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区在残疾人康复调查中,发现脊髓灰质炎跛行病人41例,占当地人口的17.9/10万,全部均发生在1981年以前,说明计划免疫工作已取得很大的成绩。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后遗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国以脊灰灭活疫苗代替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可行的。方法通过定制4种具体的策略、方法来消灭脊灰。结果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在消灭脊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结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在消灭脊灰的过程中是存在诸多问题的,通过大量的案例显示,在中国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代替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可行的。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2月5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家云、区长助理杨玉生在区卫生局局长关继标、副局长张绪明的陪同下参加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王家云副区长一行先后来到区疾病控制中心服苗点、新城幼儿园服苗点进行视察,并为部分小朋友喂服糖丸。据统计,这次全区强化服苗免疫活动共接种免疫疫苗22000余人次,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 标签: 脊髓灰质炎疫苗 强化免疫活动 强化免疫接种率 山亭区 卫生局局长 疾病控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外科治疗有时是患者改善功能的唯一选择,可以治疗并预防某些畸形,具体治疗还有矫正与手术等方法。

  • 标签: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的临床治疗与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通过本院对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积极治疗与有效的控制、预防,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脊髓灰质炎患者采取的防治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预防控制 治疗
  • 简介:为评价吉林省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策略的效果,并为其他疾病控制提供借鉴,现对全省消灭脊灰策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 标签: 实施评价 消灭脊髓灰质炎 策略实施
  • 简介:1985年我国曾正式宣布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分两步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即1988年以省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到85%,1990年以县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我省经过努力已实现了上述目标。自1991年起我省的任务是实现以乡镇为单位“五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并要求“八五”期间首先实现消灭脊灰

  • 标签: 脊灰炎 儿童免疫 免疫成功率 冷链运转 基础免疫 疫情统计
  • 简介:端州区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与控制情况分析温小飞我区1985年以来开展了麻疹、脊髓灰质炎(下称“两麻”)的监测.采取了有效的防疫措施.因而使“两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今将监测情况及防疫措施的效果分析如下:监测方法1疫苗效价监测对使用的疫苗逐级抽样保冷...

  • 标签: 监测与控制 髓灰质炎 情况分析 脊灰炎 中和抗体 阳转率
  • 简介:摘要中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在儿童2、3、4月龄和4岁时常规接种OPV,此免疫策略一直延用至今。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消灭脊灰终结战略计划》中提出,2014年全球阻断WPV传播,2015年所有国家应至少使用1剂IPV,停用OPV中的Ⅱ型组分;2018年完成消灭WPV证实后,停用OPV。现对OPV和IPV的应用现状以及免疫策略进行简述。

  • 标签: 儿童 脊髓灰质炎疫苗 免疫策略
  • 简介: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测定免疫功能,采集粪便样本分离病毒,进行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儿童常规接种率快速评价;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进行粪便样本带毒率调查。结果病例最终分类诊断为VDPV病例,有11个核苷酸变异;当地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高;密切接触者粪便样本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结论该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为防止VDPV病例发生和VDPV循环,应维持高水平的OPV接种率,保持AFP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有条件的地区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 标签: 疫苗衍生 脊髓灰质炎病毒 持续排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抗体水平,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市随机抽取6个县市不同年龄人群205名调查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采用微量中和试验1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1∶4为阳性。结果205人中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12%、97.07%、98.54%,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290.33、1∶201.17、1∶109.87。3个型抗体全阳性占93.17%(191/205),3个型抗体全阴性占0.48%(1/205),2个型抗体阴性占0.98%(2/205),1个型抗体阴性5.37%(11/205)。结论在邵阳市健康人群中形成了有效的针对脊髓灰质炎的免疫屏障,能有效阻断脊灰野病毒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传播。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中和抗体 免疫成功率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图在脊髓灰质炎麻痹早期的应用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麻痹早期(平均4.2天)行神经及肌电图检查,采用肌电图、MNCV、SNCV、Hr、Fw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联合检测,复查时间为发病后平均5.8周.结果:早期的肌电图改变同文献;SCV均正常;Hr、Fw分别46.15%和38.46%的异常,为出波率的减少;MCV出现65.38%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缺失;股神经100%异常亦为波幅降低或缺失,与MNCV结果相比有显著意义(P<0.005).复查结果均支持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图配合肌电图检查可在早期为诊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股神经运动潜伏期检测在脊髓灰质炎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 标签: 神经电图 检查 脊髓灰质炎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