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累及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35例累及上段下腔静脉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影像学检查,明确上段下腔静脉受累部位和范围。肿瘤类别:肾癌下腔静脉癌栓19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5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3例,肾上腺皮质癌下腔静脉癌栓3例,肝癌下腔静脉癌栓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腹膜后纤维肉瘤下腔静脉癌栓1例。依据肿瘤累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下腔静脉阻断平面及方法、重建方式、预防癌栓脱落的方法。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5月。结果19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10例在术前经颈内静脉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10例行全肝血流阻断,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19例均行肿瘤切除,下腔静脉切开取栓缝合。5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中,3例行全肝血流阻断,2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5例患者均切除病变段下腔静脉,其中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1例合并右肾切除者单纯结扎肿瘤近端和远端下腔静脉和左静脉。3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中,2例行全肝血流阻断,1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3例患者均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缝合,并同时行子宫切除。3例肾上腺皮质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和2例肝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均行全肝血流阻断;5例患者中,4例行肿瘤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直接缝合,1例行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后补片成形。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显露下腔静脉近、远端后悬吊,未阻断;均完整将肿瘤从下腔静脉剥离。1例腹膜后纤维肉瘤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拟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但术中发生癌栓脱落肺栓塞,患者死亡。35例患者中,3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围术期死亡

  • 标签: 肾肿瘤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癌栓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经皮造瘘术中静脉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间经皮造瘘及经皮镜取石术发生的3例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例,女性2例;均在建立经皮通道过程中发生导丝穿入静脉,造瘘管沿导丝误入静脉及腔静脉,术后经CT检查明确。3例患者术后均在彩超监测下分次逐步拔除造瘘管。结果3例患者拔除造瘘管后,未发生静脉瘘口出血,未行外科手术干预,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经皮造瘘术中发生造瘘管误入静脉后,采用留置并夹闭造瘘管、分次逐步拔除造瘘管是安全可靠的,可以避免外科手术干预。

  • 标签: 经皮肾造瘘 肾静脉 损伤 肾造瘘管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引起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原因,提示如何避免。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克林霉素致急性损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11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后发生AKI,使用克林霉素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阑尾炎、外伤、泌尿系感染、皮肤脂肪瘤切除后预防感染等。损伤程度轻重不一,重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可能的原因包括非适应症用药、超剂量高浓度用药,患者机体免疫特点等原因。结论肾脏是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中较常受损的脏器,远期预后尚不完全明确,克林霉素致损伤发病机理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克林霉素,急性肾损伤,药物副反应,药物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利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治疗肾脏切除术后继发性静脉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例肾脏切除术后继发性静脉瘘的患者用PDA封堵器封堵肾动脉残端,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静脉形态。结果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静脉瘘被完全隔绝,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术后1个月,CT血管造影及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封堵器定位确切,静脉管腔显著缩小并且腔内无血栓形成。2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由术前的49%和51%上升到术后的65%和69%。随访时间超过2年,未见并发症。结论对于继发性静脉瘘,利用PDA封堵器单纯对动脉残端进行封堵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 标签: 肾脏切除 肾动静脉瘘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 简介: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脊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转移率高、侵袭性强等特点,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发病率约为0.49/10万,其发病率虽低,但近年来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该病好发于皮肤、眼、外阴部,也可发生于肛门、直肠、鼻窦、肺,偶见于脉络膜及软脑膜等处。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瘤栓 左肾静脉 黑色素细胞 侵袭性 软脑膜
  • 简介: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海,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1.8%。而在我国的成年人中,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也达到了10.8%,患者数量非常大,防治肾病已经变得迫在眉睫。那么保护肾脏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 标签: 有理 数据显示 发病率 肾病 成年人 患病率
  • 简介:摘要性水肿系由各种肾脏疾病而导致的水液代谢失常,泛溢肌肤,临床表现常有

  • 标签: 肾胃胃肾水肿 水液代谢
  • 简介:临床资料2014年1月我科采用3D腹腔镜成功实施1例右肾癌根治术及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结合检索相关文献进行报告。患者男,43岁,因“间断无痛全程肉眼血尿10d”于2013年12月入院。无腰痛,无发热,无尿频尿急等症状。查体右上腹饱满,下肢无水肿,大隐静脉无曲张。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甘油三酯4.08mmol/l。

  • 标签: 瘤栓 下腔静脉 肾癌根治术 全程肉眼血尿 腔镜 尿频尿急
  • 简介:患者,男,32岁,反复头晕伴心悸1月,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及发热,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血压166/116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双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既往有2002年车祸外伤病史,自诉10年前在外院发现右肾囊性肿物,后行肾脏穿刺活检考虑为肾脏囊性病变。入院B超:右肾中部可见约6.2cmx4.2cmx5.3cm不均匀实性肿块回声,边界尚清,以稍高回声为主,内见点状强回声光团;CT:右肾中下极见一大小约4.3cmx5.2cm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大部分突出外,病灶中心为明显低密度,平扫CT值约44HU,密度不均匀,周边部分以实性成分为主,平扫CT值约87HU,病灶最外围环以弧形钙化,推移右肾向前移位,增强扫描中心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成分轻度强化,不排除肿瘤性病变可能(图1、2);后行双ECT检查:右肾功能轻度受损(左GFR:42.54ml/min,右肾GFR:31.68ml/min)。患者右肾占位病变良恶性未明,结合患者外伤病史,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可能,亦不排除右肾肿瘤病变可能。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后,患者同意行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中下极一肿物,大小约5cmx4cm,表面稍硬,切开肿物可见内呈暗红色泥沙样改变(图3)。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肿物,结合临床外伤病史,病变符合血肿伴纤维组织包裹及钙化。随诊3年,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无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复查血常规、生化、B超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右肾切除术 肾血肿 陈旧性 肾脏囊性病变 囊性肿物 体格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手术治疗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结石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皮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有9例患者的结石一次性取净,有3例患者的结石有少量的残留,经二次取石亦清除。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未输血,也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经皮镜手术能够很好的治疗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其具有损伤小、恢复较快的优点,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肾镜手术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 肾结石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对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促进其早日康复.方法对50例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缩短,住院天数为12±3天。结论在加强疾病护理的同时,做好健康教育的实施,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

  • 标签: 肾盂肾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前几天我遇到一位病人,腰疼治了半年多还没有好转,尿常规、B超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无奈之下,他来到了中医科。这位患者没有什么慢性病,生活方式也比较健康,照理说不该这样。仔细询问后我发现,除了腰疼,他还一直受到便秘的困扰。大便很硬也很干,每次大便都感觉非常痛苦,但是大便之后,腰疼就会减轻很多。原来,他的腰疼是便秘引起的,而造成便秘的罪魁祸首,是肾虚。

  • 标签: 腰疼 肾气不足 肾虚 大便困难 脾肾阳虚型 温肾
  • 简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藏精”。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人的精华物质都被它“闭藏”起来。所谓“闭藏”,就是使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无故流失、耗散。古代及现代养生家都特别强调“养”的重要性。

  • 标签: 中学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活动节律。而阳,则是五脏阴阳之本,阳两者协调共济,维持本身阴阳动态平衡,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睡眠。故本文对与失眠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论治失眠,以期对失眠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失眠 中医
  • 简介:摘要急性损伤(AKI)是心脏术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AKI的发生可引起其他有害并发症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并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死亡率增加,因此术后并发AKI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损伤晚期的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三种,而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术后 急性肾损伤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功3项检测对高血压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功3项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检测,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功3项检测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或不适感。结论检测功3项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诊断,安全性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肾功3项 早期肾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合并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3例肾结石合并UPJO患者应用经皮镜治疗的病例,采用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钬激光处理结石后,用丝状电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纵行全层切开输尿管,直到显露周围脂肪,术后留置D-j管3个月。结果43例肾结石合并UPJO患者均成功置入经皮镜工作通道,38例结石一期完全清除,5例行二期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治愈。碎石时间为10~22min,狭窄环内切开时间为5~20min。43例平均随防28(9~38)个月,彩超示9例肾积水消失狭窄环完全解除;32例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2例肾积水无进行性加重。所有病例均未见结石复发及UPJ二次狭窄。结论经皮镜腔内切开治疗UPJO同时处理肾结石,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 肾结石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血管畸形患者行皮镜取石术后发生出血,之后行三次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出血后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肾血管畸形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