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气分析是应用现代气体分析技术,对血液中所含的气体成分或气体分压、H^+浓度进行直接的定量测定,并由此推算出有关参数,如HCO3^-浓度、剩余碱(BE)及SaO2等,借以估计血液运输气体与肺部气体交换能力,并可间接推算出心脏功能(Fick法心搏出量测定)。血气分析仪主要由4个探头,即pH电极、甘汞参考电极、PO2电极和PCO2电极,以及循环水浴吸引系统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组成。在危重患儿的抢救和监护工作中,是极其有用且不可缺少的工具。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HCO3^-浓度 微型电子计算机 气体分析 肺部气体交换 PH电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在全身麻醉后监测复苏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麻醉复苏室2017-2019年全身麻醉后复苏患者1 762例,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异常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动脉血气分析明显异常患者79例,占病例总数的4.48%(79/1 762),其中氧合指数降低20例,占25.30%(20/79),手术后高二氧化碳血症3例,占3.80%(3/79),术后高血糖6例,占7.59%(6/79),术后低血糖7例,占8.86%(7/79),术后高钾血症6例,占7.59%(6/79),术后低钾血症34例,占43.04%(34/79),术后低血红蛋白血症3例,占3.79%(3/79)。结论在全身麻醉后监护复苏室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内环境的异常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还可以评估处理的效果,对减少围术期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从而使患者更安全地度过围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麻醉后护理 监护 血气分析 动脉 血糖 电解质 高碳酸血 围手术期医护
  • 简介:鬼气·血气·正气●孙郁看了裘沙夫妇的《鲁迅之世界》画展后,几位朋友,曾开过一个小型座谈会。钱理群先生说:这些作品,充满了血气。这话,我是同意的,好像也说出我内心的感受。读解《鲁迅之世界》,不仅又体味到了鲁迅的悲愤、痛楚的灵魂,更主要的,是在其中,看到...

  • 标签: 鲁迅作品 血气 《野草》 画家 知识分子 鲁迅精神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也称为套管针)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长时间插入静脉内,以避免重复的血管穿刺引起的疼痛,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的目的是持续监测血气分析并减轻需要减少临床护士工作量的患者反复动脉穿刺的痛苦。方法:对50例需要反复监测血气分析的患者,同时进行直接和直接动脉穿刺(对照组)和经动脉留置针血取样(观察组),同时进行第一和第二次动脉血取样。比较两组血液样本的测试结果,并比较两组的测试结果,穿刺成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的血气检测分析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对于需要连续和重复监测血气分析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动脉血采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轻护士的负担,而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持续动脉 血气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B-D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了解体内酸碱状态及氧合情况,判断机体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帮助判断呼吸衰竭的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法总结了我院重症医学科1年内所采集的动脉血气次数为466次。结果B-D采血针针尖锐利超薄,斜面短易于进针,采血时无需拉动活塞,不会造成对血管壁的刺激,从而使患者的疼痛程度下降。结论B-D采血针为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针筒内设置足量的固体肝素锂抗凝剂,保证了离子检测的可靠性,且抗凝均匀,不稀释标本,减少了溶血,结果准确。

  • 标签: B-D血气针 动脉采血 应用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通过有创血压监测病人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的正确方式。[方法]选取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20例,通过对同一病人分别用四种不同方法各采集动脉血标本一份,将由动脉置管处抽取标本的三种方法得出的血气结果分别与直接穿刺法比较。[结果]通过分别比较,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病人通过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可采用弃去2mL血液的方法,可确保血气结果准确可靠,减少病人血液的浪费。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血气分析 动脉血 ICU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气分析检验的意义。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健康人体内有完整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使血液pH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把检查血液pH作为观察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0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02所产生的张力。PC02测定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血气分析 检验 意义
  • 简介:北方的冬天寒冷萧瑟,许多女性抱怨冬天不仅让她们穿得笨重,也使得她们总是感觉四肢冰冷、身体虚弱等。“怎么手这么凉,没有男朋友疼吗?”许多女性都会因此而互开玩笑。天寒地冻的,总不能一直这样熬到春暖花开,那就得想法增加点热量,让女性暖起来。

  • 标签: 温度 女性 男朋友 冬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气分析临床检验。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血气分析是常用的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 标签: 血气分析 检验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是通过血气分析仪对患者的动脉血液进行分析和测量,其结果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探讨了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控制措施,以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使其成为临床医生了解病情、准确治疗疾病的依据。

  • 标签: 血气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ICU560例患者血气分析检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的结果受患者状态、标本的采集以及治疗、存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树立起质控意识,严格把关,做好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气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反馈血气分析结果常与临床表现不否的情况,通过对两台不同厂家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验证。结果PCO2、PH、PO2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两台仪器可同时使用。2、造成上述不否的原因在分析前。

  • 标签: 比对 血气分析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气分析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的测定,是确定酸碱平衡状态的依据,对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护士是准确采集动脉血气的直接执行者。目前对动脉血气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较少,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准确率,确立该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主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血气采集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 标本采集 老年患者 指标监测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血气胸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 。 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 2020年 5 月内,对象为 接受治疗 血气胸 患者 50 例作为本次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评分和生存质量。 结果:本组 50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患者护理前后对比 SDS 、 SAS 评分、生存质量因子评分的数据结果显示护理后更优,差异满足统计要求( P<0.05 )。 结论:针对 血气胸患者加强术后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还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血气胸 术后护理 心理评分 生存质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