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航空运营商体现经营理念最好的方法就是航空服务,任何一项服务,都是为了贴近旅客的需求,航空服务只有做到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做到以人为本,其产品才能在航空运营领域抢尽先机。

  • 标签: 航空服务 服务人员 亲和 培养 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
  • 简介:航空性牙痛,是一种无症状的牙齿由于气压改变引起的牙痛,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关心了。在二战期间,航空性牙痛的发病率在飞行员中上升到8%,在航空空勤人员中上升到9.5%,成为航空性牙痛的一个流行时期。在1960~1990年期间,文献报道在低压舱模拟环境中有0.23%~0.3%的发生率。此外,飞行平台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标签: 航空性牙痛 空勤人员 以色列 空军 1990年 流行时期
  • 简介:本文所说的航空科研人员是指直接从事航空军品型号研制和科研管理的人员。他们的学历层次以大学本科为主体,大专、研究生等为辅(近几年研究生的人数开始显著上升)。这部分人是航空科研院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军品型号研制的关键力量,做好他们

  • 标签: 航空科研人员 岗位津贴 激励机制 双因素理论 航空科研单位
  • 简介:摘要针对飞行人员航空疾病,采用一定的心理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与航空疾病的转归和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飞行人员航空疾病会对其心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心理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空疾病的发展。飞行人员从事的职业非常特殊,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因而他们的心理活动与普通人群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对飞行人员航空疾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了飞行人员航空疾病的心理护理目标和方法。

  • 标签: 飞行人员 航空疾病 心理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人员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空乘人员的职业素养,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改变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围绕航空服务人员素质提升展开分析,旨在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空乘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 标签: 航空 服务人员 素质提升 策略
  • 简介:【摘要】航空疾病是指航空飞行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所产生的职业病,通常包括慢性咽炎、耳鸣、头晕头痛、干眼症等,影响飞行人员的心理健康。加强对飞行人员航空疾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飞行人员的心理健康,对飞行工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员修理能力是修理工厂整体修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尽管近年车间修理任务完成较好,但都是通过柔性生产组织,弥补了专业修理能力的不足,掩盖了产品分工不清晰、员工发展通道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对人员修理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培养专业内修理技术人才,提升人员修理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为车间明确员工的培养方向提供依据,以满足车间发展需要。

  • 标签: 专业化 人员能力提升 培训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航空人员培训与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实践操作环节是航空人员培训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管理方面,人性化设计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有效的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对于研究航空人员培训和管理非常有价值;本文提出的思路和建议可以为航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启示。

  • 标签: 航空人员 培训 管理模式 实践操作 人性化设计
  • 简介:摘要:航空管制人员的培训和绩效分析在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空系统高效运转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旨在探讨航空管制人员培训与绩效分析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更好地理解培训如何影响绩效,并如何通过绩效分析来持续改进培训和提高绩效。我们将回顾现有文献,分析培训内容、方法和绩效评估的关键要素,并研究绩效分析的关键指标和方法。通过开展本研究,我们将揭示培训对航空管制人员绩效的影响,同时提供实际应用和政策方面的建议,以加强航空管制系统的可持续改进。

  • 标签: 空管人员 航空 培训 绩效考核 应用
  • 简介:FAA和JAA对飞行人员妇产科疾病和/或问题的处置明显不同。通常妇产科疾病不会影响飞行能力。但是当医学的一些领域精确地描述对飞行能力的可能影响和为获得许可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时,我们会想到妇产科的处理方法。所有与怀孕有关的问题均未在此部分描述,可是却在条例中有所涉及。FAA对此的描述是如果医学证书申请者无不良反应,并且其他方面合格,

  • 标签: 妇产科疾病 飞行人员 航空 亚洲 日本 飞行能力
  • 简介:摘要:航空维修人员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对航空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探讨了航空维修人员素质及团队协作对航空安全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文章分析了维修人员素质对航空安全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技能水平与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了团队协作在航空维修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事故预防和应对的关联。然后,提出了培训教育、技能提升、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的提升策略,以加强维修人员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总结了航空维修人员素质与团队协作对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完善策略的可能性,以提升航空安全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加强航空维修人员培训、提升团队协作水平,从而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航空维修 团队协作 航空安全
  • 简介:目的总结4例飞行人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及鉴定过程,提出飞行人员自发性气胸的鉴定建议。方法回顾我中心收治的4例自发性气胸飞行人员的诊治、鉴定过程,提出自发性气胸飞行人员航空医学鉴定建议。结果例1,手术去除肺大疱后给予飞行合格结论。例2,给予暂时飞行不合格结论,主要因为其发病后观察时间尚不够长,将来有望恢复飞行。例3,空中战勤人员,经过复查,肺功能良好,考虑其为空中战勤人员,给予双座飞行合格出院。例4,陆航直升机飞行员,双上肺肺大疱暂不需处理,结论飞行合格。结论自发性气胸在飞行结论鉴定时应综合发作次数、肺大疱位置、飞行机种及飞行人员个人意愿等情况而定。

  • 标签: 飞行人员 自发性气胸 航空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飞行人员晕厥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出现晕厥病症的飞行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5例飞行合格,有5例飞行不合格,有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飞行合格中有12例飞行人员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比50%;飞行人员在30岁~40岁这个年龄阶段发生晕厥病症的比例较大,共有13例,占比54.17%;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出现晕厥病症的几率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飞行员晕厥时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病因,辨证施治,根据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以及美国相关标准,结合引发晕厥的诱因进行综合鉴定。

  • 标签: 飞行人员 晕厥 诊治 医学鉴定
  • 简介:摘 要: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管制也在迅速地扩大规模,但是作为航空管制中坚力量的管制员却常年处于人员不足的状态,其中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可能是民航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配套力量发展速度跟不上;其二可能是管制员内部存在巨大的人员流失问题。本文将通过论文检索,重点分析当前国内外对于人员流失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人员流失问题研究现状理解当前民航业面临的管制员人员不足问题的形成原因。

  • 标签: 管制员 人员流失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维修保障是航空装备的生命线,而保障人员则是保持和延续装备生命的根本力量。面对航空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装备保障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技术,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岗位胜任力,与装备发展相适应。

  • 标签: 航空装备 维修保障 人才队伍
  • 简介:摘要:空乘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对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能训练可以改善空乘人员的心理特征,通过保持他们对事故的认识和反应能力、飞行中的情绪稳定和肢体协调,可以保证飞行的效率和安全。因此,在航空体力方面,加强空乘人员的体能训练,发挥体能训练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空乘人员的心理素质很重要,空乘人员的训练也是心理训练。

  • 标签: 体能训练 心理调控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我国航空行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因此各大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变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对于航空服务人员的礼仪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章主要探讨航空服务人员礼仪素质的意义以及培养方式,致力于提高航空服务质量。

  • 标签: 航空服务人员 礼仪素质 培养探究
  • 简介:目的探讨空勤人员航空性中耳炎的致病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9年4月所收治的25例空勤人员航空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总结治疗的方案。结果因上呼吸道感染(8例)、鼻腔及增殖体病变(14例)等继发性因素引发的航空性中耳炎23例,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本身致航空性中耳炎2例。24例治疗治愈后恢复正常飞行,1例因咽鼓管机能不良治疗无效停飞。结论继发性航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及处理咽鼓管咽口周围病变,疗效肯定,可恢复飞行;原发性航空性中耳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鼓膜置管可作为今后探索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空勤人员 航空性中耳炎
  • 简介:本刊“双语园地”栏目自2005年第1期始连续刊登由民航总局航卫处王志清翻译的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指导课题组出版的“对航空旅行人员的医学指导(第2版)”一文。原文刊登在《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ASEM)第74卷第5期增刊。

  • 标签: 医学指导 航空旅行 航空航天医学 环境医学 人员 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