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中段胰腺切除(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例行MPP胰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为52岁女性胰头、胰尾多发囊腺瘤患者,病例2为20岁男性慢性胰腺炎并胰管多发结石患者。综合评估病例1和病例2情况,制订术前规划后,分别施行腹腔镜胰头肿瘤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胰肠吻合和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保留脾脏胰尾切除+胰管纵行切开取石+胰肠侧侧吻合。观察指标: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输血、术后血糖、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术后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新发糖尿病和需要胰酶替代治疗及结石、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结果病例1和病例2均顺利完成MPP,手术时间分别为470 min和400 min;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和100 mL;2例患者中均未输血。病例1和病例2术后血糖分别为5.4~11.8 mmol/L和5.9~11.3 mmol/L。病例1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病例2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病例1和病例2均无胰瘘及围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和8 d。病例1术后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头、胰尾浆液性囊腺瘤。病例2术后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头、胰尾组织胰管轻度扩张伴多发结石,胰管周围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例1和病例2术后复查CT示保留胰腺长度分别为8.5 cm和8.3 cm。病例1和病例2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5个月和7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均无新发糖尿病,无需胰酶替代治疗。2例患者均于术后5个月行腹上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中段胰腺血运良好,无肿瘤及结石复发征象。结论MPP是治疗多灶性胰腺病变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可根除病灶,患者术后血糖控制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胰管结石 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 全胰腺切除术
  • 简介:患者,女,35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呕吐半月而入院。查体:神清,无黄疸,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平软,腹部未扪及肿块,肝脾胁下未及。CT:胰颈部见47mm×43mm.边缘见钙化,中心见实质部分及水样密度影,增强无强化。CA19-9:26,CEA:1.1。使用双侧框架拉钩暴露效果更好。

  • 标签: 胰腺切除术 上腹部胀痛 中段 CA19-9 浅表淋巴结 无黄疸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LCP)被认为是治疗胰腺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其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和术后内外分泌功能。相对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了胃肠道、胆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相对于远端胰腺切除保留了更多胰岛细胞、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保存了脾脏的免疫、抗感染和凝血功能。手术要点是要准确把握手术指征、精细的胰腺断端处理及规范的胰腺重建方式,手术盲点是注意胰漏发生率及出血风险增加。但LCP是安全可行的,既满足了微创的需要,又保留了术后胰腺功能,手术疗效确切,制定并推广标准手术程序可使这些患者受益更大。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 胰腺切除术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6天"于2009年4月1日入院。18年前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在外院行左肺全切。术前查体无特殊,腹部CT示:胰腺颈体2cm×1cm乏血供占位病变,术前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等正常,糖耐量实验阳性。

  • 标签: 胰腺中段切除术 ROUX-Y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胰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胰腺良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远端胰腺切除治疗,观察组行中段胰腺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41.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6.679,P<0.05)。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肿瘤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段胰腺切除术 胰腺良性肿瘤 效果观察
  • 简介:作为保留胰腺功能手术的一种,保留中段胰腺切除近年在临床逐步开展,且适应证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保留中段胰腺切除仍是不完全成熟的手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维持残胰充分的血供、如何保证肿瘤的R0切除,如何判断残胰的功能,保留中段胰腺切除手术的具体适应证及远期疗效等。由于存在较高的手术难度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目前,保留中段胰腺切除仅适合在有经验的胰腺中心探索。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胰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胰腺良性肿瘤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远端胰腺切除治疗,观察组行中段胰腺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42.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6.718,P<0.05)。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肿瘤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段胰腺切除术 胰腺良性肿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44例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不同,将4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远端胰腺切除,实验组采取中段胰腺切除.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更短,且中出血量更少,三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共2例,发生率为9??1%.对照组并发症共7例,发生率为31??82%.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的优点较多,包括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和住院时间短.此外,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关键词中段胰腺切除;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middlesegmentpancreatectomy,MSP)治疗胰颈体良性肿瘤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9例行MSP的胰颈体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肿物直径4.2~7.0cm,手术时间80~320min,中失血量200~1000ml,中胰头侧胰腺保留〉1.5cm,胰尾侧胰腺除保留〉5cm;术后第3天的腹腔引流液和淀粉酶分别为2.5—12.5ml和568.4—1013.0IU几,第7天的腹腔引流液和淀粉酶分别为1.0~19.8ml和45.4~76.3IU/L;术后住院时间10-25d。术后发生胰瘘3例,均为单吻合者,均在未行再次手术处理的情况下3个月自行愈合。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除1例失访外,所有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无新发糖尿病和肿瘤再发。18例胰颈体良性肿瘤患者行MSP前后与正常对照组的胰腺外分泌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颈体良性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较好地保存了胰腺功能,有利于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该式安全可行。

  • 标签: 中段胰腺切除术 胰颈体良性肿瘤 胰腺外分泌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胃吻合(BPG)在中段胰腺切除(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2例行CP并采用BPG进行重建的胰腺颈体部良性及低度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患者为胰腺颈体部占位性病变: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9例(其中13例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胰腺囊腺瘤16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6例为胰腺颈体部破裂伤。手术方式采用CP联合BPG。手术探查后,联合应用上入路和前入路切除胰腺中段;采用BPG进行消化道重建。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血糖情况、胰腺外分泌功能情况及是否有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月。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期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5mirl(125—230min),平均中出血量为300mL(210~425mL),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d(2.0~5。0d),平均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6.0d(4.0—10.0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5d(9.0~21.0d)。7例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6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其中4例患者(均为A级)于住院期间愈合,2例患者(均为B级)带引流管出院,影像学检查证实胰瘘愈合后拔除引流管。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其中1例消化道出血行胃镜下烧灼止血,另1例腹腔出血行剖腹探查止血。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血糖增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及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结论cP创伤小�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损伤 中段胰腺切除术 捆绑式胰胃吻合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降低胰腺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析7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的关系。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7.95%(14/78),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5.15%(10/66),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8/7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腹腔出血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胰腺癌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案。根据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胰腺癌 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胰腺切除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行全胰腺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全胰腺切除。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术后疼痛评分、胆红素及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1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10例均为胰腺导管腺癌,ⅢA期4例,ⅢB期6例.1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4d(15~56d).10例患者中,2例无瘤生存;8例带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5~23个月)。结论全胰腺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治疗胰腺癌的手术方式,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全胰腺切除 胰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胰腺中段切除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25例患者均行改良胰肠套入式双吻合。手术时间(250±60)min,中出血量(210±115)ml,术后首次通气时间(2.5±0.7)d,术后住院时间(13.88±4.43)d。术后胰漏4例(16%),其中A级胰漏3例,B级胰漏1例。术后除胰漏以外其他并发症3例(12%),1例为切口液化,1例为腹胀呕吐,1例为肺炎。2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本研究显示尽管改良胰肠套入式双吻合增加了手术时间及难度,但其胰漏发生率显著降低,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是预防胰腺中段切除术后胰漏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降低胰腺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析7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的关系。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7.95%(14/78),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5.15%(10/66),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8/7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腹腔出血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胰腺癌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案。根据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胰腺癌 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脾脏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成为胰腺远端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的首选式。保留脾脏血供的主要方式有保留脾脏血管的Kimura法和不保留脾脏的Warshaw法。Kimura方法的主要技术环节是先分离远端胰腺与脾脏血管,离断胰腺后,将远端胰腺提起,分离脾脏血管与胰腺后方,离断入远端胰腺的分支血管,完整切除远端胰腺,同时保留脾脏的血管。Warshaw方法的技术环节是离断胰腺后,同时离断脾脏动静脉,在脾门切除胰腺同时切除脾门主要血管,注意保留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如脾脏分支。注意观察脾脏颜色,以避免脾梗死的发生。当中脾静脉受到损伤时,Warshaw方法不失为另一种有效的保留脾脏方法。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节段切除应用于胰腺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胰腺良性肿瘤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远端胰腺切除等传统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功能指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15.32±27.15)min、中出血量(185.56±20.31)ml及住院时间(12.55±4.3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研究组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手术成功者33例,成功率为94.29%,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手术成功者27例,成功率为77.14%,组间比较,P<0.05。结论胰腺节段切除应用于胰腺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节段切除术 胰腺 良性肿瘤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配合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行完全腹腔镜下胰腺部分切除的患者16例,男2例,女14例,年龄30~71岁,平均(51.25±11.25)岁.症状:上腹部疼痛7例、无任何症状9例.病期:1周~3年.辅助检査:术前均行腹部超声、CT检査以确诊,部分患者加行血管重建、MR域MRCP以明确病灶位置、大小、毗邻关系及其与脾血管走行关系.合并症:胆囊结石5例、高血压病3例、2型糖尿病3例、右腎上腺瘤1例.所有患者均无上腹部手术史.

  • 标签: 腹腔镜 胰腺部分切除 手术配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