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加强病人药物过敏的护理干预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对护士加强药物过敏的安全教育;不断学习和认识药物过敏的深刻意义,每一种药物和给药途径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药物过敏试验不是判断药物过敏的唯一标准,应走出药物过敏的误区;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把好药物过敏试验质量关;密切观察药物过敏反应,掌握药物高度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早期发现不典型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熟练掌握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规程,病人对药物过敏的相关内容应有醒目标志.

  • 标签: 病人 药物过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静脉化疗患者防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化疗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化疗患者均未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现象。结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从而防止了护理纠纷。

  • 标签: 静脉化疗药物 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护理干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行药物流产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药物流产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均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流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及具体出血量,还有流产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流产成功有效率相较研究组患者明显较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相较研究组明显较长,且具体出血量相较明显多于研究组患者,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药物流产患者加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相关事项的了解认知程度,并且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对于药流的恐惧情绪,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了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提升完全流产的成功几率。

  • 标签: 药物流产 护理干预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保护和延长肿瘤患儿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为长期需要化疗的患儿减轻痛苦。方法选择50%高渗糖50ml、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支、维生素B125支、庆大霉素2支混合均匀,同步化疗前后给予静脉湿敷为试验组,常规化疗不使用同步化疗前、后药物湿敷静脉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儿科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化疗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静脉湿敷 儿童静脉炎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性分析护理干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性。方法指导患者每次注射前一定要摄取食物,不能进行空腹治疗。对治疗存在抵触情绪的病人,要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解释内容其中包括治疗措施、目的以及副作用等。结果经此次调查显示98例患者药物使用的种类超过了33种,通过全科人员的培训,严把药液配置关。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回和观察。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过敏史,仔细向患者说明所用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观察患者的静脉注射速度,讲解静脉注射时的注意事项,在2011年门诊护理工作中,由于对以上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加以防范,有效地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预防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护理干预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生土豆片及硫酸镁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得出结论生土豆片和硫酸镁在化疗前20分钟湿敷是防治静脉炎的最佳时机。

  • 标签: 化疗 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癌痛用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7月筛选患者,截至2016年8月,入选对象140例,每收集2例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分组,对照组、干预组各入选患者7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疼痛控制、有效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失眠率、破坏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强麻醉药物使用时间(11.4±2.4)日,低于对照组(18.4±5.6)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加速疼痛的控制,减轻疼痛的感受,减轻疼痛危害。

  • 标签: 肿瘤 癌痛 止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形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46例于我院接受胸管注入化疗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 2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形式,对比 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未见差异( P> 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较低,实验组造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消化系统障碍、胸闷等并发症发生率( 26.09%)与参照组( 73.91%)相比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确切效果,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化疗药物 胸管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药物戒烟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8名门诊药物戒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戒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戒烟的基础上进行用药、心理、运动及生活指导及电话随访,统计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戒烟率.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的患者的持续戒烟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门诊药物戒烟患者的戒烟率,提高药物戒烟患者的依从性.关键词护理干预;戒烟;吸烟者;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97-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种方法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预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保留有用器官,保留自然的消化系统。但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容易使胆囊结石的复发增高。从而引发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方式的争议。本研究以我科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200人。通过出院后进行饮食、服药指导与干预指导,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保障患者的生活质理目的。此研究表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进行饮食指导与干预

  • 标签: 保胆术后 饮食与服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接收的80名儿童多动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80名儿童多动症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名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0名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个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儿童多动症,能够纠正患儿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多动症 儿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脏损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核患者68例,均给予化疗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68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肝脏损害28例(41.18%),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1-7周,平均3.2±1.3周,27例(96.43)肝功能恢复正常且完成全部治疗疗程。结论对抗结核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患者的肝脏损害症状,立即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患者完成抗结核治疗全部疗程的有效保障。

  • 标签: 护理干预 抗结核药物 肝脏损害
  • 简介:摘要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人群适应能力的减退,精神压力逐步加重,产生一些厌世情绪,最终导致服毒自杀。目的探讨在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室洗胃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急诊抢救室洗胃的药物中毒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为乙组、甲组,每组1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急诊护理,研究甲组加用综合护理,总结不良反应、首次插管成功情况、满意度。结果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甲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大于乙组,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结论在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室洗胃中,综合护理可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满意度,并降低洗胃相关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药物中毒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药物依从性,提倡遵医行为,加强自我药物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老年高血压 护理 自我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治疗的62例患有多动症疾病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疗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从而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多动症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感、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及多动指数等,从而提高儿童多动症疾病的病情好转率。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儿童多动症 效果观察
  • 简介:受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变化的影响,肥胖人群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城市,一方面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频繁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失衡,大量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脂肪、蛋黄等高胆固醇饮食及烟酒(烟酒刺激降低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另一方面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导致高脂血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 标签: 护理干预 药物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的护理差错与干预方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所配置的661261份药物,总结此阶段静脉药物配置所出现的差错,并总结发生差错的因素,制定护理防范对策。结果: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所配置的661261份药物中,发生了102起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02/661261(0.02%)。结论:经本次调研证实,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药品剂量差错、药品溶解差错、药品错误、药物稀释错误、药品标记差错发生错误均属于常见错误,此情况发生和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感不强,业务能力不高有很大关系,为此,采用了合理培训、工作流程细节整改方案,以此提高药物调配效率。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差错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