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急诊救治方法,以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29例腹部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对外伤原因、诊治措施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伤、坠落伤为主;患者腹腔脏器损伤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B超和腹腔穿刺等辅助检查,B超检查阳性率为83.72%,腹腔穿刺检查阳性率为81.63%;收治后,即刻建立上肢静脉通道,输血输液对症救治,必要时进行手术和多科室会诊治疗;治愈患者124例,治愈率达96.12%。死亡患者5例,死亡原因主要以休克为主。抢救成功的124例患者出现感染并发症的6例,发生率为4.84%。结论腹部外伤急诊救治中迅速准确进行早期诊断是关键,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措施,能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部外伤 急诊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多发伤中腹部外伤的急诊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腹部外伤患者54例作为样本。患者均接受急诊救治。观察救治效果。结果54例患者抢救成功率96.3%、死亡率3.7%、并发症发生几率9.26%、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94.44%。结论多发伤中腹部外伤患者,应于伤后尽快来院抢救。院方应在明确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立即采取措施救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多发伤 腹部外伤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外伤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根据50例腹部外伤患者护士配合及时抢救以及手术治疗后进行精心护理的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护士急救技术熟练,护理方法得当,医护患之间沟通良好,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8%,护理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予以急性腹部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疾病患者采用CT影像学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超声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疾病治疗检查的误诊和漏诊情况、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疾病治疗检查的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4.4%,对照组为72.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疾病患者采用CT影像学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出现,使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升,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 标签: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CT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67%,其中肝损伤符合率为88.89%,脾损伤符合率为97.06%,肾损伤符合率为85.71%,膀胱损伤符合率为66.67%;不同脏器损伤在超声诊断下存在不同的特点。结论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临床上可通过回声分析判断腹部内脏器官、组织的损伤等情况,临床价值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闭合性腹部外伤 超声检查 诊断 征象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腹部外伤导致的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临床急救,探讨急救措施以及急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4月期间所收治的 44例胸腹部外伤导致的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受伤及诊疗经过进行深入分析并利用详细体检以及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结果:通过给予 44例患者抗休克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后,病情均获得良好改善,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 100.00%。结论:对胸腹部外伤导致的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临床急救时,查体需要仔细,通过给予患者早期正确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可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胸腹部外伤 延迟性脾破裂 临床急救
  • 简介:目的对腹部外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好病情监测、术前急救、术后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经过急救及相应的护理操作后,本组3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5.8±4.6)d,未有1例出现压疮、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设为CT组、超声组给予检查,患者均行CT和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病理诊断中检出病灶109个,CT组确诊率93.58%、漏诊率1.83%、可疑率4.59%,观察组分别为89.91%、2.75%、7.34%;两组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CT组敏感率97.29%、特异率83.33%、阳性准确率95.01%均较超声组81.08%、50.03%、80.01%高(P<0.05)。结论CT和超声病理诊断率均较高,两者一般诊断中可单独应用,对单一脏器受损可用超声检查,多种脏器损伤则应首选CT诊断。

  • 标签: 超声 CT 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采取ERAS护理模式,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优化传统围术期护理,加速患者康复。结果:100例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皮瓣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多学科合作的ERAS护理模式应用于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外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9例手外伤实施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实施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均获成功,皮瓣全部存活,平均住院时间为22.5d。所有患者进行半年后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似,日常生活劳动不受影响。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皮瓣移植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手外伤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外科临床急救胸腹部外伤所造成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均为胸腹部外伤造成。患者共有 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两组均为 36例。观察两组患者经临床抢救后的治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经急救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 ISS评分无明显差异,非手术组的输血量和住院时间多于手术组,但并发症发生率少于手术组,且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诊外科临床急救胸腹部外伤所造成延迟性脾破裂的患者选择非手术组的治疗方式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若选择手术,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手术指征。

  • 标签: 急诊外科 急救 胸腹部外伤 延迟性脾破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60例,观察其经过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治疗后的外伤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皮瓣均成活,患肢外形良好。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治疗的效果好,风险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腹部彩超及腹部CT两种检测方法在肠结核中的运用,找到各自诊断价值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肠结核患者163例,所有病例均行腹部彩超,其中149例患者加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结果腹部彩超和腹部CT组对回盲部病灶部位及肠管增厚,腹水、腹部包块检查,二者都有着比较高的灵敏性,但腹部CT对于回盲部以外肠道病变及肠梗阻、穿孔、腹腔淋巴结有较高检测率,优于腹部超声更有利于检测肠结核。CT对肠结核的定位及定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腹部彩超及腹部CT的检测方法均有优缺点,两种方法合并使用能更好的检测肠结核。

  • 标签: 肠结核 腹部彩超 腹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性外伤的病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待其情况稳定后,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在完成手术后,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该实验选取了李文灿、董介芍、张秀卿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与该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将该次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结果在治愈率方面,实验组为91.67%,死亡率为8.33%,和乙组、丙组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相比,治愈率要比甲组高,死亡率比甲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0.91%),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5.45%),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3.64%)。结论该实验选取的治疗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复合性外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疝气多发生于腹股沟,是腹腔内的脏器自薄弱的腹壁筋膜或肌肉组织脱出,膨起或凸出于腹壁外,称为疝气。以小儿和中老年男性多发,小儿疝气由于腹壁先天缺损或各种原因所致腹压过大引起,老年疝气是因老化的腹壁组织及拉力减弱而发生。B超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形成嵌顿性或绞窄性疝气加重病情。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应用于重型脑外伤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后,试验组GCS评分为14.29±3.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38±3.37分(P<0.05);试验组颅内感染、癫痫、切口疝及术后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3.5%、10.3%和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3.8%、24.1%和20.7%(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 重型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不少新妈妈都学会通过凯格尔锻炼,即收缩肛门、阴道来“健美”盆底肌肉,恢复盆底功能。但临床发现,很多新妈妈为了大力收缩,把腹部的力量都用上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盆底诊治中心主任医师刘娟提醒,如果用很大力量收缩,但用的是腹部力量,其实是在给腹部增压,这不仅抵消了锻炼效果.

  • 标签: 腹部 缩肛运动 盆底功能 锻炼效果 临床发现 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 46例 腹部创伤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 44例治愈出院, 2例死亡。结论:护士要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实施抢救措施的能力,积极、熟练执行急救程序,全面、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腹部创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