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是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有资料证实,瘦素不仅与肥胖密切相关,而且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一系列危险因素中的高血压、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研究瘦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瘦素 肥胖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代谢综合患者血清网膜水平变化。方法选用病例-对照研究,共入选96例,病例组根据MS定义入选均为合并2型糖尿病、轻度高血压的代谢综合患者47例,同期入选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网膜,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BMI、HOMR-IR,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两组网膜水平,并将网膜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代谢综合患者血清网膜水平明显降低,并与BMI、FPG、HOMA-IR均呈负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胰岛自身免疫综合(IAS)和外源性胰岛抗体综合(EIAS)的临床特征,探讨这两种综合的异同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22例临床诊断为IAS(n=13)和EIAS(n=9)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餐后2 h胰岛、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自发缓解比例。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IAS组及EIAS组年龄、男女比例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4.2±1.8)比(10.2±5.1)mmol/L,t=3.254,P<0.01]、餐后2 h血糖[(9.6±4.9)比(19.3±6.6)mmol/L,t=5.240,P<0.01]和HbA1c [(6.9±1.9)%比(12.6±1.3)%,t=4.454,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空腹胰岛[923.5(287.1,3 714.4)比480.0(278.9,851.9)mU/L]、空腹C肽[5.1(3.3,13.2)比4.1(1.8,6.8)ng/ml]、负荷后2 h胰岛[4 069.0(835.5,6 921.3)比968.7(381.1,3 113.0)mU/L]、餐后2 h C肽[14.6(12.3,24.4)比7.6(2.6,16.3)ng/ml]、空腹胰岛/C肽摩尔比值(5.3±6.6比3.4±2.2)和负荷后2 h胰岛/C肽摩尔比值(5.7±6.0比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自发缓解的比例[69%(9/13)比67%(6/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S与EIAS除了血糖存在差异,其人口学、胰岛、C肽、自发缓解率、治疗策略和预后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肥胖、代谢综合(MS)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127人,MS组78人,对照组49人;进行血清Ghrelin及MS相关指标测定。结果MS肥胖组Ghrelin水平低于MS非肥胖组及对照组,且MS非肥胖组Ghrelin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Ghrelin与BMI、WSR、LDLC呈负相关。结论MS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肥胖相关因素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生长激素释放肽 代谢综合征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同位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鉴定和分析布加综合(BCS)及对照组血清蛋白表达差异。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住院治疗的30例BCS患者与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利用iTRAQ技术检测出具有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探究差异蛋白的生物学信息及相关信号通路。应用Omics Bean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基于GO的生物学过程(BP)、细胞成分(CC)及分子功能(MF)分类,应用STRING(http://string-db.org/)数据库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结果共检测出差异蛋白143种,BCS组有76个蛋白显著升高,有67个蛋白显著降低(P值均<0.05)。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为防御反应、囊泡介导转运、免疫效应过程、补体激活和血液凝集等重要生物学过程(P<0.05)[注:该处P值是通过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富集分析的P值只有矫正值的错误发现率(FDR)]。结论运用iTRAQ技术鉴定出BCS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蛋白,部分蛋白可能成为诊断BCS的特异性血清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 差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清胱抑C的检测在肾病综合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肾病综合症患者36例、肌酐正常的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CysC检测。结果Ns组、急性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含量分别为(3.26±0.87)、(1.65±0.28)、(0.78±0.12)mg/r,a,各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Ns组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组比较,t=9.6742,P<0.01;N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16.7071,P<0.01;而急性肾小球肾炎组与对照组比较,t=16.7825,P<0.01。结论血清CysC在肾病综合症及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均具有一定的浓度,可作为观察肾病治疗和转归的良好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肾病综合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妇女血清水平。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正常妊娠产妇以及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正常组和妊高组。对两组产妇进行血清水平的动态监测,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妊高组的妇女在体重、BMI以及瘦的水平上明显高于正常组妇女的水平;正常组妇女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妊高组妇女,但平均压高于妊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得出的是正常妊娠妇女BMI指数越大,则妇女瘦水平越高,但妊娠高血压综合妇女血清水平与产妇的体重以及MBI指标没有多大关系。

  • 标签: 正常妊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清 瘦素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而且是一个具有多种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的内分泌器官。肥胖是导致胰岛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胰岛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新近发现的抵抗、脂联为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1例66岁女性患者因高血压病连续2年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次/d,卡托普利25 mg、1次/d。近1年出现血糖偏低(3.0 mmol/L),近4个月频发低血糖昏迷。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血糖最低为1.6 mmol/L,胰岛12 mU/L,C肽1.78 nmol/L,抗胰岛抗体阳性。诊断为胰岛自身免疫综合。考虑可能与卡托普利有关,停用该药,继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同时予泼尼松30 mg口服、1次/d,嘱患者调整饮食结构,以低碳水化合物为主,少食多餐。停用卡托普利3 d后,患者血糖控制在4.3~11.2 mmol/L,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

  • 标签: 卡托普利 自身免疫疾病 低血糖症
  • 简介:摘要A型胰岛抵抗综合是罕见的胰岛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黑棘皮、严重胰岛抵抗,但血甘油三酯正常,女性可表现为多囊卵巢综合和高雄激素血症。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女性,以月经不规律、黑棘皮、严重胰岛抵抗及血甘油三酯正常为特点,通过基因检测诊断为胰岛受体杂合突变导致的A型胰岛抵抗综合,随访2年余,控制满意。提示严重胰岛抵抗患者采用适宜的诊疗流程可帮助这些疑难患者得到确诊。

  • 标签: 受体,胰岛素 棘皮症,黑 严重胰岛素抵抗 A型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A型胰岛抵抗综合(TAIRS)是一种以高胰岛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女性可伴多囊卵巢综合(PCOS)的综合。其发病隐匿,诊断和治疗无明确标准。该文报道1个TAIRS家系中的3位患者:先证者及其妹妹和母亲。先证者及其妹妹表现为黑棘皮、多毛、多囊卵巢及高胰岛血症,但先证者母亲无明显皮肤症状且无高胰岛血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位患者均存在c.3769C>T(p.Gln1257Ter;Het)突变,该突变位于胰岛受体基因的21号外显子。经过改善胰岛敏感性及抗高雄激素治疗后,先证者及其妹妹症状缓解。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可能是她们虽有相同基因改变,但临床症状不同的原因。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 受体,胰岛素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 简介:代谢综合(MS)是多种疾病和多重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聚集的代谢紊乱综合。以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为基本特征,其主要后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MS的第1个工作定义和诊断标准是由WHO专家组在1998年正式提出的。此后许多国家和学术组织都制定了各自的MS诊断标准并不断更新.但各种MS诊断标准的差异和争议较大。2005年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了学术界第1个MS的全球统一定义。

  • 标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了解肾病综合(NS)患儿维生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初诊或复诊NS患儿为NS组,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血清25-羟维生D[25(OH)D]水平判断维生D营养状态,≤20ng·mL-1为维生D缺乏。从NS患儿病史中截取可能影响25(OH)D的因素行维生D缺乏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25(OH)D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S组139例,男103例,女36例,年龄(6.1±3.7)岁;对照组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龄(3.1±2.0)岁。①NS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0.3±7.5)和(29.4±9.9)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维生D缺乏检出率N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3%和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病程、24h尿蛋白定量、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和使用时间、血清钙在维生D缺乏和不缺乏NS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Z评分(OR=0.151,95%CI:0.035~0.649)、NS病程(OR=0.143,95%CI:0.035~0.592)和大量24h蛋白尿(OR=28.177,95%CI:3.295~240.970)与维生D缺乏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性、24h尿蛋白定量、血清钙和每公斤体重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与血清25(OH)D水平相关(P<0.05)。④27例NS患儿服用阿法骨化醇前和3个月后均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7.2±5.0)和(14.9±11.0)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S患儿血清25(OH)D低于健康儿童,有部分可能与蛋白尿水平、NS病程和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等因素相关,口服阿法骨化醇可提高血清25(OH)D水平。

  • 标签: 儿童 肾病综合征 25-羟维生素D 阿法骨化醇 蛋白尿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脉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近年研究表明,PCOS不仅存在生殖轴功能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代谢综合(metabolicsyndrome,MS)如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生育年龄妇女 生殖功能障碍 内分泌疾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D(25-OH-D)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的关系.方法入选符合国际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15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81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测定.结果ACS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225.78±38.48)ng/Lvs.(325.00±42.74)ng/L,(339.69±35.30)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19.75±31.53)ng/Lvs.(231.97±44.04)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563.36±48.18)ng/Lvs.(341.39±46.23)ng/L,(330.03±48.06)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8.88±29.34)ng/Lvs.(526.95±34.56)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MMP-9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25-OH-D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可能与参与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在AC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25羟基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D[血清25(OH)D]与Meige综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2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7例Meige综合患者(Meige综合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69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差异,并比较Meige综合各亚型(Ⅰ、Ⅱ、Ⅲ型)之间血清25(OH)D浓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Meige综合的相关性。结果Meige综合患者血清25(OH)D浓度为(12.68±6.77) μ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7.93±6.9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P<0.001)。Meige综合患者Ⅰ、Ⅱ、Ⅲ亚型血清25(OH)D浓度分别为(14.7±8.14 )、(11.4±5.02)、(8.38±4.99) μg/L,三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92,P=0.23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Meige综合具有相关性(OR=0.938,95%CI0.885~0.995,P=0.034)。结论Meige综合患者血清25(OH)D表达水平较低,提示维生D缺乏可能参与了Meige综合的发病过程。

  • 标签: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Meige综合征 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