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军蛭煎剂对小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6月龄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VE胶丸组(20mg/kg)、军蛭煎剂大剂量组(56.8mg/kg)、军蛭煎剂中剂量组(28.4mg/kg)、军蛭煎剂小剂量组(14.2mv,/kg)。模型组和给药组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125mg/kg,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W.5W后取材,称重,制备光镜标本。用电子天平称胸腺、脾脏湿重,以每10g体重中胸腺或脾脏所占重量(mg/10g)表示胸腺、脾脏重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军蛭煎剂各剂量组和VE胶丸组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增加,脾脏显微结构改善。结论:军蛭煎剂具有改善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器官结构的形态学损坏,提高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的作用。

  • 标签: 军蛭煎剂 实验研究 延缓衰老 免疫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结核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诊断1例及手术病理证实2例脾脏结核CT表现。结果脾脏多发斑片状、结节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楚,增强部分边缘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3例;多发斑点状钙化1例;脾内脓肿、脾包膜下脓肿2例;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环形强化3例,肝门区、脾门区、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钙化1例;肝右叶结节病灶、肝包膜下脓肿、右肺上叶肺结核1例。结论脾脏结核CT表现为脾脏多发性斑片状、结节状低密度灶、多发脓肿及斑点状钙化、病灶无强化或边缘轻度强化,CT对脾脏结核有较明确诊断价值。

  • 标签: 脾脏结核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超声波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一般称为US的超声波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echo)进行图像化处理。所谓US是根据英语超声波(ultrasonic)这个词的拼写而来的。

  • 标签: 超声检查 脾脏 检查技术
  • 简介:目的得出超声脾脏诊断与CT脾肋单元的相关性,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左上腹部肿物2年,加重3个月,伴上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周身乏力,于2001—01—30入院。既往有腹部外伤史。脉搏84/min,血压112/75mmHg。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部膨隆,可触及儿头大的肿物,质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0.76,淋巴0.24。B超检查:左上腹可探及45cm×35cm肿物,肿物回声不均,肿物与脾脏界限不清。上消化道钡透:肿物将胃挤向右侧。初步诊断:脾脏肿瘤,于02—05在全麻下行手术治

  • 标签: 脾脏囊肿 诊断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西医对脾脏有较大争论。笔者从解剖外形、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中、西医脾脏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找到理论结合的基础作出贡献。

  • 标签: 脾脏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创伤的CT诊断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脾脏创伤CT检查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脾脏外伤的敏感性接近95%,正确率可达91%。结论CT能准确地显示脾脏的创伤,因而CT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脾脏创伤 CT诊断
  • 简介: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 标签: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脏囊腺瘤 脾脏囊肿的治疗
  • 简介: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 标签: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脏囊腺瘤 脾脏囊肿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脏创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6例脾脏创伤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6例脾脏创伤患者,手术治疗26例,脾切除22例,修补4例。保守治疗1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临床保守治疗护理,手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鼓励并指导正确进食,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脾脏创伤 临床观察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外伤性腹部损伤中25%以上伴有脾脏损伤,居腹腔脏器首位。所以脾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本院从2012年1月—2012年11月共收治外伤脾脏破裂患者11例,均急诊脾破裂行脾切除手术。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 标签: 脾脏 护理 创伤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年余,复发加重1月余”来我院就诊。既往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为阵发性胀痛,程度不重,尚可忍受,不伴皮肤、巩膜黄染及肩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气促、腹泻等不适;未进行相关处理,疼痛能自行缓解,但之后反复发作。

  • 标签: 中上腹 间皮 既往病史 巩膜黄染 无恶 背部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脏切除与脾脏保留的短期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43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保脾组20例,切脾组23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和NO.10及NO.11淋巴结清扫数目采用(±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两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Kaplan-Meier曲线图,采用Log-rank法检测;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在院死亡病例,术后均完成随访。保脾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切脾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NO.10及NO.11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脾组并发症发生率(7例,35.0%)明显少于切脾组(15例,65.2%), P<0.05;保脾组患者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45.0%、40.0%,切脾组为82.6%、47.8%、39.1%(P>0.05);保脾组患者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0%、45.0%、35.0%,切脾组为78.3%、43.5%、34.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脏切除与脾脏保留的效果比较,后者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者在淋巴结清扫的效果相同,远期预后相当。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脾脏保留 治疗结果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