCC和CN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的大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瘤 磁共振成像 Bosniak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房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腔构成。腔内衬透明细胞,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多房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诊断中常难与其它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结节及镜下腔内衬透明细胞。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肾癌(cysticrenalcellcarcinoma,CRCC)与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SCC)两者单独发生较为罕见。但我科近期收治1例更为罕见的术前诊断CRCC而术后病理为SCC患者,故结合有关CRCC与SCC的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囊性肾小细胞癌 临床特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细胞癌诊断价值,提高对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细胞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均为单侧,4例占据部分肾脏,1例累及全,并侵及输尿管;其中1例合并输尿上段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全或部分肾脏实性病变或壁不规则增厚,CT增强检查壁及实成分均示不同程度强化,内液体成分无强化。结论细胞癌在螺旋CT有较为特征表现,CT增强扫描对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多房细胞癌(MCRC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MCRCC无特殊临床表现,无典型的肾癌“三联症”,诊断主要以B超和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也可行肾部分切除术。11例行根治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2,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肿瘤局部复发,失访1例。病理TNM分期pT1aN0M03例,pT1bN08例,pT2N0M01例,癌细胞核分级均为G1级。结论MCR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术前确诊较困难,与多房肾囊肿鉴别有一定难度。术前怀疑或术中证实为MCRCC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考虑行腔镜下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肾切除术
  • 简介:集合管癌(collectingductcarcinoma,CDC)和管状癌(tubulocysticcarcinoma,TCC)均比较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其他亚型细胞癌类似,无特异性。与最常见的透明细胞癌相比,CDC和TCC的影像学、病理特征及预后

  • 标签: 肾集合管 囊性癌 肾管 肾透明细胞癌 肾细胞癌 肾髓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年龄63岁,因"无痛肉眼血尿4天"就诊,发现右肾肿瘤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肉眼血尿,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右肾占位,尿常规示潜血(++)。遂于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肾肿瘤"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风湿免疫病等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入院查体:T:36.4℃,P:80次/分,R:21次/分,BP:130/

  • 标签: 肾肿瘤 多囊性 肉眼血尿 患者 无痛性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50岁女性左嗜酸性实细胞癌的影像表现。病灶呈类圆形,边界清晰,CT平扫实成分呈等密度,增强皮质期及实质期持续渐进强化,排泄期强化减退,强化程度均稍低于同期皮质,部分无强化。MRI平扫实部分T1WI及T2WI均呈稍低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表现类似CT强化。

  • 标签: 癌,肾细胞 嗜酸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多房瘤(multilocularcysticnephroma,MCN)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的肾脏原发良性肿瘤,因其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常常无法明确诊断,与其他肾脏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如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肾癌等。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MCN,现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瘤 文献复习 肾脏囊性病变 多发性肾囊肿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镜碎石联合球扩张术治疗症状盏憩室结石的可行及安全。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镜碎石联合球扩张术治疗症状盏憩室结石10例。术中精确穿刺盏憩室,扩张至16F,建立通道,应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而后在导丝引导下,采用球扩张导管扩张憩室盏颈。术后留置F14造瘘管至少2周。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60分钟(35~12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0ml(20~12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3天(7~10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月至半年中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经皮镜碎石联合球扩张术治疗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其结石排净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症状盏憩室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球囊扩张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钬激光 肾盏憩室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瘤/混合上皮和间质肿瘤(ME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7例瘤/MEST患者资料,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7例瘤/MEST中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36~62岁。肿瘤切面为边界清楚的多房肿瘤,镜下腔互相不相通,内附扁平和钉突状上皮,腔间隔可见卵巢样间质或显示平滑肌分化的纤维,偶见致密的胶原。免疫组化纤维间质ER(7/7)弱阳,PR(5/7),Vimentin(7/7),Desmin(4/7),上皮CK(7/7),AE1/3(7/7)。结论肾脏瘤/MEST是一种罕见的复杂肿瘤,我们对其的形态学认识还远不够,需要更多病例学习。

  • 标签: 囊性肾瘤 MEST 病理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