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案例1患者男。公司经理,社区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社区医生建议服降压药治疗。由于患者自己在家用电子血压测量血压一直不高。又听说高血压一旦服药就要终生,始终拒绝服药。为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社区医生又建议患者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仍提示患者血压升高。为进一步查找原因,社区医生带着血压计到患者家去测量血压,依然显示血压升高,再请患者用自己的电子血压测量,才发现患者将血压计的袖带气囊绑在上臂外侧,并未压迫到肱动脉,造

  • 标签: 血压测量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管理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药治疗 袖带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经常被忽略的几方面因素,为临床治疗不能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如对血压异常的患者,每次测量1次血压,二血压计袖带粘扣的过松,三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等五个方面。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6例患者,以单号病室的患者为对照组,双号病室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均为78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影响血压相关五个常被忽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测量次数以3次取平均值更为准确。体型肥胖者血压计袖带应加长、宽窄。血压计袖带尼龙粘扣的松紧性应符合要求。测量血压血压计与被测量者心脏应保存在一水平面。被测量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血压者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得血压数据相对准确。

  • 标签: 血压测量 血压值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家庭血压测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关于家庭血压测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包括1223例高血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血压测量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百分比(WMD=2.19,95%CI:0.40~3.98),P=0.02)和服药依从性达标人数(RR=1.25,95%CI:1.15~1.35,P〈0.001)。结论家庭血压测量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家庭血压测量 高血压 依从性 META分析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高达15%的成年人,高血压是CKD的重要病因及并发症,因此有效的血压控制是延缓CKD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诸多的指南在CKD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方面,从靶目标到药物选择方面都提出合理的建议,但是在血压监测方面由于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可能人为的造成一些不准确因素,在临床上造成了过高或过低的血压估计,因此,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做一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压测量 病管理 CKD 病情进展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另4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健康知识评分及遵医依从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诊疗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故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压社区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25mg/次,每天2次,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口服上述降压药物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 标签: 高血压社区管理 高血压 控制血压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血压控制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压社区管理进行干预。管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管理后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值小于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控制效果 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也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80或80岁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缺乏健康保健意识,易被忽视。早期治愈率低,达标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的重要因素。2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常见慢性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46)和B组(47例),跟踪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分析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A组和B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良好。

  • 标签: 心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逐渐开始融入现代化的科技元素,以便于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GPS技术来说,其作为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现代化的科技定位导航技术,一经推出就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以最快的速度在各行各业中进行推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在工程测量中运用GPS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 标签: GPS 工程测量 优势 应用引言
  • 简介:摘要矿山测量是保障矿山建设和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矿山施工安全的根本。作为目前我国矿山测量的主要技术形式,数字化测量技术对于提高矿山测量的准确性和可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矿山测量中数字化测量技术的作用与具体应用进行全面论述,旨在阐明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提升矿山测量精确度方面的重要性,提升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降低施工难度,为矿山工程合理、高效、安全地施工奠定基础,为我国矿业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 标签: 数字化测量技术 矿山测量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在道路测量中的主要测量方法,最后对道路测量施工测量要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 标签: 道路测量 施工测量 方法 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实时监测分析状态额规律。方法选取无创伤形式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标准血压患者实际的血压变化程度。结果两组对比动态血压值均存在波动性规律状态,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患者峰值更加突出,两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昼夜规律性变化,昼夜节律消失与正常规律性质的节律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异问题。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在出现峰值前进行更加合理的用药,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的整体水平,逐步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减少高血压造成的左心室肥大问题,逐步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发病率问题,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问题。

  • 标签: 原发性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血压动态监测有不同表现特点。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反映血压情况,为优化个体化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有助于早期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逐渐成为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问题。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不断上升。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在于血压的监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使用简便、准确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测量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家庭远程血压监测逐渐成为了高血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 标签: 家庭血压远程监测 社区高血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县县人民医院选择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监测,统计对比两种血压监测对血压达标的监测效果。结果采取动态血压监测CKD1-2期患者血压达标率18.2%与诊室血压50.0%监测相比明显较低,动态血压监测CKD5期患者血压达标率16.7%与诊室血压监测0.0%相比明显较高,P<0.05。采取动态血压监测CKD3-4期患者血压达标率17.9%及总达标率17.5%与诊室血压监测21.4%、21.3%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监测,患者均随病情加重血压达标率下降,且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能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状况监测效果,可推广运用。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血压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