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囊是21世纪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具有安全、无创、无痛苦、操作简便、无交叉感染等优点,已在全球广泛应用。OMOM 胶囊是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自主开发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消化道舒适检查工具。本规范将介绍 胶囊的基本原理及产品组成,并指导医生如何正确地操作与使用 胶囊

  • 标签: 胶囊内镜 操作技巧
  • 简介:目的:探讨胶囊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检查,对所有检查者均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规范护理,以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69例,未见异常11例,阳性率86.25%.其中小肠出血10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19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血管病变8例,小肠多发息肉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肿瘤6例,钩虫病2例.图像清晰,效果满意.结论:胶囊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较高,检查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已检查34例患者,胶囊检查前护理 ,  胶囊是一种新型检查

  • 标签: 内镜护理 胶囊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体小肠长约600cm,由于长度大,反复折叠,普通小肠和胃镜最多只能检查到小肠两端几十厘米处,大部分小肠成为医学检查的"盲区"。胶囊是第四代,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数码相机",犹如一粒普通的药物胶囊,外表光滑,适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我科从2003年8月起对15例疑为小肠疾病者进行胶囊检查。本文就检查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

  • 标签: 内镜 胶囊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小肠是人体最长的器官,它远离口腔和肛门,现有的小肠诊断技术又不尽人意,而胶囊(M2A)能发现整个小肠的各种病变,且为非侵入性,患者耐受好,无需住院。自2004年以来,我院使用胶囊检查患者23例,现将其及主要体会分析如下。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囊检查患者中护理及配合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83例行胶囊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及配合,在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应用不同护理配合措施,并记录患者心理变化和配合程度。结果本组78例(占93,97%)无任何不适感,能完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4例(占4.81%)稍有紧张,但能配合完成检查;1例(1.2%)较为紧张,检查过程中不愿配合肠道准备,经处理后完成检查。结论护理配合可缓解胶囊检查患者的紧张及不适,使其积极配合,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MOM胶囊检查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等患者行胶囊检查前为患者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以取得最佳的检查效果。结果15例患者检查均成功,检查过程均无不良事件发生,图像清晰,取得满意效果。结论OMOM胶囊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检查中,护士的精心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胶囊内镜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胶囊检查目前在很多医院内实施,成为一种常规的肠道检查诊断方法,很多患者及医生对胶囊这种新生事物存在陌生感及抵触,本文从胶囊的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的效果,介绍了目前胶囊的应用情况及将来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胶囊内镜 诊断 临床AI 展望
  • 简介:摘要胶囊检查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方法,而胶囊滞留于小肠是检查过程中最主要及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克罗恩病、小肠肿瘤、肠道憩室、肠结核及腹部手术史等致肠腔狭窄的疾病。发现胶囊滞留小肠,要密切观察有无肠梗阻症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适时采取小肠下取出异物或外科手术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胶囊内镜 滞留 小肠狭窄
  • 简介:摘要总结150例OMOM胶囊检查的护理,包括检查前的护理评估、肠道准备,检查中的护理配合、病情观察,检查后的饮食指导、胶囊回收等。认为检查前全面的护理评估、严格掌握禁忌症、充分的肠道准备等,是OMOM胶囊检查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胶囊内镜 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的应用价值,探讨胶囊的检查效果。方法对华西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行胶囊检查的398例患者(包括不明原因腹痛患者108例、慢性腹泻患者6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98例患者完成胶囊检查398例,共行398次检查,共发现小肠病变283例,小肠病变阳性率为71%(283/398),其中以炎性病变、隆起性病变最为常见,小肠粘膜炎性改变(溃疡、糜烂、充血、出血斑/点)97例,克罗恩病7例,小肠粘膜隆起46例,小肠肿瘤6例(5例手术证实为间质瘤),小肠息肉68例,肠道寄生虫20例,小肠血管异常32例,小肠活动性出血5例,肠淋巴管扩张10例等。结果本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任何不适,顺应性良好。胶囊检查肠道准备好,病人依从性好。胶囊性能稳定,所摄图像清晰。本组数据统计胶囊在体内通过时间,不同病人通过时间不同,其中短工作时间为1小时9分钟,最长工作时间11小时6分钟2秒。病例数中,90%的病人在消化道工作时间为8-10小时左右,其中胶囊在小肠停留时间约4-7小时左右。3例患者胶囊通过迟缓,经下钳铗送入十二指肠;1例患者出现胶囊滞留,其检查后第2天出现急性肠梗阻,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小肠癌。4例胶囊通过小肠快速,约1小时左右即通过。结论胶囊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检查过程简单、安全、无痛苦,并发症及风险小,依从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囊(capsule endoscopy,CE)因具备无痛无创、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现已成为临床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弥补了传统消化的不足。随着CE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CE检查需求度的不断提升,按专业化标准培训CE专业人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CE培训现状、CE学习曲线以及CE和磁控胶囊胃镜培训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探索CE培训教育体系和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胶囊内窥镜 教育,专业,再培训 学习曲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