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艰难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医疗机构相关性腹泻的重要病原,在欧美引起暴发流行,造成沉重疾病负担。然而我国艰难感染调查缺乏统一的诊断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我国艰难感染率和疾病负担尚不明确。因此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合全国其他11家单位撰写《艰难感染诊断(T/CPMA 008-2020)》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以“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为原则,给出了艰难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旨在提高临床感染性腹泻中艰难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指导监测工作开展,明确我国艰难感染的风险和疾病负担。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诊断 检测 团体标准
  • 简介:摘要艰难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目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疗法、粪移植疗法等,但复发性、难治性CDI仍不断增加,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替代疗法迫在眉睫,目前已有大量益生菌防治CDI的研究,但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通过对益生菌干预CDI的种类、机制及技术手段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推动益生菌防治CDI的研究进程。

  • 标签: 益生菌 艰难梭菌感染 干预 多组学分析
  • 简介:欧洲艰难感染(CDI)发生率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加,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DI的发生与头孢菌素的使用密切相关,许多国家的CDI控制机构已开始减少头孢菌素的使用,然而CDI发生率仍持续上升。一项欧洲多中心、前瞻性腹泻住院患者患病率研究(EUCLID)统计欧洲20个国家共482所医院的CDI数据。该研究收集2011年9月―2012年8月及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患者数据,每例患者在同一年中采集2次样本进行分析。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住院患者 CDI 荟萃分析 发生率
  • 作者: Guery Benoit Galperine Tatiana Barbut Frédéric 严雪敏 阮戈冲(译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07期
  • 机构:Infectious Diseases Servic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of Lausanne, Lausanne, Switzerland; French Group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European Study Group on Host and Microbiota Interactions;European Study Group on Clostridium difficile,Infectious Diseases Servic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of Lausanne, Lausanne, Switzerland; French Group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Nat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Paris, France; INSERM, Faculté de Pharmacie de Paris, Université Paris Descartes, Paris, France; European Study Group on Clostridium difficile,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 简介:摘要艰难(Clostridioides difficile,原名Clostridium)感染是医源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目前社区中越来越多见。历史上,艰难感染被认为是容易诊断和治疗的。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对艰难感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诊断技术已有变化,新型治疗药物也已使用。诊断的演变表明,对艰难感染诊断存在严重不足和误诊,强调了欧洲和北美传染病协会推荐的流程对获得可靠诊断的重要性。以前甲硝唑被认为是治疗艰难感染的参照药物,但最近研究表明万古霉素和其他较新的药物具有更高的治愈率。感染复发是评价新药的一项关键指标,而针对适用的人群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则是一个挑战。对于多次复发者,推荐粪移植。新的方法,包括抗体、疫苗和新分子药物已经可用或正在试验中,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指南纳入的新疗法。本综述拟基于最新数据,为临床医生面对艰难感染时,了解并能分级选择诊治方案,提供一些常识。

  • 标签:
  • 简介:现有的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发布的艰难感染(CDI)治疗指南在发表时,其中某些部分就已过时。例如缺乏核酸扩增试验(NAAT)在诊断方面的应用论证;使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方法治疗复发。同时在此期间也已出现了许多新信息,如新的治疗药物非达霉素(fidaxomicin)。因此IDSA正在更新该指南。同时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协会(ESCMID)也对2009年版指南进行更新。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核酸扩增试验 粪便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 粪便标本 定植菌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女,6岁,以“反复腹痛1月余,黏液便10d”为主诉,于2016年11月10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消化科。患儿3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为40℃,热型无规律,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标签: 假膜性肠炎 艰难梭菌感染 消化科 黏液便 血常规检查 热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毒力艰难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艰难感染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当前我国临床对艰难感染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尚未开展检测,且实验室检测方法各不相同,使得临床艰难感染病例的诊断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从艰难感染的致病因子、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临床诊断策略等角度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推进我国艰难感染的临床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艰难梭菌 诊断标准 检测方法 实验室诊断策略
  • 简介:摘要艰难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国内艰难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对公共健康造成了威胁。肠道群衍生的代谢物被认为是群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介质之一,对宿主生理有着复杂的影响。胆汁酸代谢是肠道群的主要功能之一。胆汁酸是宿主与肠道微生物沟通的重要信号分子,并且多项研究发现不同胆汁酸影响着艰难的菌体生长、芽孢萌发和毒素产生。本文对胆汁酸在艰难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胆汁酸对艰难感染治疗新选择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艰难类梭菌 艰难类梭菌感染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合并艰难感染(CDI)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IBD患者54例。根据是否合并CDI,将患者分为CDI组(n = 20)和非CDI组(n = 34)。同时设健康对照40例。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肠道群的测定,比较3组样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CDI组和CDI组α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更低(均P<0.05)。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在β多样性(肠道群结构)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CDI组和非CDI组间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CDI组和CDI组中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更低,而变形门和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CDI组相比,CDI组副拟杆菌属和罗斯氏属相对丰度更低,而拟属相对丰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efse分析显示活泼瘤胃球菌、属的无害和类腐败、香肠乳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科是CDI组中对差异贡献显著的标志物种。结论与健康人群及未合并CDI的IBD患者相比,IBD合并CDI患者肠道群物种组成存在特异性改变。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艰难梭菌 肠道菌群 机会性感染
  • 简介: 【摘要】总结一例艰难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群移植的护理。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感染性休克 洗涤菌群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艰难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院内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典型内镜下表现是伪膜性病变,但部分艰难感染患者内镜下表现不典型,可呈现非特异性肠炎表现。本文报告1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艰难感染病例,并对其可能发病原因和内镜下非伪膜性表现进行分析。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艰难梭菌感染 内镜下表现
  • 简介:目的粪便移植已被证明在治疗难治性艰难感染方面有效,但是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安全性的顾虑阻碍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目的是评价粪便移植的安全性及其对复发性艰难感染相关性腹泻的缓解效果。用于粪便移植的可以口服的冰冻粪便胶囊由经过筛选的健康志愿者捐赠粪便制成。方法2013年8月到2014年6月期间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开展一项非双盲、单组、初步可行性研究。纳入20例患者,一种是有3次或以上的轻度到中度艰难感染表现,且经过6.8周的万古霉素治疗无效,另一种是有2次或以上的因重度艰难感染住院,年龄介于11.89岁,中位年龄64.5岁。捐献粪便的志愿者要经过筛选。用于移植的胶囊储存在一80~C条件下。患者在连续2天内服用15颗胶囊,然后追踪症状缓解情况和6个月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安全性(通过2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来评价)和临床症状缓解且8周内不复发。次要指标包括患者主观感觉良好程度和每天排便次数。结果没有观察到由粪便移植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粪便移植1个疗程后,14例(70%)症状缓解(95%CI:47%.85%)。6例无明显缓解,但是经过第2疗程后,4例缓解。总共18例(90%)患者腹泻明显缓解(95%CI:68%.98%)。患者治疗前排便次数平均5次/天,治疗3天后减少到2次/天(P=O.001),8周后减少到1次/天(P〈O.001)。结论本研究利用经筛选的志愿者粪便制成的胶囊进行粪便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感染,粪便移植安全有效,但只是初步研究,仍需要更大的研究来评价粪便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移植治疗 复发性 粪便 胶囊 冰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伪膜型肠炎患者粪便移植治疗与护理。方法总结一例重症伪膜型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粪便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文献进行学习。结果经过三次粪便移植后患者完全好转出院。该患者无腹痛、腹泻情况,大便呈黄色成形软便。结论粪便移植对于治疗伪膜型肠炎效果显著,加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人的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预防各种并发症。

  • 标签: 粪便移植 艰难梭菌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艰难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肝移植术后艰难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肛周皮肤护理、预见性急救护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康复活动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经过22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每日排黄色软便1~2次,实验室粪便细菌培养结果转阴,解除隔离。结论针对此类患者护理要点包括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严重反复腹泻期间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方案,警惕排斥反应;正确采集与送检标本,确保培养结果无误;密切监测排便情况,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提高病情警示级别,进行预见性急救护理;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制订个体化活动方案,促进康复;运用共享决策理念,全程心理疏导。

  • 标签: 肝移植 艰难梭菌感染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晚期合并难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1月年至2019年5月单中心诊断的4例肝硬化合并难辨感染者的诊疗过程及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且合并多种并发症,难辨感染为首发,通过粪便检测难辨葡糖脱氢酶(GDH)联合毒素酶联免疫法检测确诊,其中3例为暴发型,1例为复发;4例患者均给予万古霉素治疗;2例存活,2例于发病后1年内死亡且其中1例于确诊24 h内死亡。结论提高临床认知、尽早完善确诊实验室检查并及时确诊治疗是控制肝硬化合并难辨感染的关键。

  • 标签: 难辨梭菌 肝硬化 腹泻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艰难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肝移植术后艰难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肛周皮肤护理、预见性急救护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康复活动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经过22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每日排黄色软便1~2次,实验室粪便细菌培养结果转阴,解除隔离。结论针对此类患者护理要点包括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严重反复腹泻期间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方案,警惕排斥反应;正确采集与送检标本,确保培养结果无误;密切监测排便情况,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提高病情警示级别,进行预见性急救护理;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制订个体化活动方案,促进康复;运用共享决策理念,全程心理疏导。

  • 标签: 肝移植 艰难梭菌感染 腹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