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大肠杆菌β-葡萄在不同培养基配方及不同培养时间的活.方法:利用对硝基酚-β-D-葡萄苷作为反应底物,在波长为405nm下比色,检测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以测定液体培养基中β-葡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2活性较高,对pH缓冲能力强,适合于产β-葡萄.

  • 标签: 大肠杆菌 Β-葡萄糖醛酸酶 酶活性 测定 底物 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
  • 简介:摘要 血浆β-葡萄(HGUS)被认为是检测有机磷中毒的潜在标志物,能够较敏感的帮助检测患者是否为有机磷中毒,但是也有研究者对该结论有一定质疑。因此,本论文分析了已有的临床横断面研究,以评估HGUS能否作为有机磷中毒的生物标志物。本论文系统地搜索了Embase、PubMed、Cochrane、FDA等数据库,以发表于2004年5月21日至2022年5月23日之间的横断面研究为样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评估合并数据,探讨HGUS能否作为有机磷中毒的标志物。结果显示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浆HGUS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001)。HGUS可以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血浆β-葡萄糖醛酸苷酶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阐明β-葡糖醛(β-)在正常恒河猴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对实验恒河猴主要组织的冰冻切片采用后偶合技术进行了染色和显微观察。结果肾上腺皮质柬状带和网状带细胞,肝脏、睾丸、卵巢、胃肠道的实质细胞、枯否细胞、软骨细胞、卵巢间质腺细胞等富含β-G而深染蓝色。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血细胞、脑、肌肉、胆囊和胰腺的实质细胞等含量少而染色较弱。软骨基质,小脑皮质分子层和颗粒层等部位呈阴性。结论动物的种系和品种不同,器官组织内β-G的含量也不相同。

  • 标签: 恒河猴 肾上腺皮质 细胞 葡糖醛酸 骨基质 冰冻切片
  • 简介:真菌多聚半乳糖醛是降解植物细胞壁果胶的主要降解之一,是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文中对真菌多聚半乳糖醛及其序列特征、多聚半乳糖醛的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多聚半乳糖醛的表达调控以及与病原真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真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序列特征 致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和尿液中酒精代谢指标物乙基葡萄苷的GC-MS检测方法。方法:血液和尿液以乙腈沉淀蛋白,离心,取上清液,以0.22 μm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以保留时间和离子对相对丰度比为定性依据,空白血液中加标制作外标法校准曲线,来定量检测样品中乙基葡萄苷(EtG)含量。结果:EtG 在血液样品的回收率范围为 95.86%~101.88%,准确度标准偏差(SD)为1.52~2.91,在尿样的回收率为 98.10%~102.71%。结论:GC-MS检测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合血液和尿液中的乙基葡萄苷检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血液 尿液 酒精代谢指标物 乙基葡萄糖醛酸苷 GC-MS检测方法
  • 简介:以果胶结构单元D-半乳糖醛和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苷为原料,在多种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合成了半乳糖醛-木素脱氢聚合物复合体(GDHPC),并分别用解(果胶)和碱法(1mol/L的NaOH)对GDHPC进行处理。FT-IR和13C-NMR分析表明,D-半乳糖醛和木素脱氢聚合物之间形成了以苯甲醚键和酯键2种形式连接的木素-碳水化合物连接键;解和碱法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D-半乳糖醛的特征峰;碱法处理能降解酯键,但对苯甲醚键的降解作用并不明显;解对酯键和苯甲醚键的降解效果均较差。

  • 标签: 半乳糖醛酸-木素脱氢聚合物复合体 果胶酶 漆酶 13C-NMR
  • 简介:在硫酸盐法制浆中,木聚糖的4-O-甲基葡萄主要转变为己烯糖醛(HexA)。HexA能与一些亲电性的漂白剂(Cl2、ClO2、O3等)反应,增加漂白化学药品的消耗,影响纸浆的漂白;它还能与高锰酸盐起反应,影响纸浆卡伯值的测定。因而,控制纸浆中HexA的含量对后续漂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南方的速生桉木为原料,研究了在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不同蒸煮条件对纸浆Hex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温度、用碱量和保温时间对硫酸盐浆中HexA的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而硫化度则对纸浆中HexA的含量影响不大。

  • 标签: 桉木 HexA 硫酸盐浆
  • 作者: 王玺 刘莺 黄俊星 路平 巴一 邬麟 白玉贤 张述 冯继锋 程颖 李杰 温璐 袁响林 马长武 胡春宏 樊青霞 徐兵河 黄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100021 现工作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日间化疗病区 100142,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450008,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225300,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453100,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300060,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长沙 4100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150040,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济南 250117,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转移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ESWN 01研究中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组(伊立替康160 mg/m2,第1天;替吉奥胶囊80~120 mg/d,第1~10天;每14 d重复)的4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观察化疗期间出现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采用聚合链反应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野生型(GG)、杂合突变型(GA)、纯合突变型(AA)患者分别为30、15和1例,UGT1A1*28野生型(TA6/6)、杂合突变型(TA6/7)、纯合突变型(TA7/7)患者分别为36、8和2例。仅有的1例UGT1A1*6纯合突变型患者出现3级迟发性腹泻,未出现骨髓抑制。2例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均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1例发生3级迟发性腹泻。UGT1A1*28突变型(TA6/7和TA7/7)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5.6%(5/9),高于野生型(TA6/6)患者[26.5%(9/34)]。结论中国食管鳞癌患者中,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均十分少见(<5%)。给予伊立替康(160 mg/m2)联合替吉奥2周方案治疗后,纯合突变型食管鳞癌患者并不都发生严重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但对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仍需密切监测严重迟发性腹泻和骨髓抑制的发生,并及时作出剂量调整。

  • 标签: 食管鳞癌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基因多态性 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转移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ESWN 01研究中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组(伊立替康160 mg/m2,第1天;替吉奥胶囊80~120 mg/d,第1~10天;每14 d重复)的4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观察化疗期间出现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采用聚合链反应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野生型(GG)、杂合突变型(GA)、纯合突变型(AA)患者分别为30、15和1例,UGT1A1*28野生型(TA6/6)、杂合突变型(TA6/7)、纯合突变型(TA7/7)患者分别为36、8和2例。仅有的1例UGT1A1*6纯合突变型患者出现3级迟发性腹泻,未出现骨髓抑制。2例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均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1例发生3级迟发性腹泻。UGT1A1*28突变型(TA6/7和TA7/7)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5.6%(5/9),高于野生型(TA6/6)患者[26.5%(9/34)]。结论中国食管鳞癌患者中,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均十分少见(<5%)。给予伊立替康(160 mg/m2)联合替吉奥2周方案治疗后,纯合突变型食管鳞癌患者并不都发生严重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但对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仍需密切监测严重迟发性腹泻和骨髓抑制的发生,并及时作出剂量调整。

  • 标签: 食管鳞癌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基因多态性 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ilbert综合征(GS)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相关尿苷二磷酸葡糖醛转移A1(UGT1A1)基因的突变特征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归纳UGT1A1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征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截至2018年11月16日,共发现UGT1A1基因163个突变位点,上述位点存在以下规律:(1)GS或CNS表型相关的UGT1A1的不同外显子发生的基因突变个数,均与外显子长度呈正相关;(2)无义点突变主要发生在CNS I型;(3)GS、CNS II型的复合杂合突变位点的组合和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其中GS的4种复合杂合组成中,均有-3279T > G突变;(4)亚洲地区报道的UGT1A1基因突变位点在c.211-c.558有明显的聚集性。结论UGT1A1基因突变位点不同、报道地区不同及人群不同,其突变特征及临床相关性也不同。本研究对GS和CN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有参考价值。

  • 标签: Gilbert综合征 Crigler-Najjar综合征 基因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液体葡萄生产工艺及作用;方法:淀粉与水比例1:3,温度50℃,加入30U/gα-淀粉,边加入边搅拌,解20min后加热至沸保持5min,冷却至55℃,调pH值为4.5,再加入50U/g的糖化糖化3d~4d,加入淀粉量0.5%的活性炭,加热至沸保持10min,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4.1%~88.0%,即为DE值为42~48的液体葡萄。结果:研究了液化、糖化条件对液体葡萄DE值、过滤性质的影响,考察了液化、糖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液体葡萄的最佳生产工艺。结论:DE值42~48液体葡萄的生产工艺,考察用量、液化时间、糖化时间对液体葡萄DE值、过滤性质等参数的影响,研究淀粉、糖化的相互作用,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液体葡萄糖 生产工艺 酶作用研究
  • 简介:又称右旋糖。一种单糖,含醛基的已糖。固体状态为白色结晶,溶于水稍有甜味,有旋光性,其水溶液旋光向右。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为某些双糖(如蔗糖、麦芽糖等)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游离的葡萄存在于某些植物的果实(如葡萄)和动物血液中,是生物体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血液中的葡萄(血糖)含量相对恒定,正常人空腹和安静时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

  • 标签: 葡萄糖 生物体内 血糖浓度 白色结晶 组成成分 动物血液
  • 简介:随着传感器发展的不断翻新,第四代无葡萄传感器因其特定的优势已经成为现在葡萄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今对于无葡萄的各种优化也随着新型材料的横空出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总结了历年来关于无葡萄传感器的各项主流研究成果和进展,其中包括基于各种常规材料(金属/金属氧化物/合金/贵金属等)无葡萄传感器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基于纳米材料等各种新型结构材料在无葡萄传感器中的应用,最后对无葡萄传感器的发展应用趋势及方向做出了展望。

  • 标签: 纳米材料 葡萄糖 传感器 无酶
  • 简介:目的:寻找断节参中具有抑制α-葡萄活性的成分。方法:采用体外抑制α-葡萄活性模型进行追踪,用各种色谱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结构,筛选出活性较强的单体化合物并进行活性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断节参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α-葡萄活性,从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其中断节参苷H和青阳参苷B两个皂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活性,IC50分别为21.90、35.32mg·L-1,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50=1017.41mg·L-1)。活性抑制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两个皂苷对α-葡萄的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剂。结论:断节参苷H和青阳参苷B为首次报道对α-葡萄有抑制活性。

  • 标签: 断节参 Α-葡萄糖苷酶 断节参苷H 青阳参苷B 抑制类型
  • 简介:摘要体液中葡萄含量的高低是标志着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尤其是糖尿病人的血液葡萄监控。葡萄浓度的突然升高与降低都预示着一种异常情况的发生。许多葡萄测定的电化学和光化学方法已经被报道并应用于不同样品的分析。

  • 标签: 葡萄糖 采血管 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红杉醇体外对葡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96孔板法,分别测定红杉醇对α-葡萄、β-葡萄、α-半乳糖苷、β-半乳糖苷、α-淀粉葡萄淀粉、蔗糖酶和海藻糖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抑制类型。对小鼠灌胃给予红杉醇后,考察其糖耐量。结果红杉醇等化合物对α-葡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β-半乳糖苷,α-淀粉,葡萄淀粉和海藻糖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类型多为竞争性抑制。结论红杉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通过抑制-葡萄实现。红杉醇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红杉醇 葡萄糖苷酶 阿卡波糖 糖尿病 糖耐量
  • 简介:通过不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β-葡萄菌株米曲霉F97。经过在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的最适培养基配方,麸皮4%,KH2PO40.1%,蛋白胨0.1%,水所苷0.05%,并按所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最终活达184.18u/mL。

  • 标签: 发酵 培养基 Β-葡萄糖苷酶 米曲霉 菌株筛选
  • 简介:葡萄氧化法是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溶血使该法测定血糖偏低[1],也有文献指出是偏高[2]。本研究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文件配制不同程度溶血的含不同浓度的葡萄血浆样本,分析不同溶血样本的各葡萄测定值和真实值,以反映溶血对葡萄氧化法测定的影响,

  • 标签: 溶血 葡萄糖 干扰 纠正
  • 简介:口服葡萄耐量试验(OGTT)是空腹抽取静脉血,以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葡萄水。糖水由75克葡萄溶于250~300毫升水而成,体重轻者或儿童,葡萄量可按1.75克/公斤计算。糖水应千5分钟内服完。由开始服糖水计起,于30、60、90、120分钟,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

  • 标签: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静脉血 血糖 糖尿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