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1例。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神经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这种药物作用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身上,对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旨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患者共88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即通过控制患者血压、增强血小板凝聚程度来改善脑缺血症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药物强化治疗,在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状况并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有效提升。结论采用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药物用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心脑血管科接诊中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把本组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降纤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辛伐他汀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HI与CV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HI与CVR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药物用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具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 储备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评述。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与我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有患者全部接受我院介入治疗,对患者的造影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造影后发现,脑动脉狭窄患者54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闭塞以及血管狭窄情况;脑梗死患者53例造影显示为动脉闭塞、狭窄,同时病灶周围存在异常血管。15例患者被检查出患有动脉瘤。经过介入治疗后,54例脑动脉狭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明显好转,53例脑梗死患者中,51例溶栓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为96.2%(51/53);15例动脉瘤患者中,8个月中发生2例死亡,死亡率为13.3%(2/15)。结论采用脑血管造影技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能够直观的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同时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相关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同时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血管 造影技术 介入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1例。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神经介入
  • 简介:【摘要】 探讨无锡地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及范围特点 。对 156 例行数字剪影血管造 影术(DSA)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 ICVD 患者不同年龄段狭窄部位分布有差 异 ,青年组闭塞部位较中年组及老年组多 。 脑梗死和 TIA 患者狭窄分布无明显差异 ,脑梗死组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与 TIA 组有明显差异 。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造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128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对比患者的屏气指数、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之间存在的关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高血压(47)例、糖尿病(26例)例、高脂血症(27)例、吸烟(22)例,其屏气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

  • 标签: 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危险组52例与正常组48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所有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屏气指数(BIH)及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危险组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有3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2例,吸烟18例。危险组患者BIH指数为(0.57±0.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BIH指数,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经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与BIH指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会降低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管储备功能 血管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脑血管患者进行鼻饲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心得。方法随机平均的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重症脑血管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讨论,对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对另一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早起给予鼻饲设为观察组。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14天内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值,经过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重症脑血管患者早期实施鼻饲肠内营养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为患者康复提供营养支持,增加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脑血管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比一般患者的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在遵循一般护理学的方法与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其生理、心理状态及伤病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有效的生理护理和心理辅导,不仅可使脑血管患者康复,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医疗开支,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就神经内科脑血管患者的病因、特点及护理要点加以综述。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展开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对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至关重要,尤其要采取有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提高康复的效果,增强患者信心和康复主动性。

  • 标签: 脑血管疾病康复期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讲具有较大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与病死率,并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并且由相关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逐渐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年轻人也正在成为心脑血管的高发病人群。因此研究心脑血管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同时梗死这一现象的临床治疗问题。

  • 标签: 心脑血管梗死诊断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人数约为130—150万。因受国内现有医疗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脑血管意外存活者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只能在院外接受单纯的药物治疗,等待功能的自然恢复,许多患者疑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比自然恢复率相比有很大提高,足部畸形减少、关节畸形减少、日常生活独立者明显增多,早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颅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颅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6),在护理方法上分别使用的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项则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者,两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颅脑血管畸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颅脑血管畸形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医院脑血管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脑血管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社区医院康复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本次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医院脑血管患者护理干预中,应当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服务,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血管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