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看天堂。手捧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恒。——威廉·布莱克天上的云不断翻滚着,预示着一场暴雨的来临。秋风将树上的黄叶扫落,在空中打着旋儿,转啊,转啊,就像跳芭蕾的小天使。王小丫看得有些失神。

  • 标签: 芍药花 王小丫 马老师 一朵花 黄叶 莱克
  • 简介:摘要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 标签: 张仲景伤寒论芍药考证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芍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来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 标签: 芍药 化学成分 芍药苷
  • 简介:摘要目的以芍药甘草复方为例,探讨谱效关系应用价值。方法取合适SD大鼠分组,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以芍药苷效应组分A(0.3、0.6、1.2g/kg)、甘草酸效应组分B(0.3、0.6、1.2g/kg)、甘草总黄酮效应组C(0.6、1.2、2.4g/kg)分,进行配比,灌胃,共17组,另取2组各5只,分别以阿托品、生理盐水灌胃,计算药剂对胃底肌条抑制率制。结果A3B3C3配伍抑制率最高,达到(35.83±5.73)%;芍药苷效应组分、甘草总黄酮配比与抑制率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重复试验平均抑制率(36.43±7.19)%。结论谱效关系以色谱峰获取体内活性物质与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谱效关系 芍药 甘草 效应组分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规格白芍药材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从化学成分上评价其质量差异。结果:白芍药材中野生品中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以安徽亳州芍药芍药苷含量最高,栽培品为3.82%,野生品为4.91%,经炮制加工后,白芍饮片中芍药苷流失较严重,其平均含量约为2.5%,但符合2010年《中国药典》白芍含量测定项下大于1.2%要求。结论:生长环境和炮制加工方法是影响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白芍 芍药苷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升,但是身体却由于生活饮食作息不规律,身心压力过大,缺少运动等原因而导致身体素质季度下降。不能够阴阳调节,必然会引起体内出现诸多疾病。其中胃脘痛作为当下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当中,引发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外感寒邪、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而在这个过程成当中,笔者由于对于中医疗法拥有较深的实践基础,加上对于重要理论有着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健脾益气芍药甘草汤借助加减法来治疗胃病。通过对于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也确实取得一定的成就。在此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更好推进中医中药疗法的发展和进步,从而造福社会。

  • 标签: 芍药甘草汤 加减治疗 胃病 研究
  • 简介:摘要当归芍药散首见于《金匾要略》,常运用于各种妇科疾病,本文主要以临床文献为基础,通过对现代有关本方在妇科临床运用方面进行归纳综述,为当归芍药散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全面详尽的资料参考。

  • 标签: 当归芍药散,妇科,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改善糖尿病小鼠认知障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当归芍药散大剂量组36g/kg、当归芍药散中剂量组24g/kg、当归芍药散小剂量组12g/kg,连续灌胃4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检测,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Aβ40、Aβ42和β-位点APP切割酶(BACE1)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36g/kg,24g/kg,12g/kg剂量组可明显缩短第4天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当归芍药散36g/kg,24g/kg剂量组延长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当归芍药散36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海马区BACE1水平,减少Aβ40和Aβ42生成。结论:当归芍药散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认知障碍,可能通过减轻Aβ对海马区神经元损伤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当归芍药散 糖尿病 认知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吗啡联用芍药苷对于中晚期癌痛患者中吗啡消耗量及阿片药物相关副作用的影响。方法:筛选徐医附院肿瘤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期间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4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吗啡控释片缓解疼痛,观察组在给予吗啡控释片同时加服白芍总苷胶囊(0.3g胶囊含芍药苷104mg)0.6gtid。观察7d内两组患者吗啡控释片的消耗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痛觉评估评分,以及便秘、瘙痒、尿潴留、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吗啡7d内消耗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的镇痛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芍药苷可显著减轻癌痛患者吗啡消耗量,减少了吗啡的相关副作用发生。

  • 标签: 芍药苷 癌痛 吗啡耐受 吗啡副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戊己丸中芍药苷溶出度测定方法,并比较超微粉和普通粉戊己丸的溶出差异。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700mL水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规定时间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两种不同粉体戊己丸的溶出度差异。结果:超微戊己丸的体外溶出速率快,溶出度高。结论:超微粉戊己丸的溶出速率快,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 标签: 超微粉 戊己丸 芍药苷 溶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治疗组)和消炎痛片及正清风痛宁片组(对照组)对57名寒湿痹阻症患者疗效和血清IL-1β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桂枝芍药知母汤 寒湿痹阻 疗效 血清IL-1&beta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通过CSS、FMA和ADL等方法评价上下肢功能或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4周药物康复治疗,患者上下肢CSS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上肢=8.654,P〈0.001;t下肢=6.964,P〈0.001);患者治疗后FMA和MBI评分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其机制与其降低上肢肌张力和改善下肢肌痉挛有关。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肌痉挛 芍药甘草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五淋散胶囊中栀子苷和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栀子苷及芍药苷2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五淋散胶囊中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定量控制质量标准。

  • 标签: 五淋散胶囊 栀子苷 芍药苷 HPLC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芍药苷和赤芍总苷抗心肌缺血的药效强弱。方法将Wistar大鼠20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3组,每组16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观察赤芍总苷和芍药苷十二指肠给药对心肌梗死面积,心电图和血清心肌四酶的影响。结果冠脉结扎后,芍药苷(60,90,120mg/kg)和赤芍总苷(80,120,160mg/kg)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以缩小模型组平均心肌梗死面积30%为有效标准,计算ED50,芍药苷和赤芍总苷分别为51mg/kg和80mg/kg。芍药苷(90mg/kg)可在给药后15min、2h、3h、4h和5h降低T波变化绝对值,赤芍总苷(120,160mg/kg)仅在给药后3h降低T波变化绝对值。芍药苷(120mg/kg)和赤芍总苷(160mg/kg)可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的含量。结论芍药苷和赤芍总苷都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芍药苷的作用要强于赤芍总苷。

  • 标签: 芍药苷 赤芍总苷 抗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和此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血糖指标水平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血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当归芍药散;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DangguiShaoyaodecoctionadditionandsubtractionintreatmentofdiabetescomplicatedwithuriGnarysysteminfection.Methods140patientswithdiabetescomplicatedwithurinarysysteminfectionwerechosenandrandomlydividedintobothgroupincludingcontrolgroup(70patients)withconventionalsymptomatictreatmentwithwesternmedicineandexperimentgroup(70patients)withDangguiShaoyaodecoctionadditionandsubtraction;andtheclinicalefficacy,TCMsyndromescoresandlevelsofbloodglucosebeforeandaftertreatmentofbothgroupswerecompared.ReGsultsTheclinicalefficacyofexperi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controlgroup(p<0.05).TheTCMsyndromescoresandlevelsofbloodglucoseaftertreatmentofbothgroups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controlgroup(p<0.05);andtheindexesaboveofexperimentgroupaftertreatment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DangguiShaoyaodecoctionadditionandsubtractionintreatmentofdiabetescomplicatedwithurinarysysteminfectioncanefficientlyimproveclinicalsymptomsandsigngandreducethelevelsofbloodglucose.KeywordsDangguiShaoyaodecoction;diabetes;urinarysysteminfection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1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治疗组)和消炎痛片及正清风痛宁片组(对照组)对57名寒湿痹阻症患者疗效和血清IL-1β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桂枝芍药知母汤 寒湿痹阻 疗效 血清IL-1&beta
  • 简介:目的:建立耳聋左慈丸中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Acclai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监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马钱苷进样量在0.08672—0.867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0.43%;芍药苷进样量在0.18928~1.89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47%;丹皮酚进样量在0.17104~1.710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0.31%。结论:该方法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耳聋左慈丸 马钱苷 芍药苷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2011-01/2014-02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中西医药物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西医药物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视力水平:治疗后1wk;6,12mo,观察组的患眼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1±0.07vs0.27±0.04,0.52±0.08vs0.38±0.06,0.72±0.14vs0.54±0.08);眼压:治疗后1wk;6,12mo,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5.11±3.22vs22.32±5.34,18.64±5.08vs26.67±6.22,17.18±3.76vs22.42±4.32)mmHg;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后12mo,观察组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颞侧视野、鼻侧视野等神经纤维层厚度等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1±10.52vs78.64±8.24,88.38±12.12vs72.37±8.82,73.21±8.46vs60.25±7.23,75.35±8.13vs62.63±7.29)μm。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助于促进视力水平的恢复、控制眼压、改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BEVACIZUMAB 玻璃体腔注射 小梁切除术 当归芍药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