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反应过程中芦丁、一羟、二羟、三羟、四羟乙基芦丁含量变化与甲醇-水为溶剂相似,三羟乙基芦丁含量90.9%,芦丁、一羟、二羟乙基芦丁含量接近0

  • 标签: 乙基芦丁 制备研究 羟乙基
  • 简介:  牛耳枫中芦丁含量测定的流动相,按试验方法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

  • 标签: 中芦丁 含量测定 枫中
  • 简介:乙醇浓度对槐花中芦丁提取的影响分别用20%,此法提取的槐花中总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含量为9.66%,乙醇浓度对槐花中芦丁提取的影响(略)3.2.2 

  • 标签: 中芦丁 工艺研究 提取工艺
  • 简介:  牛耳枫中芦丁含量测定的流动相,按试验方法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

  • 标签: 中芦丁 含量测定 枫中
  • 简介:目的研究槐米中芦丁的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在提取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对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20kHz、提取功率800w、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芦丁提取率最高为18.25%。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简单可行、速度快,可提高槐米中芦丁的收率。

  • 标签: 槐米 芦丁 超声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碱溶酸沉
  • 简介:患者女,50岁.因反复头昏痛伴左侧肢体麻木3年,再发加重3d来我院就诊治疗.查体:T36.5℃,P80次/min,R19次/min,BP150/9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诊断:高血压病1级,入院后遵医嘱给曲克芦丁注射液(批号H22025345)10ml+5%GS250ml,静脉滴注(滴速72滴/min),当滴至20min后患者感颜面发热发痒,随及全身发痒,颜面,腹部出现散在红疹,无心悸,呼吸困难.查体:T36.5℃,P84次/min,R19次/min,Bp150/95mmHg,颜面潮红,颜面,腹部可见散在米粒大小红疹,患者未输注、服用其它药物,考虑本品过敏性药疹,立即停药,并给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4ml,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病情,30min后患者诉瘙痒减轻,停用曲克芦丁后次晨颜面及腹部皮疹消退,皮肤恢复正常,考虑对本品过敏,用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 标签: 曲克芦丁 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丁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ALO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0.4%磷酸溶液(60∶4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篮法),采用ERWEKADT800智能药物溶出仪,通过对溶出介质、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复方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结果:在本研究建立的色谱条件下,芦丁与维生素C分离度良好。芦丁的线性范围为5.0~40μg/ml(r=0.9999);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12.5~100μg/ml(r=1.0000)。样品的溶出度均一性好,以pH8.0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芦丁溶出介质,0.1mol/L盐酸溶液作为维生素C溶出介质,芦丁取样时间为45min,维生素C取样时间为30min,转速为100r/min。溶出限度均为不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复方芦丁片溶出度测定,能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为提高复方芦丁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复方芦丁片 溶出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和常规药物与曲克芦丁脑蛋白联合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ES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曲克芦丁脑蛋白 急性脑梗死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芦丁中黄酮提取物所制成的乳膏用于光老化裸鼠皮肤修复的具体作用 。 方法 比较 正常组(未接受光老化处理)、模型组(光老化处理后接受 生理盐水涂抹治疗 )、实验组(光老化处理后接受黄酮 软膏涂抹治疗 )裸鼠皮肤组织中 SOD 、 CSH-Px 、 CAT 、 MDA 、 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差异,同时观察裸鼠皮肤组织形态特征。 结果 实验后测三组裸鼠皮肤中 SOD 、 CSH-Px 、 CAT 、 MDA 、 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均有 P<0.05 ),其差异主要来源是实验组和正常组、实验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异。 结论 芦丁中黄酮提取物所制成的软膏用于光老化裸鼠的皮肤修复,有助于裸鼠皮肤组织中多种有益物质的生成,最终有助于皮肤完整性的修复过程。

  • 标签: 芦丁 黄酮 光老化 裸鼠 皮肤
  • 简介:芦丁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毒性低,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但其脂溶性低,使其应用受限。采用溶剂法制备芦丁-卵磷脂复合物,并采用紫外(uv)、红外(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量扫描(DSC)、X-射线衍射(XRD)等波谱手段对该复合物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丁与大豆磷脂复合后,其物相发生了重大改变,芦丁以无定形状态分散于卵磷脂中。在25℃正辛醇中,复合物的溶解度为31.240μg/mL,而芦丁单体的溶解度仅有0.097μg/mL,溶解性有显著提高。

  • 标签: 芦丁 卵磷脂 复合物 理化性质
  • 简介:文章研究了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扩散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芦丁浓度的平方根在1-1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芦丁片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芦丁 电化学行为 碳糊电极 循环伏安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芦丁蛇油膏对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应用其治疗深Ⅱ度烧伤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A 组(假伤组)10只、B 组(单纯烧伤组)10 只、C 组(低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组)10只和 D 组(中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组10 只,E 组(高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组)10只。制备深Ⅱ度烧伤模型,A 组除常规喂养外不做任何处理,烧伤各组烧伤后除常规喂养外,B 组创面给予隆力奇蛇油膏进行治疗,每天三次,C 组创面涂抹低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D组创面涂抹中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E组创面涂抹高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并于造模后第3、7、14天取材,检测各组创面组织TNF-α、VEGF水平。结果 D 组创面愈合率最高;与单纯烧伤组相比,C、D、E 组各时相点TNF-α水平明显改善,而D组效果尤为明显( P <0.05);D 组创面组织中VEGF 含量的水平各时相点均高于 A、B、C、E 组( P <0.05);结论 复方芦丁蛇油膏能改善创面炎症反应,提高生长因子水平而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

  • 标签: 复方芦丁蛇油膏 深Ⅱ度烧伤 创面愈合 炎症水平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建立针叶樱桃提取物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针叶樱桃提取物样品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00×4.6mm,5(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总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20μL。研究结果表明,芦丁在1.180μg·mL^-1-11.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5%,RSD均小于2.0%,回收率符合要求,所建立方法快速、简便,能够用于测定针叶樱桃提取物中芦丁的含量。

  • 标签: 针叶樱桃 提取物 芦丁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通过漆酶/HBT体系对芦丁酶促聚合,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别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功能基团和分子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促聚合产物主要为芦丁二聚体和三聚体;聚合芦丁分子中含有邻醌结构,说明聚合过程中单体分子中B环形成了自由基中间体;由于A环羟基具有耦合位点,使其具有亲核性,易与含有邻醌的B环发生亲核加成,将芦丁分子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寡聚物。对芦丁二聚体和三聚体的结构也进行了推测。

  • 标签: 芦丁 漆酶/HBT体系 氧化聚合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差异。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hm;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芦丁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v:v=20:80),柱温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不同产地的药材含量差异较大。6个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均以甘肃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款冬花 不同产地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芦丁 高效液相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曲克芦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56例,随机将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并给予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长春西汀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曲克芦丁治疗,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21天后的ESS评分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前、治疗7天的E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14天、治疗21天后的ESS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用药期间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未处理,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曲克芦丁治疗,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曲克芦丁 急性脑梗死 常规治疗 长春西汀 ES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联合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均在对照组以上(<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曲克芦 中药治疗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