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重型肝炎患者病程中常常发生电解质紊乱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检测了43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浓度,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一、临床资料43例重型肝炎均为1996年1月至L997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22例,慢性重型17例。男39例,女4例,年龄6~65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清钾 浓度变化 血清钠浓度 血清钾浓度 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原子式为K;原子量为39.098。正常成人体内含约为50mmol/kg体重,约98%的存在于细胞内,组织细胞内平均浓度为165mmol/L,红细胞内浓度约为105mmol/L,而血清中仅有3.5~5.5mmol/L,在参与蛋白质和糖的代谢、维持心肌和神经肌肉正常的应激性、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原子式为Na;原子量为22.991。正常成人体内含钠2.6~3.5mol/L,约44%分布在细胞外液中,约20%存在于血细胞及组织细胞中,其余分布在骨骼中。细胞内液中,钠的含量只有10mmol/L,而在细胞外液中钠的浓度约为1410mmol/L,主要功能为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及体内的酸碱平衡。体内钠的平衡主要依靠肾脏调节,通过醛固酮的作用,调节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虽然,原子吸收分光度法(atomicaborptionspectrphotometry,AAS)、火焰光度法(flameemissionsperctrophtomerty,FES)和分光光度都可以用钠分析,但由于离子选择电极(ionselectiveelec-trode,ISE)方法简便、灵敏,适合装备于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所以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已普通使ISE方法。

  • 标签: 细胞内液 检验
  • 简介:众所周知,锌对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男女体操运动员的身材一般都比同龄人群的平均身材矮小,这可能与他们血清中的锌浓度有关.体操运动员血清中的锌浓度明显比同龄人群的低(P<0.01).与女孩相比,男孩血清中的锌浓度也明显较低(P<0.001).另外,人体内收肌的力量与体内的锌浓度

  • 标签: 体操运动员 血清锌浓度 青少年运动员 身材矮小 运动医学 内收肌
  • 简介: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奥氮平的药物浓度,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适用于临床常规和研究应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衰患者高浓度静脉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2例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心衰伴低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浓度组(对照组)42例和深静脉高浓度微量泵补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种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高浓度微量泵补能更好纠正心衰患者低血(P<0.0.01),无高血发生。结论深静脉高浓度微量泵输对心衰患者有较好的补疗效,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心衰低血钾高浓度静脉补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高浓度静脉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13年12月41例危重低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浓度组(对照组)20例和深静脉高浓度微量泵补组10%氯化钾20毫升+生理盐水20毫升经静脉微量泵匀速补(治疗组)21例,比较两种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高浓度微量泵补能更好纠正患者低血(P<0.01),无高血发生。结论深静脉高浓度微量泵输对危重低患者有较好的补疗效,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危重低血钾 高浓度静脉补钾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高浓度的护理措施。方法在192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术后高浓度过程中,加强对血、心电图、血气、尿量的监测及管道护理。结果有效的纠正了体外循环术后的低钾血症,预防了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严密动态监测下,高浓度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高浓度补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危重症患儿的血清钠、血清及血糖失衡的原因和处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PICU内的危重症患儿共70例,分别在入院时以及住院期间多次测定血清钠、血清以及血糖水平,并进行对症处理,使以上指标维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结果70例患儿在入院时均检测血清钠、血清以及血糖。其中低血钠患儿共51例,高血钠共8例;低血患儿共48例,高血共4例;高血糖患儿共37例,低血糖共8例。住院期间检测血清钠、各项310次,检测血糖共230次,其中发生低血钠共78例次,高血钠共14例次;发生低血共45例次,高血共11例次;发生高血糖共64例次,住院期间患儿未发生低血糖。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血清钠、以及血糖异常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清钠、及血糖的变化,血清钠、内环境的失调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恢复,应早期进行对症处理及时干预。

  • 标签: 危重患儿 血清钠 血清钾 血糖
  • 简介:摘要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原子式为K;原子量为39.098。正常成人体内含约为50mmol/kg体重,约98%的存在于细胞内,组织细胞内平均浓度为165mmol/L,红细胞内浓度约为105mmol/L,而血清中仅有3.5~5.5mmol/L,在参与蛋白质和糖的代谢、维持心肌和神经肌肉正常的应激性、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原子式为Na;原子量为22.991。正常成人体内含钠2.6~3.5mol/L,约44%分布在细胞外液中,约20%存在于血细胞及组织细胞中,其余分布在骨骼中。细胞内液中,钠的含量只有10mmol/L,而在细胞外液中钠的浓度约为1410mmol/L,主要功能为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及体内的酸碱平衡。体内钠的平衡主要依靠肾脏调节,通过醛固酮的作用,调节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虽然,原子吸收分光度法(atomicaborptionspectrphotometry,AAS)、火焰光度法(flameemissionsperctrophtomerty,FES)和分光光度都可以用钠分析,但由于离子选择电极(ionselectiveelec-trode,ISE)方法简便、灵敏,适合装备于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所以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已普通使ISE方法。

  • 标签: 细胞内液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清的变化和输血后高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大量输血组,选择同期外伤无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分析输血前后血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和输血前后两组血清水平无明变化,但术后12小时内大量输血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于非输血组的血水平,而12h后两组高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OR=2.83,P=0.038)和术后低pH值(OR=0.029,P=0.021)是导致术后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而与大量输血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并不是导致高钾血症发生的直接原因,输血前后的血变化应及时监测,出现高血要及时纠正。

  • 标签: 大量输血 高血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高浓度泵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心脏换瓣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后早期应用高浓度泵,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后早期应用高浓度泵且给予护理后,49.3%患者血浓度1h后恢复到3.5mmol/L,30.4%患者2h后恢复到3.5mmol/L,20.3%患者3h后恢复到3.5mmol/L。高血症并未发生,也无患者因一过性升高血造成心律失常。结论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高浓度泵时,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后,可使患者血浓度尽早恢复,预防低血及高血的发生,使患者术后良好恢复。

  • 标签: 高浓度钾泵 心脏换瓣术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大量输血前后血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32例非挤压伤患者随机分为非输血治疗组(对照组)、大量输血治疗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输血前、后及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但术后12h内,观察组患者的血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2,P<0.05),术后12h之外两组患者的血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大量输血并不是引起患者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但某些患者在大量输血后会出现血升高,因此在进行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血水平进行密切监测和观察,且应注意肾功能变化,以排除由于肾功能受损导致的血升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大量输血 血钾浓度 高钾血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奈达铂的血清浓度。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pherisorbNH2柱(4.0mm×300mm,10μm);流动相:40mmol·L^-1磷酸二氢-乙腈(8:2);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奈达铂浓度在5~5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奈达铂浓度为5、20、40μg·mL^-1时日内和日间平均回收率结果分别为:96.7%、97.2%、97.8%和98.4%、98.2%、99.6%,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09%、1.98%、3.19%和2.27%、2.13%、1.92%(n=5)。结论: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稳定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奈达铂的药动学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

  • 标签: 奈达铂 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 简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布洛芬浓度。采用OV—17柱,布洛芬经甲酯化处理。正十八烷为内标,保留时间分别为492min与626min。方法快速、简便。回收率9466%,RSD=146%,线性范围1~40μg/ml。r=0.9996,最低检出浓度为0.2μg/ml。经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检测人体血液中的布洛芬浓度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布洛芬 血药浓度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浓度的变化。方法: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病1~3d、7d、14d和28d时血清FKN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分析FKN浓度与相应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3个月时Barthel指数(BI)的相关性。结果:各种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KN浓度均升高,TACI组最为显著;在不同时间点,血清FKN浓度变化大致为TACI〉PACI〉LACI〉POCI,与相应时间点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3个月时BI呈负相关。结论:血清FKN浓度的变化可能提示急性脑梗死各OCSP亚型患者炎症损伤的差异,并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患者3个月时的转归。

  • 标签: 脑梗死 分类 FRACTALKINE
  • 简介:【摘要】 高钾血症是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离子代谢异常的一种电解质紊乱疾病,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透析液是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在透析器外膜与血液交换过程中所使用的液体,其具有排出机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废物的作用,而且还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效调节体液中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本文对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简要描述,重点分析了不同离子浓度透析液与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康复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液 高钾血症 钾离子浓度 发生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在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血压、血清及血浆肌酐浓度的影响,方法给予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和血浆肌酐浓度。结果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舒张压控制、血清浓度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收缩压、血浆肌酐浓度方面的差异不明显,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治疗中,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纠正低钾血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贝那普利 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清钾 螺内酯 血压 血浆肌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