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以辣椒为供试植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对辣椒植株抗逆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mg/L质量浓度的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抗逆性,与空白对照相比,辣椒叶片中类黄酮、总酚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06%~21.19%、7.42%~16.95%以及8.46%~241.26%;丙二醛含量下降了28.58%~52.7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31%~9.00%、4.20%~471.72%和34.98%~121.19%。200.0mg/L的酸处理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3.91%。研究表明,的生物学效应与芸苔素内酯类似,可诱导辣椒抗逆性增强,且具有一定增产效应。

  • 标签: 苯肽胺酸 辣椒 抗逆性 芸苔素内酯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N-phenylphthalamic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max)值为(141.48±27.87)mg/L;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1/2z)为(7.77±1.44)h,约35h后95%以上的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e)值大于1(4.77),提示在大鼠体内分布时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

  • 标签: 苯肽胺酸 毒物动力学 大鼠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研究了以4-羟基甲醛与甲基丙烯为原料合成α-甲基丙烯-4-甲醛基酯以及脱氢枞Schiff碱的方法,并通过单因素优化找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α-甲基丙烯-4-甲醛基酯合成的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2h,产率达49.05%。脱氢枞Schiff碱合成的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0.5h,产率达65.43%。对所得产物进行红外表征。

  • 标签: &alpha -甲基丙烯酰氯 &alpha -甲基丙烯酸-4-甲醛基苯酯 脱氢枞胺 Schiff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丁治疗,并以39例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丁苯肽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在水温(18±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氟尼考及其主要代谢物氟尼考在体质量(100±10)g鲤(Cyprinuscarpio)体内的代谢及残留规律,以制定休药期。实验鱼间隔24h按15mg.kg-1体质量的剂量口灌给药,连续给药3次,在给药后0.5h、1h、2h、4h、8h、12h、24h、2d、3d、5d、7d、10d、15d、20d检测肌肉、皮肤内氟尼考和氟尼考的含量。结果表明:氟尼考在鲤体内的代谢速度快,2~4h出现峰值;肌肉中氟尼考和氟尼考的残留浓度高于皮肤,肌肉和皮肤中氟尼考的含量均高于氟尼考,皮肤中的代谢速度较快。按欧盟标准相应的休药期不少于2d,按日本标准则不少于10d。

  • 标签: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残留 液-质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对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治疗,0.2g,3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后8周评价临床疗效。通过NIHSS和HAMD量表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丁治疗能降低患者的NIHSS和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

  • 标签: 丁苯肽 脑梗死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乳腺增生病(HMG)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本病发病率高,居乳房病首位(约占乳房病的70%~75%),部分有发展为乳腺癌的危险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三治疗本病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观总结如下:……

  • 标签: 乳腺增生 例分析 增生例
  • 简介:目的探讨4-(2-羟基亚甲)-安息香(HBAB)聚合物膜玻碳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血红蛋白的电化学测定法.方法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性质及其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还原.结果HBAB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在0.50MH2SO4溶液中于-0.2~+0.6(vs.Ag/AgCl)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表观电位E°'随pH值增加向负方向移动,HB-AB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对血红蛋白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结论血红蛋白浓度在7.0×10-8~5.6×10-7mol·L-1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6次连续的血红蛋白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是2.3%,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4-(2-羟基苯亚甲胺)-安息香酸 聚合物膜 电催化 还原血红蛋白 修饰电极 玻碳电极
  • 简介:众所周知,癌症最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常合并沮丧和忧郁,所以癌症病人同时服用抗忧郁药并非罕见.抗忧郁药不但能改善忧郁症状,与止疼药同时用还能增强止疼效果.抗忧郁药还常常用以减轻三常见的副作用--阵发性潮热.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常规要服用三5年,一致公认三挽救了很多乳腺癌病人的生命.

  • 标签: 抗忧郁药 三苯氧胺 阵发性潮热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和饮对乳腺癌患者三(TAM)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开放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TAM口服,同时配合调和饮,对照组仅予TAM口服。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kuppermann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缓解率达90.42%;对照组积分较前无改善。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调和饮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潮热汗出、失眠、疲乏及情绪异常等TAM治疗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调和饮 乳腺癌 TAM 更年期综合症
  • 简介:摘要列举在心脏内科工作中遇到的碘酮临床使用案例,分析其合理性,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碘酮,减少其副作用;探讨药学服务的方法。得出结论为碘酮在临床应用广泛,地位重要,但副作用多且严重,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临床更好地使用碘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奥曲联合泛影葡治疗术后肠梗阻(POI)中的疗效。方法70例术后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联合泛影葡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5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针0.1mg,以25μg/h微泵维持,同时经胃管注入76%的泛影葡100mL,2次/d,注药后夹管3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8小时经X线透视或腹部摄片评价疗效;B组则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结果A组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提前,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联合泛影葡治疗术后肠梗阻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奥曲肽 泛影葡胺 术后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丁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丁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丁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结果丁组总有效率为100.0%(35/35),高于常规治疗组的91.4%(3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38)。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98、0.691);治疗后,丁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分别为(0.68±0.76)分、(21.60±2.50)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15±0.77)分、(27.62±3.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7.82,P=0.012、< 0.001)。结论丁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丁苯肽 吞咽功能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为探讨对氨基(PABAA)及其氧化物的色谱行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PABAA及其氧化物的光谱特征后.在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腔柱上,以甲醇-缓冲液作流动相,研究了二者容量因子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柱温、甲醇含量变化的规律。用季铵盐作离子对试剂,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PABAA时,分离机理接近离子对机理,在适当条件下.所试验的化合物都可有所保留。对保留值作出贡献的有固定相排阻作用、分配作用,以及居次要地位的PABAA与同定相表面剩余硅醇基的相互作用。排阻作用及分配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与流动相中甲醇和离子对试剂浓度有关.血清降解试验提示影响PABAA及其氧化物稳定性的因素与酶促催化作用有关。

  • 标签: 对氨基苯砷酸 氧化物 紫外分光光度计 光谱特征 色谱行为 砷化物
  • 简介:二甲酸酯(phthalateesters,PAEs)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类增塑剂,用以增加高聚物的可塑性。PAEs通过范德华力同高聚物结合,易逸出基体,其具有致畸和致突变性,故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AEs污染已引起公众特别关注,多种关于PAEs环境行为和毒理性研究为控制其污染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毒性 环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