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化能力有了进一步认识。近年来,很多学者从脐带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且作了大量相关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情况,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化能力作简要综述。

  • 标签: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采集 生物学特性 诱导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经验。护士通过治疗前的心理指导、物品及机器的准备,治疗中的观察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等是保证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脐带血干细胞 脑梗死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骨髓,新生儿脐带体外有核细胞收集的数量,有核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干细胞质量等。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骨髓干细胞分离15例,脐带干细胞分离15例。对分离前、后的骨髓和脐带的相关细胞数量进行比较。结果骨髓平均标本量为200ml显著性大于脐平均标本量90ml;骨髓平均有核细胞数显著大于脐平均有核细胞数,分别为26.94×109/L和8.72×109/L;分离后的脐带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性大于骨髓,淋巴细胞分别为60.56%和46.75%,单核细胞分别为17.9%和10.7%。分离后脐带干细胞中的CD34、CD73分选显著性多于骨髓。分别为5.7比1.6和2.4比1.6。结论骨髓获取量多于脐带,干细胞的数量及质量比较,脐带优于乙肝肝硬化骨髓

  • 标签: 干细胞 肝硬化 骨髓血 脐带血 干细胞分离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为临床移植有效地分离和冷冻保存无关供者脐带中的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将由普通或改进的两种不同采集袋采集的脐带,用两步离心法分离、浓缩脐带中的有核细胞,用BioArchiveSystem(生物档案系统)或常规的程控降温系统将之冷冻,保存在-196℃液氮中.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培养法检测脐带中的CD34+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含量.结果脐带用改进的采集袋分离后,有核细胞和红细胞的回收率分别为86.4%±4.6%和44.2%±9.6%,而普通采集袋的回收率为78.4%±7.9%和49.8%±11.7%;将富含有核细胞悬液的体积浓缩到20ml时,有核细胞和红细胞的回收率分别为74.62±9.3%和34.9%±19.1%,浓缩体积为32ml回收率为86.4%±4.6%和45.1%±7.8%,但两者的CD34+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回收率无统计学意义;冷冻脐带融化后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CFU-C回收率分别为84.2%±10.1%、96.0%±21.8%和115.1%±23.3%.苔盼蓝拒染率93.8%±4.4%.结论改进的采集袋能够明显提高有核细胞回收率.采用两步离心法和两种冻存方法能够有效地富集和冻存脐带中的造血干细胞.

  • 标签: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分离 冷冻保存
  • 简介:摘要自从1988年运用脐带移植治愈了Fanconi患者以来,便开始了脐的研究,脐带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体外进行脐带造血干细胞(CBHSCs)的扩增可以产生数量较多的细胞,解决了单份脐带移植的缺陷。本文介绍了脐带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扩增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脐带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脐带干细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2.2±17.6)升至(69.5±20.4),Ashworth评分从(2.4±1.2)降至(1.3±0.8);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1.8±18.2)升至(58.2±20.5),Ashworth评分从(2.3±1.0)降至(1.5±1.0),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脐带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肌张力障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后遗症 脐带血 干细胞治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脐带中含有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引发了医学界的研究热潮。本文旨在整合近年国内外文献信息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进展进行阐述。笔者翻阅近2年大量文献,参考多项临床及试验数据,综合医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分系统阐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最终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强大的多向分化潜能,这类细胞也可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表达特异性蛋白,有些目的基因也可通过质粒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而使目的基因的特性表现出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甚至可以通过体液因素和旁分泌途径增加自身向某一组织定向分化的能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多个系统疾病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途径 多向分化 特异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脐带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纯化及鉴定脐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单份和混合UCB-MSCs的区别。方法采用四联袋方法和试管方法分离脐带单个核细胞,比较两种方法分离后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细胞数及红细胞混入量。鉴定UCB-MSCs向神经样细胞横向分化的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析单份组和混合组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并方差齐的,根据数据类型应用参数检验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应用非参数检验中秩和检验。结果试管法和四联袋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分别为(60.23±6.34)%、(71.92±11.30)%(P<0.05)。试管法和四联袋法分离后单个核细胞(MNC)数量分别为(6.12±1.21)×107、(9.29±3.11)×107个(P<0.05)。混合组的培养液上清中IL-2和IFN-γ含量高于单份组。单份组和混合组的IL-2水平分别为(0.52±0.13)、(1.50±0.23) pg/ml(P<0.05);单份组和混合组IFN-γ水平分别为(43.16±4.75)、(56.07±6.67) pg/ml(P<0.05)。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采用四联袋方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和细胞数均高于试管方法,四联袋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和安全的分离方法,UCB-MSCs可以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混合组UCB-MSCs增殖活跃,分泌更多IL-2和IFN-γ细胞因子。

  • 标签: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混合培养
  • 简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第六届母胎医学大会自公开征集会议交流论文以来,投稿者踊跃,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专业英文论文共92篇。会议期间均以POSTER的形式进行展示,提供了作者与专家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本刊编辑从中摘编了9篇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细胞计数 脐带血 干细胞 造血干 正常妊娠
  • 简介: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病例特征是进行性运动功能丧失,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之中,干细胞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展,这也为研究与治疗帕金森氏病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分析脐带多能干细胞对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潜能

  • 标签: 脐带血多能干细胞 帕金森氏病 治疗潜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于细胞(CB-MSC)移植对脑创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在体内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损伤组,开颅钻孔打击脑组织不移植细胞;(2)移植对照组,开颅创伤脑组织后在创伤区注射生理盐水1.25μ;(3)CB-MSC移植组,开颅创伤脑组织后在创伤区注射含CB-MSC混悬液.每组各18只.CB-MSC从脐带中分离、培养得到,采用BrdU标记.分别于移植后3d及10d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2周和4周行Y迷宫试验.移植后2周和5周对植人脑内的CB-MS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镜下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结果移植后10d3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和4周大鼠学习、记忆评分差异亦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和5周在CB-MSC移植组细胞移植区均发现BrdU-GFAP和BrdU-NSE阳性细胞,其他2组均未发现.结论CB-MSC移植可促进大鼠脑创伤恢复,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CB-MSC在体内可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 标签: 间质干细胞移植 颅脑损伤 细胞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 简介:摘要从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共对1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尚未开始血液透洗者7例,已经透洗者12例,并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中,尿素氮、肌苷下降者3例,占15.79%,尿量增加者2例,占10.52%,夜尿习惯改变者1例,占5.26%,肾血管明显增加者1例,占5.26%;恶心、呕吐症状改善者2例,占10.52%,总有效率47.37%。表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慢性肾功能不全
  • 简介: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宝宝带着新鲜的活力为家庭增添快乐,然而不少孕妇在临产时,纠结于留不留脐带。新生儿脐带,一些人声称可"治百病",是"给宝宝最珍贵的人生礼物",甚至为了经济利益,故意夸大脐带自用率的数字。对此,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医学博士后程苾恒表示:"脐带的作用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能全部否定,每个个体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条件来决定要不要保存脐带。”

  • 标签: 脐带血 故意夸大 中国妇幼保健 后程 产时 脐血
  • 简介:胎盘脐带不仅能成为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替代骨髓移植,也可部分替代输血,对胎盘脐带视作血源已被人们所重视。1996~1998年我院先后有306例输用了胎盘脐带,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供对象选择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传染性疾病和急、慢性感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健康产

  • 标签: 输血 胎盘脐带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出生婴儿附属品的胎盘和脐带(脐)在婴儿出生后大多会被丢弃,其实这是胎儿降世时带来的厚礼。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脐和胎盘来源的细胞和蛋白成分成功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胎盘和脐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

  • 标签: 胎盘提取物 脐带血 联合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经脐带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随访至今,本组患者中,8例患肢疼痛麻木得到缓解,感觉异常明显改善,皮温升高,色泽转红润。5例溃疡面完全愈合。2例溃疡创面明显缩小。术后半年复查下肢血管CTA可见不同程度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结论脐带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已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脐带血干细胞 移植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脐带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干细胞治疗.治疗后第2周、4周和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治疗组全部患者(100%)乏力、纳差症状改善,而对照组只有1例(4.0%)改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8wk,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5.2±8.5g/L和25.8±7.8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A分别为45.7±10.3%和37.9±11.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ALT、AST、TBIL在两组间变化不明显.随访两组AF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脐带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失代偿期肝硬化 脐带血干细胞 细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