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间关节(KOA)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联。方法选择年龄为50~80岁、体质量指数(BMI)为16.5~38的KOA患者118例为KOA组,其中排除继发性因素导致的合并OP患者。选择年龄与KOA组患者相匹配的未患KOA者42例。采集两组患者的年龄、BMI、骨密度(BMD)等数据。进行KOA和OP的关联分析,确定其关联程度,以揭示KOA发病、进展、预后与OP的关系。结果BMD与BMI具有相关,BMD与年龄呈负相关,KOA和OP的发病率均与年龄存在相关。KOA与OP存在较大关联,且关联系数较大,KOA伴发OP的概率很高。对于KOA患者,其BMI较高时伴OP的可能小,而BMI较低时伴发OP的可能增加。结论OP为KOA的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中对KOA患者,在前术后都要进行抗OP治疗。

  • 标签: 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环境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腔内O3、玻璃酸钠注射联合腰椎硬膜外置管治疗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患者42例共48关节腔内注射O3、玻璃酸钠,L3/4硬膜外置管给予镇痛复合液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1日、1周、1月和出院3月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月优良率及有效率为91.7%、95.8%。结论关节腔内O3、玻璃酸钠注射联合腰椎硬膜外置管是治疗关节确切、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O3 玻璃酸钠 硬膜外 镇痛复合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32例膝关节内侧间关节患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65~83岁;病程6~95个月。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并采用 VAS 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38个月。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术后输血,住院时间8~14 d 。术后未发生脱位、感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胫后静脉血栓。 VAS 评分由术前的6.8±5降至末次随访时的3±2。结论: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关节,具有术中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关节活动度大、本体感觉好等优势,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 标签: 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32例膝关节内侧间关节患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65~83岁;病程6~95个月。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并采用 VAS 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38个月。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术后输血,住院时间8~14 d 。术后未发生脱位、感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胫后静脉血栓。 VAS 评分由术前的6.8±5降至末次随访时的3±2。结论: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关节,具有术中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关节活动度大、本体感觉好等优势,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 标签: 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单间关节关节行UKA与TKA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抽取58例单间关节关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58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UKA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治疗A组,将实施TKA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治疗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A组手术相关指标较优(P<0.05)。治疗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A组膝关节功能较优(P<0.05)。结论:单间关节关节行UKA与TKA治疗均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UKA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产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此种术式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单踝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 膝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早期发现,并能合理正确的治疗关节是非手术疗法的必然方法。本文从尽量避免手术,保护膝关节功能,维持生活质量的视角,结合临床治愈病例,对关节的保守治疗,功能康复,予以分析,阐述。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间关节的疗效。方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 UKA手术,干预组进行 TKA手术,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的疼痛程度、膝关节的屈曲角度、 HSS评分和拆线前自主屈曲 90o的时间。结果:对照组膝关节的屈曲角度明显大于干预组( P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法的不同之处,将两种手术方法疗效进行对比。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患有单间关节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单髁置换术治疗组为Ha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组为Hy组,两组患者人数各占4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单间关节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结果来看,两组患者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无较大差异,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单髁置换术患者出血量少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期间,两组患者虽治疗方法不一,但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基本大致相同。结论:单髁置换术相比于传统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医疗效果较优,单髁置换术对患者的创伤明显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齐刺法治疗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240例关节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基础治疗上,齐刺组120例在齐刺法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常规针刺组组120例在针刺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齐刺关节注临床治愈率为45.8%,总有效率为97.5%,常规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0%,二组临床治愈率比较,P<0.01,齐刺关节注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齐刺法治疗关节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齐刺法 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患者的膝关节X线片进行测量与分析,明确该组人群膝关节X线生物力学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关节患者X光片分析,研究KOA患者膝关节X线片股骨角(F角)、胫骨角(T角)、胫股角(FT角)、髌骨位置测量。结果关节患者膝关节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有不同程度变窄,膝关节内翻畸形大于外翻畸形,特别是内侧关节间隙,生物力学失衡。结论KOA患者膝关节X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及判定临床疗效。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X线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2年5月72例关节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氨基葡萄糖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灸治疗关节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少阳枢机”治疗关节的效果和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昆明市中医医院骨科诊断为关节患者1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以圣愈汤为主治疗,偏于肾阴虚加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气滞血瘀严重加用接骨七厘片。结果治疗后、治疗1月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下降(P<0.01),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2组Lequesne膝关节严重程度计分各项目及总分均下降(P<0.01),对照组静息痛、晨僵、局部压痛显著低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肿胀、运动痛、行走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总分无差异(P>0.05),治疗1月后研究组Lequesne膝关节严重程度计分各项目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滋补肝肾”相比调畅“少阳枢机”从肝胆、三焦入手恢复机体功能促进机体自愈治疗关节可能获得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 标签: 滋补肝肾 少阳枢机 柴胡桂枝汤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关节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8月收治关节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选取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10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药物、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治愈率加显效率):95.1%,对照组显效率:16%,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针灸 推拿 药物治疗 功能锻炼 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