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29例老年膀胱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注意病情观察、精心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术后饮食、自我观察、自我护理。本组患者及家属掌握膀胱术后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瘘管通畅未发生泌尿系感染。

  • 标签: 膀胱造瘘 术后护理 术后指导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对幼鼠膀胱功能的影响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80只SD雌性幼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膀胱组、假手术组(这2组包括术后第1、3、5天组),对照组(包括术后第1、3、5天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每组8只大鼠。膀胱组行膀胱,假手术组不放置瘘管,药物干预组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组幼鼠术后第1、3、5天亚组分别行清醒膀胱测压,收集排尿间隔(VI)、排尿量(VV)、残余尿量(PVR)、膀胱容量(BC)、最大膀胱压(Pves.max)、膀胱充盈末期压(Pves.thr)、膀胱顺应性(△C)。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幼鼠自由排尿,收集VV、PVR、BC。尿动力学检测后取膀胱进行HE染色和炎症评分(HIS)。药物干预组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干预,观察VI、VV、PVR,BC、Pves.max、Pves.thr变化情况。结果膀胱术后,随时间延长,VV、VI、BC、△C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VV[(1.408±0.033) mL]、BC [(1.411±0.032) mL]比较,组术后第1、3天的VV[(0.288±0.059) mL、(0.598±0.154) mL]和BC[(0.292±0.059) mL、(0.601±0.154) mL]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组术后第5天的VV、PV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HE染色显示,组术后第1、3天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天HIS均>4分,组术后第5天和假手术组术后第3、5天HIS均<2分。组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3、5天的HIS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幼鼠BC与HIS呈负相关(r=-0.880,P<0.001)。应用山莨菪碱0.2 mg/kg后,术后第3天幼鼠的VI、VV、BC较用药前显著增加[(643.500±65.889) s,(1.073±0.110) mL,(1.076±0.110) mL比(367.938±77.697) s,(0.612±0.129) mL,(0.617±0.129) mL,均 P<0.05],而PVR、Pves.max、Pves.thr较用药前无显著变化。结论幼鼠膀胱术后近期尿动力学的异常变化与损伤性急性膀胱炎症有关,术后第5天随着膀胱急性炎症的消退膀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山莨菪碱在0.2 mg/kg剂量可有效缓解膀胱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 标签: 膀胱 造瘘术 尿动力 幼鼠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膀胱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将83例膀胱结石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经皮膀胱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碎石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经皮膀胱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膀胱结石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 膀胱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膀胱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用于指导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方法对69例永久性膀胱患者出院前进行心理辅导和术后的行为方式、口的处理、引流袋及瘘管的更换、膀胱冲洗等方面的护理指导,使患者和家属掌握以上护理内容。结果严格按照以上护理指导进行家庭护理的病例,在口和下尿路感染的几率大大低于未严格按照以上护理要求病例。瘘管使用寿命明显高于后者。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易明显高于后者。结论我们针对永久性膀胱手术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内容,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是一种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效果确实的家庭护理方案。

  • 标签: 永久性膀胱造瘘 家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于膀胱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将 40 例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 10.0% 和 95.0% ,与对照组对比( P<0.05 ),护理效果更显著。 结论 延续性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可降低膀胱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造瘘 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钬激光碎石膀胱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观察组(n=30)采用经皮膀胱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膀胱钬激光碎石可有效治疗膀胱结石,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造瘘 钬激光
  • 简介:2004年6月-2006年4月我科对3例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可控膀胱,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造口术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老年患者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5例膀胱老年患者及家属住院前后的示教和护理指导。结果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增加。

  • 标签: 老年痴呆 膀胱造瘘 家庭护理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预防膀胱术后患者产生造口感染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例接受膀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膀胱术后患者的疼痛状况、口红肿面积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膀胱术后患者的疼痛状况、口红肿状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膀胱术后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膀胱术后患者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显著。

  • 标签: 膀胱造瘘术 循证护理 造瘘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之间收治的50例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常规护理予以对照组,围期护理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躯体、认知、社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躯体、认知、社会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患者采取围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 标签: 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术 围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穿刺与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的手术效果及远期随访对比。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167例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组88例为剜除组,膀胱穿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组79例为联合组;对比联合组与剜除组的手术效果、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分期、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65.21±3.80)ml、(88.13±3.52)min,均优于剜除组(81.21±9.76)ml、(103.33±8.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IPSS、QOL、Qmax、短期尿失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长期尿失禁、尿道狭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穿刺可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效率。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术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 简介:摘要总结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4例农村膀胱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农村患者的特点是卫生条件差、经济拮据、患者文化程度低对瘘管护理重视不够,得不到有效照顾等。根据患者情况我们采取出院时教会家属及患者固定引流袋、清洁口方法;建立电话随访;督促来院复诊;换管时协助处理卫生等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膀胱造瘘患者 家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膀胱全切腹壁术后的应用。 方法 分析 12 例膀胱全切腹壁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2 例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都得到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力于病人的恢复、且实施护理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全切 腹壁造瘘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