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7例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0~66岁,平均46.5岁,病程1~3年,临床表现以局部放射痛、神经根性疼痛、感觉运动障碍为主,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防治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7例患者下肢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术后予以早期的护理干预,尽早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可为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脊膜瘤 术后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对椎管内MRI特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的MRI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的MRI印象诊断基本符合临床的最后病理诊断。结论MRI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椎管内的病变,而且通过增强检查,能够显示其特征性表现,并有助于和椎管内的其它髓外硬下病变相鉴别。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椎管内 MRI诊断 手术病理 MRI检查 MRI片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反复腰腿痛1年余、加重l周入院。初为腰部胀痛并向右下肢后部放射,用力及腰部活动时疼痛加重。入院前1周腰痛剧烈,向双臀部及右下肢放射,体位改变及咳嗽均可加剧疼痛,大小便频繁,不能平卧,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入院查体:腰部活动范围受限,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下肢无萎缩,肌力、肌张力及深浅反射无异常。

  • 标签: 脊膜瘤 椎管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型脑(的MRI影像特征。方法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型脑(,位于颅内7例(大脑镰旁、后颅窝各2例,右颞部、侧脑室及前颅窝嗅沟各1例),颅颈交界区1例,胸椎管2例,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后,均经F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磁共振成像,并分析其MRI影像表现。结果5例颅内脑膜与1例颅颈交界区脑(T1WI呈等信号,T2WI中央极低信号,周围等信号,增强扫描中央轻度强化,周围明显强化;2例颅内脑膜(其中1例位于右侧侧脑室)与2例胸椎管内T1WI与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除1例侧脑室脑膜外所有肿瘤以宽基底贴敷于硬脑(,其中,3例增强扫描可见“脑(尾征”。结论纤维型脑(有典型的MRI特征,MRI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脑(脊)膜瘤 纤维型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 简介: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WHOI级)。CT、MRI的广泛应用,在明确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增加了的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下肿瘤中,的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的发病率(40%)。绝大多数为完全硬下生长,约10%侵袭硬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

  • 标签: 脊膜瘤 侵袭性 分子标记物 硬脊膜
  • 简介:目的探讨椎管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椎管内患者,其中男15例,女79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术后随访2—10年,4例复发,均再行手术切除。统计随访结果显示89例恢复良好,2例效果一般,3例效果不佳。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的根本方法。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腰部疼痛、束带感伴感觉减退3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腹部平软,双侧瞳孔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腰部压痛,有束带感,T6-10段左侧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存在,颈软;无大小便失禁。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透明,细胞数0,蛋白1.1g/L,余正常,可排除炎性占位。

  • 标签: 脊膜瘤 束带感 腹壁反射 感觉减退 胸段脊髓 大小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8例的显微手术经验。结果显微镜下全切69例,大部分切除9例(其中3例为哑铃形肿瘤)。出院时痊愈42例,好转18例,无变化15例,恶化3例。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和显微手术技巧是全切除的关键。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脊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老年患者(年龄60—84岁)的临床资料;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56例患者中术前McCormickI级6例,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14例,V级3例。结果肿瘤位于硬下髓外55例(98.2%),完全位于硬膜外1例(1.8%);56例患者中38例(67.9%)肿瘤位于胸段。55例(98.2%)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McC0rmick分级改善者31例(55.4%),不变者19例(33.9%),恶化者6例(10.7%)。术后随访3个月至7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老年患者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患者术前误诊率高,术前大多数患者有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多位于胸段及脊髓腹侧及腹外侧,且部分质地坚硬,显微手术应精细操作,尽量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老年患者 显微手术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使用MR为美国GE0.5T-signacontour扫描仪(中场强),行常规矢状位、轴位,增强扫描加扫冠状位,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信号、椎间孔的改变及增强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MR定位正确率100%,颈段6例,上胸段18例,下胸段9例,肿瘤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平均直径为1.86cm。4例信号欠均匀,29例呈均匀等T1、等T2信号。33例增强扫描中29例强化均匀,4例强化不均匀,呈宽基底附着于硬。11例出现“尾症”。3例出现“裂隙症”。结论中场MRI表现与高场MRI表现基本一样,具有诸多特征性表现。现在观察和分析时应注意椎管内、硬内和硬膜外其他肿瘤进行鉴别,最后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脊膜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单纯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单纯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和手术结果。结果7例均表现为慢性双下肢麻木及无力,1例伴有神经根性症状;脊柱MRI显示6例病变位于胸椎,1例位于颈胸交界区;所有病变均达到手术全切,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单纯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脊髓及神经根慢性受压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脊柱MRI示病变位于硬外脊髓背侧或一侧,且有经相应椎间孔向外生长的趋势;手术切除病变较为容易,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 脊椎 手术
  • 简介:摘要脊髓结核系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脊髓所致,是少见的肺外器官结核。我院于2016年收治结核病人2例,现总结其临床资料,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 标签: 结核 脊髓病变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横纹肌样脑膜是一组少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脑膜,该文报道1例30岁男性颈椎横纹肌样伴周围软组织侵犯。患者因外院诊断颈椎管内外神经内分泌肿瘤复发入院,行左侧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核位于细胞一侧;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SSTR2、E-cadherin、D2-40、突触素;二代测序检测到BAP1移码突变。通过分析该病例的诊断思路,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右臀部疼痛性包块1年余于2000—05—09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2/min,呼吸18/min,血压120/70mmHg。一般情况好。骶尾部右侧可触及一直径约5.0cm的类圆形包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界限欠清楚,压痛(+),活动度略差。B超检查示:右臀部皮下混合性包块。临床以'脂肪'诊断收入院,经术前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后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直径约5.0cm无明显包膜的脂肪组织。术后病理诊断:脂肪。切口愈合出院。1年后因肿物复发再次入我院,做肿物切除,诊断同前。术后3月再次因该处包块第

  • 标签: 骶尾部脊柱裂 脊膜膨出 误诊 脂肪瘤 病例 并发症
  • 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双下肢无力伴胸部以下感觉减退3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双下肢无力以长时间行走后为著,患者无大小便障碍,无外伤及感染病史。

  • 标签: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硬脊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的MRI影像学结果和特征,对其影像诊断价值进行归纳。方法:选取2010年-2021年于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检查影像学结果,对照病理。结果:40例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在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患者分别为20例、8例;12例患者发生在中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患者分别为9例、3例。病灶中心偏右25例,病灶中心偏左15例。病灶上下径较长,两端细尖,延续为正常的硬,形状与纺锤相似,顺邻近神经根向外侧多椎间孔伪足样蔓延,蛛网膜下腔受到挤压有所变窄,呈现出半环状包绕脊髓形态。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肿瘤两端硬强化明显,与体相延续,似脑膜尾征样改变,呈毛笔尖特征。结论: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的MRI影像特征明显,结合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 标签: 硬脊膜外 海绵状血管瘤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的MRI影像学结果和特征,对其影像诊断价值进行归纳。方法:选取2010年-2021年于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检查影像学结果,对照病理。结果:40例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在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患者分别为20例、8例;12例患者发生在中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患者分别为9例、3例。病灶中心偏右25例,病灶中心偏左15例。病灶上下径较长,两端细尖,延续为正常的硬,形状与纺锤相似,顺邻近神经根向外侧多椎间孔伪足样蔓延,蛛网膜下腔受到挤压有所变窄,呈现出半环状包绕脊髓形态。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肿瘤两端硬强化明显,与体相延续,似脑膜尾征样改变,呈毛笔尖特征。结论:椎管内硬外海绵状血管患者的MRI影像特征明显,结合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 标签: 硬脊膜外 海绵状血管瘤 MRI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的儿童髓母细胞,入院后手术全切肿瘤,术后并发了软的广泛转移,行放疗后转移灶消失,术后4周开始规律化疗。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无临床症状。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桥小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