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诊断脊椎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找出脊椎损伤影像学检查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64例脊椎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进而分析核磁共振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核磁共振检查的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软组织损伤、椎体挫伤和椎弓根骨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8%、93.4%、100.0%、90.6%、92.5%,CT检查的正确率分别为82.2%、76.1%、87.5%、53.1%、75.0%(P<0.05)。结论在脊椎损伤影像学检查方面,与CT方法相比,核磁共振检查方法为无创伤检查,能够较为清楚地显示相应的病理变化,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组织的病变程度,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脊椎损伤 CT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椎骨折的CT技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放射平片诊断,试验组采用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并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诊断后,试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CT诊断评分较对照组放射平片诊断评分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骨折的CT技术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脊椎骨折 CT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脊椎矫正复位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电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脊椎矫正复位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取得的临床成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也分别取得了不同的临床疗效,参照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67%,研究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研究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采取脊椎矫正复位术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脊椎矫正复位术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4例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2)与实验组(n=22),将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中重度脊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率95.45%显著优于参照组优良率63.63%,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统计学表示存在意义。结论将中重度脊椎骨折手术治疗应用在无手术禁忌症的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中重度脊椎骨折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痛患者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的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0例中老年腰痛患者,以年龄段分为四组,对L1—4、股骨上段骨密度值进行测定;并对胸腰椎正侧位进行摄片,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20例腰痛患者在L1—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四大部位的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四组患者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大转子骨密度第三组与第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三个部位,第三组、第四组与第一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1);经测定,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6.9%。脊柱骨折发病率为20.3%。结论经过诊断发现中老年腰痛患者大多伴有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现象,因此,建议中老年腰痛患者定期检查身体,做好预防措施,以推迟此类疾病发生时间。

  • 标签: 腰痛 骨质疏松 脊椎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和X射线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分别采用X射线诊断和CT诊断,并与手术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组间统计比较,CT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组诊断符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优于X射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诊断方法,X射线辅助检查基础上联合应用CT,有利于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脊椎骨折 CT X射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我院收集的2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CT影像资料与30例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炎性病灶分布范围、骨破坏类型以及病灶周边的影像表现方面,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从而区分鉴别这两种疾病,便于及时的对症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脊椎结核 临床影像学表现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具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两组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主弯侧凸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后凸严重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 统计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人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具体活动度以及后凸角具体活动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大,同时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小(P<0.05)。结论对接受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强化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11月,74例出现严重脊柱侧后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脊椎血管瘤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骨外科收治的症状性脊椎血管瘤4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治疗A组20例和治疗B组20例,观察两组症状性脊椎血管瘤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情况。结果两组症状性脊椎血管瘤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均无明显差异,χ2=0.00,P>0.05。治疗A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治疗B组并发症发生率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脊椎血管瘤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经皮椎体成形术费用相对低廉,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症状性脊椎血管瘤 疗效
  • 简介:目的用力学原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椎滑脱的内在关系和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非手术组采用骨盆牵引结合推拿复位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34例患者术后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体全部为骨性融合,术前滑脱的椎体在术后完全或基本复位,无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患者出院时手术组优良率为97.06%,非手术组优良率为67.65%,手术组优良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手术组优良率94.12%,非手术组优良率52.94%,手术组优良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和脊椎滑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手术治疗保持了脊椎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范围,维持了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能取得很理想的近远期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 脊椎滑脱 力学原理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34例,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冠状面Cobb角度、失状面Cobb角度、顶椎偏移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83.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18ml,冠状面Cobb角矫正到35.4°,失状面Cobb角矫正到38.7°,顶椎偏移矫正到10.3mm。结论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法,对2来我院就诊的276例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结果确诊为AS的HLA-B27阳性率93%显著高于非AS的病人的HLA-B27阳性率3.5%(P﹤0.001),HLA-B27阴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HLA-B27阳性患者,且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B27与强直性脊椎炎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作为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 标签: 强直性脊椎炎 HLA-B27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强化CT在非典型脊椎结核与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典型脊椎肿块患者共7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CT诊断和强化CT诊断,将常规CT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强化CT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CT征象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诊断结果更优。结论在非典型脊椎结核与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强化CT诊断具有更高的确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