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不同护理方法,新生儿愈合效果。方法把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炎发生率和出血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为(6.06±1.21)d,愈合时间(10.28±1.69)d,炎发生率为16%,出血率24%;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3.22±1.14)d,愈合时间(5.92±1.31)d,炎发生率为4%,出血率6%,观察组各组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p值<0.05)。结论对新生儿使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新生儿愈合时间,而且可以降低新生儿炎发生率和出血率,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脐部护理 脐部愈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愈合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新生儿组成,对照组新生儿断后通过0.5%碘伏对残端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新生儿断后,严格按照无菌暴露残端,直到残端自行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1.46±5.87)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4.82±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8.86±31.16)μmol/L、(141.29±39.19)μmol/L、(182.46±35.43)μmol/L、(118.26±50.26)μmol/L,和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0%(0/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后,自然干燥,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愈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愈合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新生儿组成,对照组新生儿断后通过0.5%碘伏对残端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新生儿断后,严格按照无菌暴露残端,直到残端自行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1.46±5.87)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4.82±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8.86±31.16)μmol/L、(141.29±39.19)μmol/L、(182.46±35.43)μmol/L、(118.26±50.26)μmol/L,和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0%(0/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后,自然干燥,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愈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开展不同护理方法对愈合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随机选择该时间内在本院分娩的24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实施包扎护理,实验组实施暴露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的成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出血率、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开展暴露护理方法,可加速脐带残端脱落,而此种护理方法不会增加出血、感染等情况,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愈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愈胎毒清在新生儿黄疸及愈合效果。方法将3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愈胎毒清A型组)、B组(愈胎毒清B型组)、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每组各120例。比较A、C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第1次胎便及黄色便排出时间;比较B、C组并发症、脐带脱落时间。结果A组黄疽消退、胎便、黄色便排出时间均较C组早,(P<0.05);与C组比较,B组新生儿并发症少,脱落早,愈合快(P<0.001)。结论愈胎毒清A型包扎脐带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脐带脱落;愈胎毒清B型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并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愈脐胎毒清 新生儿黄疸 脐带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刚出生的新生儿不同断长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10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在距离的根部约3cm处断)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在距离的根部约1cm处断)。两组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比较两组新生儿有无渗血、潮红、脐带有无完整脱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长度适宜,能够减少新生儿渗血、潮红的发生,残端完整脱落,有效防止新生儿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断脐长度 脐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入院的280例新生儿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80例新生儿经过精心护理,268例脐带自然脱落,局部干燥,无红肿,无异味,残端为上皮覆盖。发生炎的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消炎治疗痊愈。结论正确的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几率,起到预防作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重要性认识,规范了操作,明显降低感染的几率,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迟断法对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的主要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80例,按照新生儿出生时序将其分别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40例。实验组采用延迟断法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断法。将两组新生儿渗血、感染以及脐带残端脱落等具体护理效果指标作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脐带残端完全脱落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渗血率、感染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延迟断法能够有效减少残端渗血量,降低残端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产科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延迟断脐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新生儿共计5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实施二次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血率及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差异明显,且研究组出血率和炎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断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来说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炎,减少出血率和炎发生率,减少脱落时间,有利于新生尽快恢复健康,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炎的预防效果,为新生儿炎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新生儿,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新生儿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在产房接产断后,实验组61例新生儿不使用任何敷料包扎脐带,立即采用清洁暴露的方法,对比组61例新生儿采用传统的护纱包扎24小时,并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血率、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2.18±0.53)显著低于对比组的(6.20±0.32)。实验组新生儿炎发生率为(1.64%),出血率为(1.64%),对比组新生儿炎发生率为(14.75%),出血率为(13.11%),对比组新生儿炎发生率和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使用任何敷料包扎脐带的护理方式有效降低出血率和新生儿炎发病率,大大缩短脐带脱落时间,该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脐炎 脐部护理 脐部出血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内实施延迟断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院内出生的新生儿内选择60例,根据断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脐带干预,实验组接受延迟断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脐带残端结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3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采用延迟断措施,可以改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缩短脐带残端结痂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延迟断脐 新生儿 脐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新生儿共计10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实施二次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血率及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差异明显,且研究组出血率和炎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断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来说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炎,减少出血率和炎发生率,减少脱落时间,有利于新生尽快恢复健康,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延迟断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新生儿中共计选择120例,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分组,分析组、常规组例数相同,分析组利用延迟断护理干预,常规组应用常规断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新生儿并发症(出血、感染、部发红)发生率。结果:分析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总胆红素相比常规组有对比意义(P<0.05),总胆红素水平相近(P>0.05),分析组并发症(出血、感染、部发红)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存在对比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断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缩短。

  • 标签: 新生儿 延迟断脐 脐部护理 脐带残端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护理两种方法比较暴露与包扎护理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53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71例和实验组2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沐浴后包扎护理法,实验组常规沐浴后脐带残端不予包扎,直接暴露。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结果两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有差异。结论暴露护理法优于包扎护理法。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的有效对策,获取临床新生儿护理前瞻性研究数据。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9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次序将其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取二次断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法,统计和比较两组出血、感染发生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时间要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同时,实验组出血和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显著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二次断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创口愈合,促进脐带自然脱落,从而有效抑制了出血、炎,值得产科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效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然干燥护理法对新生儿脱落及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0例,按出生时间顺序分为探析组(n=45)与对比组(n=45),分别实施自然干燥护理法与常规护理法。并对两组感染情况、脐带脱落时间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探析组感染情况、脐带脱落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自然干燥护理法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可有效促进其脱落及愈合,同时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自然干燥护理法 新生儿脐部脱落 新生儿脐部愈合
  • 简介:宝宝出生后,医生先阻断脐带血流,剪断脐带,随后在距离宝宝根部1厘米左右的地方夹上夹,做好消毒与止血,再用纱布覆盖。通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残端大约会在2周内完全掉落,但也会存在个体差异。

  • 标签: 护理 操作 个体差异 脐带 医生 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炎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式护理,即二次断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炎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血量、炎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实施二次断护理,有利于降低炎发生率,确保脐带更快脱落,提高新生儿护理效率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脐炎 二次断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门芯和夹在新生儿结扎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2820例,采用气门芯结扎;对照组2180例,采用夹结扎。分别收集记录两组新生儿干洁情况、二次剪时间、出血、感染、愈合时间等资料。然后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二次剪的时间、干洁情况、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感染情况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新生儿采用气门芯结扎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愈合快及感染机会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气门芯 脐夹 脐部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