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卡马西平在开颅手术后常常作为预防癫痫发作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卡马西平会引起患者的肝脏转氨酶的升高,虽然在药品说明书中这种不良反应属于少见的,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却频频发生,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卡马西平 肝脏毒性
  • 简介:摘要卡马西平是临床抗癫痫、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以及精神疾病的主要用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可导致高热,皮肤损害、肝功能、血常规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笔者对我院使用卡马西平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报道,以引起医务人员对该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视。

  • 标签: 卡马西平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性皮疹 肝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卡马西平重度中毒的患者进行洗胃、利尿、促醒、即行床边血液灌流、并动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30例患者肝功能均为出现异常,痊愈出院。结论血液灌流能够迅速降低卡马西平在体内的血药浓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血液灌流在治疗卡马西平中毒时疗效显著。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 卡马西平中毒 抢救 效果观察
  • 简介:1例42岁女性患者因癫痫服用卡马西平,2天后出现全身皮肤瘀点,口腔粘膜出血,5天后停用卡马西平,检查示血小板减少(PLT3×109/L),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考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与卡马西平有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皮肤瘀斑逐渐消退,治疗3天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2个月后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未再出现。

  • 标签: 卡马西平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药源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合理性,从而认识卡马西平治疗作用;同时认识到如果合并用药不当,将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重视卡马西平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卡马西平 临床合并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语文教师应坚持情感教学观,把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情感资源,在充满积极情感的环境中,教师带着情感去教,学生带着情感去学,让学生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感染,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做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 标签: 初中语文 激发 学生情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新诊断的颞叶、额叶癫痫的疗效区别。方法将45例新诊断的额叶癫痫患者设为额叶组,将45例新诊断的颞叶癫痫患者设为颞叶组,两组均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颞叶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额叶组的75.56%,颞叶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88.89%优于额叶组的68.89%,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对新诊断的颞叶癫痫疗效优异,明显优于治疗新诊断的额叶癫痫的疗效,临床可作为治疗新诊断的颞叶癫痫的首先药物,而治疗新诊断的额叶癫痫需辅以其他药物加强疗效。

  • 标签: 卡马西平 颞叶癫痫 额叶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马西平用于部分性癫痫治疗时不同血清药物浓度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部分癫痫患者98例,根据预期血药浓度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预期血药浓度为9~12μg/mL,对照组预期血药浓度为4~8μg/mL,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47%,对照组有效率为69.3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部分性癫痫的治疗,低剂量的卡马西平即可有效的控制症状,增加剂量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卡马西平 血清药物浓度 部分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拉莫三嗪(LTG)及卡马西平(CBZ)对成年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确诊的74例成年癫痫病人随机分为LTG组(n=40)、CBZ组(n=34),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用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30例成年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再经LTG和CBZ单药治疗6个月及1年后检测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未经治疗的癫痫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CBZ治疗6个月及1年后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显著降低(P<0.05),而服用CBZ后各时点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无显著性变化(P>0.05);经LTG治疗后的不同时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TG并不引起成年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而CBZ可造成成年癫痫患者TT4、FT4、TT3的降低。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并未造成临床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 标签: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癫痫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马西平片联合聚肌胞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我科室50名患有带状疱疹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价两组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较治疗前好转,总有效率达76%明显优于对照组(3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带状疱疹除服用必要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卡马西平片联合聚肌胞注射液外用辅助治疗,且费用较低、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藻调石菖蒲敷脐疗法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儿童脑瘫合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合并癫痫患儿12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口服奥卡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海藻调石菖蒲敷脐疗法联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癫痫发作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对照组患儿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6.3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调石菖蒲敷脐疗法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儿童脑瘫合并癫痫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关键词海藻调石菖蒲敷脐疗法奥卡西平儿童脑瘫癫痫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60-01癫痫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治疗一直较为困难。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单药治疗小儿脑瘫合并癫痫虽然能够控制70%以上的患儿的发作,但是其临床效果仍不理想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扎尼定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PIN)的护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一般护理,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扎尼定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PIN)的护理,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替扎尼定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且伴有疼痛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控制血糖及弥可保营养神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0.9g/次,日三次,卡马西平开始100mg/次,日二次,一周后增加至100mg/次,日四次,疗程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4周治疗后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马西平可显著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栓通 卡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