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血管加压的应用。方法选入本院2017.6-2018.11收治病患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血管加压组,各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心肺复苏术,血管加压组则在常规心肺复苏术基础应用血管加压,对照应用效果。结果血管加压组病患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血管加压,可有效缩短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并提高其存活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管加压素 心肺复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复苏时肾上腺血管加压联合应用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经过我中心救治的19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标准剂量组(对照组)97例,肾上腺联合血管加压组(治疗组)99例,各组分别观察其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9.70%)、存活率(30.30%)较对照组有效率(37.11%)、存活率(9.28%)有显著提高。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血管加压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能显著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存活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联合肾上腺对心脏骤停的疗效。方法:6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组(对照组)和血管加压索联合肾上腺组(治疗组)各32例,观察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分别为(20.5±4.5)min、(8.5±3.5)min、1h有效率分别为38%、72%;24h有效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3%、44%。治疗组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CPR)中,联合应用血管加压和肾上腺,可有效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有效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血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在院前心肺复苏(CPR)中的疗效。方法:在103例心脏骤停患者中随机分为3组,标准肾上腺组(A组)38例,血管加压组(B组)34例,肾上腺血管加压组(C组)3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脑复苏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心肌酶变化。结果:B组(44%)、C组(42%)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16%),B组(38%)、C组(39%)24h存活率也明显高于A组(13%),C组出院存活率(23%)高于A组(8%)、B组(12%);脑复苏率3组无差异;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复苏后心肌酶变化3组无差异。结论:在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比用肾上腺可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肾上腺联合应用还可提高出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 简介:加压Ⅱ(urotensinⅡ,UⅡ)最早是从硬骨鱼的尾部下垂体中分离出来的生长抑样结构的环形神经肽[1].近年陆续发现UⅡ广泛存在于从软体动物到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能引起多种动物的离体和在体动脉血管收缩,其强度是内皮的十余倍,是迄今所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神经肽[2].

  • 标签: 尾加压素Ⅱ 心血管疾病 UⅡ 心血管 基因 心肌
  • 简介:摘要在肾脏集合管,血管加压(arginine vasopressin,AVP)通过AVP-血管加压受体2(vasopressin type 2 receptor,V2R)-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调控通路引起AQP2表达改变,实现对肾集合管水通透性的调节,参与人体水电解质的调节机制改变。膜迷路积水是梅尼埃病的重要病理特征,AVP-AQP2调控通路功能失常与膜迷路积水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VP-AQP2调控通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其在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上腺血管加压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源性猝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常规组给予肾上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管加压。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时间,以及心肺复苏前后心率。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复苏时间小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心肺复苏前后心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肾上腺血管加压联合心肺复苏治疗心源性猝死效果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 治疗
  • 简介:奥曲肽(Oetreotride,Sandostat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八肽生长抑衍生物。能够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脉压力,控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具有半衰期长,疗效高,副作用少等特点。我院1995年应用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42例,并以血管加压(Vasopressin)治疗38例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奥曲肽 血管加压素 疗效比较 门脉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注射液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咯血病人6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醋酸去氨加压0.3ug/kg加人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内缓慢静点,3~7日为一疗程。结果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以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减慢滴速可减轻或缓解。结论醋酸去氨加压对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有良好地止血作用。

  • 标签: 醋酸去氨加压素 垂体后叶素 咯血 疗效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血管加压联合去甲肾上腺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去甲肾上腺及去甲肾上腺+小剂量血管加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去甲肾上腺+小剂量血管加压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症状,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小剂量血管加压素 去甲肾上腺素 复苏
  • 简介:加压Ⅱ(urotensinⅡ,UⅡ)最早是从鱼的尾部下垂体中提取出的神经肽,近年发现UⅡ亦存在于多种动物和人体内,是目前所知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它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组织,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及脂质沉积的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富含UⅡ。UⅡ在心血管调节中的病理生理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UⅡ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尾加压素Ⅱ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活性肽 心血管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联用特利加压和肾上腺治疗心跳骤停临床观察。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9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即为1组;2组;3组,其中,1组进行常规治疗(肾上腺1mg),两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1mg,3组则采用特利加压1mg,并对三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心跳恢复率、生存率、心跳恢复时间三大数据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跳骤停者,早期联用特利加压、肾上腺相比单一用药更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增加患者生存率,提升病患病情治愈度。

  • 标签: 肾上腺素 特利加压素 心跳骤停 临床观察
  • 简介: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DDAVP)是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类药物,可提高健康人群及血友病(hemophilia)患者血浆因子Ⅷ(FⅧ)、vonWillebrand因子(vWF)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在国外,DDAVP成功用于防治轻型血友病A(HA)、1型血管性血友病导致的出血事件,已有30多年历史。越来越多研究证实,DDAVP对女性HA携带者、已有抑制物产生的HA及获得性HA,甚至对血友病B(HB),也有一定治疗作用。DDAVP使用安全、价格低廉,尤其可降低因使用血液制品导致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病毒等的传播及因反复使用外源性FⅧ导致的FⅧ抑制性抗体产生的危险。因此,建议对新诊断为血友病的患者,也应进行DDAVP应答测试,以评估患者在将来防治出血性事件时使用该药的可能性和方案。

  • 标签: 血友病 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当中,特利加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成参照组(n=21)及实验组(n=21),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同时接受特利加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基础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而言,特利加压治疗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特利加压素 去甲肾上腺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氨加压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按照原发性遗尿症基础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去氨加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12周患儿遗尿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去氨加压素 原发性遗尿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氨加压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按照原发性遗尿症基础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去氨加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12周患儿遗尿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去氨加压素 原发性遗尿症 儿童
  • 作者: 郭吟 刘晶琳 黄婷 谭君 张军 郑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沙 410012 湖南师范大学体适能与运动康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1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沙 410012 湖南师范大学体适能与运动康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1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 410205,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长沙 41013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男性阿片类依赖者运动干预后血浆催产(oxytocin,OT)、血管加压(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及焦虑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运动戒毒的男性阿片类戒毒人员45名,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将其分为运动组(n=22)和对照组(n=23),运动组进行8周、每周5次的有氧联合抗阻训练干预。其中,有氧运动以跑步机和椭圆仪为主,抗阻训练则以力量耐力训练为主。干预前后受试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进行体适能测试,并检测血浆OT和AVP水平。采用SPSS 20.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受试者人口学、吸毒史、SAS、CPSS、血浆OT和AV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焦虑检出率为66.67%,SAS、CPSS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运动组血浆AVP水平、SAS和CPSS得分[AVP(19.57±2.23)pg/ml,SAS(50.17±10.09)分,CPSS(36.59±6.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VP(22.53±2.56)pg/ml,SAS(57.12±12.00)分,CPSS(43.09±5.57)分,均P<0.05],且血浆OT[(61.98±5.2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54.64±7.62)pg/ml](P<0.01);与干预前相比,运动组最大摄氧量(VO2max)、1 min俯卧撑和坐位体前屈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戒毒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大压力和焦虑等负性情绪;8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能够对于男性阿片类戒毒人员的血浆OT和AVP水平、知觉压力、焦虑状态和健康体适能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 标签: 阿片类依赖 运动 催产素 血管加压素 焦虑
  • 简介:研究发现,夜间遗尿病人血中的加压水平比正常人低,去氨加压是一种加压的类似物,作者对66例12~45岁的青壮年原发性夜间遗尿的病人分别给予以200μg和14μg去氨加压口服,随机双盲给药4周.然后开放治疗12周,并在口服给药前以20μg喷鼻2周作对照。结果显示,在随机双盲阶段两个剂量口服给药间及口服与喷鼻给药间的疗效

  • 标签: 加压素 原发性 口服给药 去氨 随机双盲 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