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1例胰腺分裂症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男性患者的护理措施。该患者因“反复腹痛6年,再发3天“入院。入院后完善ERCP检查,诊断胰腺分裂症合并急性胰腺炎,护理上予ERCP术后护理,胃肠减压、疼痛、饮食及心理护理,1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胰腺分裂症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胰腺分裂症(P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胰管发育畸形,其病因为胚胎发育阶段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未融合、不完全融合或其他异常融合。随着内镜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临床对PD的了解逐渐深入,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对其诊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而近年遗传因素的发现为PD的临床前预防提供了可能性与发展空间。本文总结近10年发表的最新文献与相关研究,分析PD与胰腺疾病的关系,探讨PD患者临床诊断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胰腺分裂症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内镜超声检查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和影像表现.方法:回顾108例行MRCP病例,分析总结胰腺分裂MRCP的表现.结果:108例中12例(11.1%)诊断为胰腺分裂,包括5例不完全性胰腺分裂.其中1例因胰腺分裂合并有反复发作性腹痛,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MRCP对胰腺分裂可作出明确诊断,对胰腺分裂合并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病例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胰腺分裂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表现 诊断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诊治儿童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伴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RCP诊治的18周岁以下的PD伴CP患儿资料,详细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内镜下诊治情况、随访资料,并对比术前和术后胰腺炎发作次数、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主胰管直径等指标。结果共计19例患儿确诊PD伴CP,总计实施82例次ERCP,平均每例4.31次(1~9次),每例患儿平均更换胰管支架3.21次(0~8次)。副乳头插管成功率为97.6%(80/82),首次ERCP术后腹痛缓解率为89.5%(17/19)。并发症发生率4.9%(4/82),无一例中转外科手术。平均随访55.8个月(9~114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胰腺炎的中位发作次数由3.0次减少至0次(Z=-3.839, P<0.001),术后中位VAS由6分降低至1分(Z=-3.748,P<0.001)。而术前、术后中位胰管直径均为0.35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9, P=0.484)。结论ERCP诊治儿童PD伴CP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慢性 儿童 胰腺分裂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报告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并胰腺分裂症(PD)患者。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胰腺炎发作,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再次发作时影像学检查示PD、胰头囊性病变、胰管扩张、钙化等,被误诊为PD合并假性囊肿,进一步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提示IPMN合并PD可能,内镜下行主胰管括约肌切开+十二指肠副乳头括约肌切开+胰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1年后再发胰腺炎,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后未再发作。

  • 标签: 胰腺分裂症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胰腺炎,慢性 胰腺炎,急性
  • 简介:摘要根据有无进展为CP,将24例胰腺分裂(PD)并发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患儿分为未进展为CP的治愈组(15例)和进展为CP的CP组(9例)。两组患儿的年龄、PD类型、首次ERCP有效率、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副乳头肿大、术前主胰管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组的确诊PD时间、术前AP次数、ERCP操作次数、腹侧胰管缺失例数均少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内镜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诊断、早干预或可有效降低CP的发生率。

  • 标签: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分裂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儿童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分裂症(PD)内镜微创诊治的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2 年 10月诊治的 20 例 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电话回访患者症状改善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8 例 PD 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 ,2例插管困难者进行了 EUS 引导下胰管穿刺后采用对接技术将导丝经副乳头引出,然后继续选择前两种方法之一操作。内镜下治疗方案包括: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副乳头括约肌扩张术及副胰管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胰腺炎 1 例,无穿孔和发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腹痛症状均有所改善,无复发。【结论】 内镜诊治 PD 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明确。

  • 标签: 胰腺分裂症 内镜微创治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胰腺分裂症。患者因腹痛,淀粉酶升高,CT提示胰头占位性病变,伴胰腺扩张,予ERCP治疗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行EUS假性囊肿穿刺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为进一步诊疗就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后予输血、止血等内科治疗,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止血,病情明显好转。复查CT仍见胰管扩张。为明确其原因,予完善MRCP、EUS检查,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可能,最终通过ERCP明确胰管扩张的原因为胰腺分裂,予胰管支架置入。经过3个月随访,未发现患者腹痛再发。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分裂症 消化道出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Dysbindin)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胆碱能激动剂卡巴胆碱的关系。方法通过慢病毒和小干扰RNA分别构建Dysbindin上调组和下调组胰腺癌细胞系,通过Transwell实验验证Dysbindin和卡巴胆碱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卡巴胆碱对Dysbindin的影响以及卡巴胆碱和Dysbindin分别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的影响。结果Dysbindin上调组胰腺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增强,且与对照组相比,Dysbindin上调组上皮型钙黏蛋白减少[(0.94±0.00)比(0.74±0.08)],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增加[(0.60±0.17)比(1.33±0.10)],且Snail增加[(0.43±0.11)比(0.81±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ysbindin下调组结果相反。与对照组相比,卡巴胆碱实验组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增加[(0.16±0.06)比(1.40±0.15)],且N-cadherin减少[(1.34±0.13)比(1.03±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sbindin能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及EMT转化,卡巴胆碱能抑制Dysbindin的表达以及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EMT进程。

  • 标签: 胰腺肿瘤 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 卡巴胆碱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目的观察舒林酸处理胰腺癌细胞BxPC3后对survivin、AuroraB表达及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探讨舒林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舒林酸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sutvivinmRNA、AuroraB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舒林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BxPC3细胞增殖。经500μmoL/L舒林酸作用细胞48h后,survivinmRNA和AuroraBmRNA表达量分别从1.56和0.66下降到0.44和0.11(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从1.27下降到0.21(P〈0.01),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从0.47下降到0.25(P〈0.01);G0/G1期细胞比例从(56.65±1.93)%升高到(70.58±3.21)%(P〈0.01)。结论舒林酸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降低AuroraB的活性,从而影响染色体过客复合物蛋白(CPC)对细胞染色体的排列和分离作用,使大量细胞停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 标签: 胰腺肿瘤 舒林酸 细胞周期 SURVIVIN AURORA B
  • 简介:摘要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胆管汇合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壁外或汇合部形态和解剖发生先天性异常的一种情况。而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是胰腺最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由胚胎发育时期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融合失败所致。本文报道1例3岁患儿在ERCP下证实同时存在3种胆胰管解剖异常,除PBM合并PD外,在背侧胰管与胆总管末端之间还存在罕见的交通支,内镜下成功治疗。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胰腺分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对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动脉灌注化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检查判定的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CT检查评估的疗效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灌注化疗前CDC42水平对胰腺癌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100例胰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0例,疾病进展37例;有效组43例,无效组57例。无效组中肿瘤长径>4 cm、TNM分期Ⅲ~Ⅳ期及灌注前糖类抗原199(CA199)>37 U/ml、癌胚抗原(CEA)>5 ng/m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8、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CDC42≤1.11 μg/L、分化程度低以及有血管侵犯的患者比例均较有效组高(均P<0.05)。肿瘤长径>4 cm、TNM分期Ⅲ~Ⅳ期、灌注前CA199>37 U/ml、灌注前CEA>5 ng/ml、分化程度低、有血管侵犯以及CDC42≤1.11 μg/L是动脉灌注化疗有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依据CDC42预测胰腺癌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95% CI 0.781~0.839,P<0.01),最佳临界值为1.11 μg/L,灵敏度为96.25%,特异度为63.13%。CDC42>1.11μg/L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58.93%,CDC42≤1.11 μg/L患者为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P<0.001)。结论CDC42水平是胰腺癌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输注,动脉内 药物疗法 cdc42 GTP结合蛋白质 治疗结果 Logistic模型
  • 简介:如何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图的问题常常令同学们感到棘手,而且做此类习题时经常出错,摸不着头绪、后来经过横纵相关习题比较,逐渐发现了其中规律。一般来说,习题常用3对以下染色体观察细胞分裂期的前中后期,总结规律为如下口诀(“单”、...

  • 标签: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期 同源染色体 成对染色体 着丝点 细胞分裂期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壁内憩室临床上发生率低,病因不清,多认为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本文介绍我院成功治疗1例以复发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同时合并十二指肠壁内憩室的胰腺分裂患者,2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置入胰管支架后治疗效果满意,随访未再复发。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报道此罕见病例。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十二指肠壁内憩室 胰腺分裂
  • 简介:现场点评: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眼中看到的世界,这个看似正常的世界因一个'假想敌'而扭曲起来,一切都变得不正常。小说通过对'二康'、出租车司机、父母以及女医生等的描述,以正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显现了这个世界。在这个病人的眼中,世界是有病的。小说的最后,当镜子里现出无处不在的'敌人'的面孔时,妄想结束了,清醒了的'我'如若走出有病的世界,

  • 标签: 女医生 出租车司机 小说 父母亲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
  • 简介:房顶的雕塑老霍站在房顶,俯视全村,脖子抻成了长颈鹿,脑袋转成了小蜗牛,心里“噼里啪啦”地打着小算盘。其实,老霍犯不着笨手笨脚地爬上房,也无须抻长脖子到处瞅。他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当了十几年的村长,哪家啥样,玻璃一样透明。

  • 标签: 村庄 分裂 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