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南阳烟区种植的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主要中性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9717、39511;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7、中烟98、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39511、NC89、9717。不同基因型烤烟间叶片中性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含量较高的是中烟98、云烟87、云烟85,含量较低的是9717、NC89、39511。

  • 标签: 烤烟 基因型 中性致香物质
  • 简介:采用了夹角余弦、主成分及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分析了云南与津巴布韦烟叶的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物质含量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在主要物质方面已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以中部烟叶的相似度最高;云南部分地区烟叶的物质与津巴布韦烟叶较为接近,但从细微来看,糠醇、5-甲基糠醛、西柏三烯二醇等物质含量在地区和部位间的变异较大,云南与津巴布韦烟叶在新植二烯、苹果酸、西柏三烯二醇、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茄酮、柠檬酸和巨豆三烯酮等物质的含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 标签: 烤烟 致香物质 相似性
  • 简介:对9个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间的物质含量进行差异分析,旨在为清香型烟叶风格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9个烟区虽同属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但烟叶中各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云南昆明烟区新植二烯含量较高,四川省凉山州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较高,云南省红河州醛类和杂环类物质含量较高,福建龙岩市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高,各烟区烤烟优势物质不同,但物质总量在各烟区间差异较小。可见,不同类物质之间具有香气互补作用,且物质总量及新植二烯与各类物质的比值对烟叶香型风格形成影响较大,从而使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但不影响其香型风格。

  • 标签: 清香型 烤烟 致香物质 差异分析
  • 简介:本文对8个不同生态地区初烤烟叶中的重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对初烤烟叶中的成分影响较大.不同产地的烟叶及不同部位烟叶中的重要香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不同栽培条件对烟叶中的香化学成分有影响.

  • 标签: 生态区 烤烟 致香成分 分析
  • 简介:考察了不同冷凝温度对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法测定烟叶中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冷凝温度对冷凝速度和冷凝后的液体温度都有影响,进而对测定烟叶中物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相同的冷凝温度,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技术测定烟叶中物质时是很必要的。

  • 标签: 同时蒸馏萃取 致香物质 冷凝温度 烟叶
  • 简介:日本科学家从香蕉中发现了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TNF”。由于这种物质的作用,香蕉越成熟,抗癌效能就越高。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日本帝京大学教授山崎正利通过动物试验比较了香蕉、葡萄、苹果、西瓜、菠萝、梨和柿子等多种水果的免疫活性。结果确认其中香蕉效果最好,能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还能产生攻击异常细胞的物质“TNF”。

  • 标签: 物质 抗癌 学者 免疫系统 媒体报道 动物试验
  • 简介:为探索烤烟中醇、酮两类物质质量分数形成的影响因素,在云南省昆明、保山、红河、文山和曲靖等5个烟区,以种植区域、土壤质地和海拔范围3种生态因子为基调进行采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K326烟叶中酮、醇两类物质组分及其质量分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植烟区域是影响醇、酮质量分数及其总量的主要因素,5个区域中以保山最有利于K326烟叶醇、酮两类成分的形成,而其余4个区域差异不大.2)从土壤质地来看,中壤土最有利于烟叶中酮类成分的形成,轻粘土和重壤土次之,而醇类物质几乎不受土壤质地的影响.3)从海拔范围来看,海拔1500~1800m范围比较有利于烟叶醇、酮类物质的形成,而海拔1100~1500m或1800~2300m的范围次之.

  • 标签: 云南 烤烟 K326 致香物质成分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采烤方式,研究了4-6片上部叶带茎烘烤和常规烘烤对烤烟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上部烟叶的综合质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采用4-6片上部叶带茎烘烤能够明显促进烤烟中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此外,4-6片叶带茎烘烤的感官质量优于常规烘烤。

  • 标签: 4-6片上部叶 带茎烘烤 感官质量 致香物质
  • 简介: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物质的贡献率,通过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和物质)与评吸质量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索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的关系。通过对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物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物质的评价模型,再根据烘烤各阶段关键点测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各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和物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体的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变片、凋萎和变筋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6、0.21和0.15,而干片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在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对物质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2、0.33和0.17,凋萎阶段贡献率较小,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为负值。由此得出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是物质形成的主要时期,凋萎阶段影响很小,干筋阶段有不利的影响;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形成主要在烘烤前期,烘烤后期基本无变化。

  • 标签: 密集烘烤 常规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贡献率
  • 简介:患者陈新明,男,65岁,2年前患脑梗死,无过敏史、糖尿病史。查体:T36.5℃,BP135/85mmHg,HR76次/min。因头昏、头痛来我院就诊。给予患者丹注射液(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标签: 香丹注射液 全身抽搐
  • 简介:摘要:香气值作为烟叶评吸的一个重要价值指标,如何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量是当前烟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众多研究发现,烟叶中的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烟叶中加入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在烘烤、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在酶促作用、化学作用协同作用下,可产生一些成分,增加烟叶中的香气量和香气值,整体提高烟叶香气质量。本综述了烤烟烟叶中哪些微生物能够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量,烟叶微生物成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的物质是否都有利于烟叶香气值以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提升烟草制品的内在品质。

  • 标签: 烟草 微生物 致香成分
  • 简介:葡萄与葡萄酒中的香气物质,是指具有芳香气味的,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挥发的物质的总称。葡萄果实中的香气主要存在于葡萄果皮中,葡萄酒的品种香气直接源于葡萄果实,赋予葡萄酒个性。葡萄果实的香气种类很多,以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和不具挥发性的结合态(可变成游离态)芳香物质两种形态存在,只有游离态的芳香物质才具有气味,也就是同时能引起味觉和嗅觉的挥发性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可根据其代谢路径分为萜烯类(terpenoids)、

  • 标签: 葡萄果实 香气物质 贵人香 载量 芳香物质 芳香气味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纺织品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纺织品行业中,物质十分常见,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就纺织品中物质及其相关检验技术进行研究,为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对纺织品中物质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测试 致敏物质 纺织品
  • 简介:为了解烟丝气流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分析了烟丝中的糖苷类成分,并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吸。结果表明:①糖苷类成分总量与超级回潮机出口烟丝含水率及干燥机混合风温度呈负相关性;②改变气体流量,对糖苷类成分总量没有显著影响;③卷烟感官品质香气项得分随着糖苷类成分总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有针对性地调节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尽可能多地保留烟丝中的糖苷类成分,优化卷烟香气品质的设计要求。

  • 标签: 烟丝 气流干燥 糖苷类致香成分
  • 简介:患者男,30岁.以腰椎间盘突出来院就诊.当时给予5%的葡萄糖250ml,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min后,患者自觉静脉进针处微痒,接着出现全身瘙痒,继而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2min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测不出),目光呆滞,对光反射迟钝,意识丧失,呼吸、心跳暂停.

  • 标签: 香丹注射液 过敏反应 病例报告
  • 简介:沉积物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重要的“源”和“汇”,与整个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间隙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水体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同时可以真实反映生物的实际暴露情况,间隙水中关键物质的鉴别是科学准确地评价间隙水及沉积物毒性与风险的重要基础。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IdentificationEvaluation,TIE)和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EffectDirectedAnalysis,EDA)技术作为物质识别的主要方法,已在沉积物和间隙水的毒物筛选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常用的间隙水提取方法,总结了TIE和EDA在间隙水物质异位及原位鉴别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及鉴别过程中使用到的基本毒性量化方法与其适用条件。在当前间隙水关键物质识别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异位分析难以避免毒性损失和有机污染物鉴别方面的局限等问题,并提出应推广原位毒性试验技术且进一步发展有机物的精细分离技术和质谱识别技术等发展方向。

  • 标签: 间隙水 关键致毒物 毒性鉴别评估 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 原位
  • 简介:采用近代先进检测手段对云南省昆明、曲靖、保山三大主产烟区2007年生产的200个初烤烟叶样品(B2F,C3F两个主要等级)同时进行了成分检测评价和评吸质量评定,并且在烟叶评价中应用了SPSS12.0优化统计软件研究了烟叶中各类物质间的相关性及烟叶感官质量评吸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各类成分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烟叶各个评吸质量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烟叶香气质的各项指标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刺激性则与其他指标的关联度不大;烟叶成分和评吸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烤烟 致香成分 评吸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针对低焦油卷烟香气少的问题,本文对潜物质在低焦油卷烟进行香味补偿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烟道中香气组分的分析,发现乙基香草醛是一类具有糖苷类潜物质,其在卷烟燃烧时会发生热分解,并释放出乙基香草素和香草醛,但其香气组分如酮、酸、杂环化合物等的含量也是有差异的。对单味型和天然风味进行功能评估与筛选,与具有潜物质成分的乙基香草醛相结合,完成了功能性表面风味的基本设计,实现了对现有产品的改造。感官评定结果显示,经改良后的卷烟香味风格明显,香味丰度有所增加,卷烟香味的圆润度和满意度有所提高。

  • 标签: 潜香物质 低焦油卷烟 香味补偿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为供水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是生命之源,只有保证城市水源的质量,才能够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相关工作理应得到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供水网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大城市尤其如此。输配距离长、结构复杂,部分地区易出现流量慢、水龄长、余氯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同时,由于季节的影响,局部管网末端的余氯衰变速率较快,导致末端微生物的风险增加。将供水管网加氯过程视为一种优化的消毒方法,在保证水质安全的前提下,使整个供水系统的消毒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对供水管道系统物质的分析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标签: 供水管网 致黄物质 控制
  • 简介:摘要1例25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结节自行口服乳癖散结胶囊4粒(0.55 g/粒)、3次/d和芍颗粒1袋(4 g/袋)、3次/d。2个月后出现尿黄、皮肤瘙痒、皮肤及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33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17 U/L,碱性磷酸酶(ALP)164 U/L,总胆红素(TBil)88 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27 U/L。考虑为乳癖散结胶囊和芍颗粒导致的肝损伤。停用上述药物,予以保肝、利胆治疗。3周后,患者前述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ALT 106 U/L、AST 88 U/L、ALP 88 U/L、TBil 13 μmol/L、γ-GT 32 U/L。1个月后随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肝损伤很可能与乳癖散结胶囊和芍颗粒中的柴胡成分和乳癖散结胶囊中的夏枯草成分有关。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乳癖散结胶囊 香芍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