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特别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自然灾害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越来越严重,防灾减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而我国目前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进一步总结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完善应急管理的方法,以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尽量减少其影响和损失.

  • 标签: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现状 预防 处置
  • 简介:地震、洪灾、干旱……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对灾情进行应急监测和准确评估日益凸显其重要性。2012年2月8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与湖北共建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示范系统完成安装,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

  • 标签: 重大自然灾害 应急监测 示范系统 评估 湖北 民政部
  • 简介:摘要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其中对于乡村社会的打击尤大。夏明方先生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一书通过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和对比研究,对于自然灾害与人类及其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民国 乡村社会 自然灾害
  • 简介:摘要本文中在村镇建筑的灾害研究、调查上,全面的说明了村镇建筑在自然灾害下的原因及破坏的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的防御措施。

  • 标签: 自然灾害 村镇建筑 结构 破坏 防御措施
  • 简介:当代文学灾害书写接续了现代文学灾害书写的现实主义传统,延续了现代文学对苦难书写的现代性叙事模式。自然灾害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民族危亡”的历史想象,灾害的文学书写变成了“民族救亡”的行动,在对民族一国家的重塑中延续了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情怀,使文学更加贴近现实。当代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参与者广泛,长篇叙事作品大量涌现,出现了与现代文学所不同的新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礼赞。当代文学的灾害书写存在模式化、浅表性等不足之处,很难突破对灾害的表象书写。当代文学应积极地建构灾害的文化创伤,把灾害记忆转化成文化记忆,承担起人类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

  • 标签: 自然灾害 当代文学 文化记忆 延续 新变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给我国政府特别是受灾地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灾害救助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本文以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现今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设。

  • 标签: 自然灾害 救助工作 问题 对策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美国政府较为完整和成熟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相比,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美国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的成功经验的学习,我国政府部门可从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机构、应急信息对外交流机制、国民的危机意识的培育等方面着手,以逐步完善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

  • 标签: 中美两国政府 自然灾害 应急信息沟通机制
  • 简介:湖北农业保险自2007年中央财政介入后发展迅速,已初步建成保险产品、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三位一体"的供给体系,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补偿效果明显改善。但快速增加的农业保险供给仍然难以满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转移需求,体现出数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可持续性矛盾。需要采取明确经营方式、扩大试点品种、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措施,缓解湖北农业保险供求矛盾,推动湖北农业保险发展。

  • 标签: 自然灾害 农业保险 财政补贴
  • 简介:引言2010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旱灾的侵扰,尤以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21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780万亩(重旱2862万亩、干枯167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280万亩;有2595万人、18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144万人、893万头)。其中,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重旱2554万亩、干枯1643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

  • 标签: 2010年 西南地区 水权保护 自然灾害 旱灾 数据显示
  • 简介:近日,福建、江苏、山东三省先后制定并印发了省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落实自然灾害分级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 标签: 自然灾害 资金管理 生活 福建 江苏 省级
  • 简介:我国历来是遭受巨灾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湖南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灾害种类繁多,巨灾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巨灾商业保险处于探索起步状态,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的发展模式,建立我国巨灾保险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从巨灾保险的视角来分析湖南重大自然灾害问题,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

  • 标签: 巨灾保险 湖湘特色 自然灾害 防御体系
  • 简介:基于滑坡多级监测概念的欧盟基金项目OASYS是2006年完成的。来自6个国家的12个研究院都试图把滑坡和灾害管理领域中的这些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滑坡灾害密度高的区域,开发一种成本经济的预防滑坡灾害的多级监测与评估系统的概念。本文报道了创新的方法和一些重点的研究,主要是三个任务:◆遥感资料的GIS集成地质评价,大量滑坡所处的高风险区;◆以传感网络设计为基础,利用模糊技术进行监测数据的几何分析;◆以报警系统信息为基础,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滑坡岩土力学的建模。这几个主要任务分别针对的是所取得的成果。在随后的调查中必须实现综合的方案。

  • 标签: 滑坡 风险评价 报警系统 模糊技术 卡尔曼滤波技术
  • 简介:社会脆弱性存在着四种典型的定义:分别是"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等。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三个基本理论假设即(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因应能力;(3)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这一范式还包括两个基本研究命题即"风险不平等"与"社会分化"命题。只有通过社会脆弱性分析才能真正确认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才能真正了解灾害中不同群体应对灾害风险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为防灾与减灾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建议。

  • 标签: 灾害 脆弱性 自然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 灾害社会学
  • 简介:摘要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和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抢灾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要求,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是极其必要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提高,遥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的获取数据,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在地质灾害的预防、营救以及灾后且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遥感技术杂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结合常见的地质灾害,对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 标签: 遥感技术 地质灾害 监测
  • 简介:[摘要]探究是科学的灵魂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它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关键词]走出教室探究自然解决问题放飞理想在我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都是学生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接受老师的“传授”。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老师们又把科学课搬进实验室。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尽管这样学生也会被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所束缚,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现成的知识,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科学的趣味与作用,无法体验到科学的魅力。为此,我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应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这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科学大教材”中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 标签: 亲历自然 探究自然 放飞梦想
  • 简介:灾害文学源远流长,顺流而上,可以追溯到先秦神话。灾害神话作为灾害文学的源头,对于先秦以来我国灾害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提供了文学素材,还提供了一种写作模式,这种影响一直贯穿到当代的灾害文学创作之中。

  • 标签: 外衣灾害 文学源头 浪漫外衣
  • 简介:<正>大自然是那般的亲切、博爱和美妙。我热爱春天的纯真无邪,清丽端庄;我热爱夏天的峥嵘绚烂,热烈豪放;我热爱秋天的丰硕喜悦,舒展安详;我热爱冬天的沉静淡泊,正直坦荡……——题记

  • 标签: 谢自然 小雪花 鸟叫 彩涂 自由飞翔 酷热难耐
  • 简介:正面空灵般,脚下的黄土遍地荒凉,清澈眼,混沌周围不知在何方;一场梦,模糊记忆过往也遗忘,朦胧中,寻找目标意识在冥想……

  • 标签: 轮回 自然 目标意识 朦胧 冥想
  • 简介:我解读程克的油画,是从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油画评选现场开始的。其中有一幅风景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表现的是黄土高原的一个片断局部。沉甸甸的厚重和舒缓的笔触,近于黄灰的单纯色调,画风自然质朴。这幅油画在国内青年画家普遍追求油画当代技和艺的表现的境遇中,反而显现出了作者对朴素艺术格调的追求和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在此我并非说明程克身在艺术潮流之外。回顾以往历代油画大家创作的非常质朴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绵长持久的艺术感染力量。面对着夏尔丹笔下的家庭器物,米勒表现农村劳作

  • 标签: 当代中国油画 艺术感染力 自然物象 朴素 风景 艺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