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塔中气象站12a的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塔中主要气象要素风、温度、湿度、气压等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塔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年较差达38℃,空气湿度很小。夜间温度低,日出后气温上升迅速,午后气温最高;3~9月地面风速〉2.0m/s,冬季多在2m/s以下。气压日变幅春〉夏〉秋〉冬;各季相对湿度夜间〉白天,冬季可达60%~70%;地面风速与大气稳定度有关且夜间〈白天。沙尘时气压降低约10hPa且波动大,沙尘暴时气压上升迅速;扬沙、沙尘暴天气夜间气温明显高于典型晴天,相对湿度夜间〉白天,扬沙和沙尘暴时与典型晴天昼间相对湿度相近,夜间多波动且数值要小;沙尘暴发生风速最大可达9.7m/s,该日平均风速为6.2m/s,其它天气夜间风速小于白天。全年地面气象要素的日变化显著,气压日内变化在3hPa以内,气温日较差可达16.2℃,夜间相对湿度约23%~51%,白天相对湿度约25%;夜间地面风速维持在1.5m/s,16~18时风速达3.2m/s。

  • 标签: 塔中 气象要素 变化 特征
  • 简介:摘要在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将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新闻传播要素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播要素变化,代表了媒体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因此文章对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 标签: 新媒体新闻 传播要素 变化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庆阳市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的日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了庆阳市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与突变情况。结果显示:1961-2018年,陇东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和日照时数波动式减少,变化幅度分别为0.33℃/10a、5.6mm/l0a、3.9h/10a,且均未发生突变。小波分析表明气温和降水存在2个大尺度周期变化,日照时数存在一个大尺度周期变化,主周期为25年。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日照 年际变化 庆阳市
  • 简介:摘要:根据离石区1980-2012年物候资料和同期气候资料,运用线性估计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离石区旱柳物候变化趋势及与气候要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柳展叶期、秋季物候期推后,开花盛期、果实与种子成熟期、绿叶期提前。1980-2012年期间各月气温均为上升趋势,汛期降水变动显著,日照夏、冬季两季下降显著。旱柳物候期不仅受前期气候变化影响,而且对后期气候变化有预示作用。气温、日照对旱柳开花期影响明显。

  • 标签: 旱柳物候 气候要素 回归系数 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根据离石区1980-2012年物候资料和同期气候资料,运用线性估计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离石区旱柳物候变化趋势及与气候要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柳展叶期、秋季物候期推后,开花盛期、果实与种子成熟期、绿叶期提前。1980-2012年期间各月气温均为上升趋势,汛期降水变动显著,日照夏、冬季两季下降显著。旱柳物候期不仅受前期气候变化影响,而且对后期气候变化有预示作用。气温、日照对旱柳开花期影响明显。

  • 标签: 旱柳物候 气候要素 回归系数 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在在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将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新闻传播要素发生了 明显的改变。传播要素变化,代表了媒体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因此文章对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并 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 标签: 新媒体新闻 传播要素 变化
  • 简介:摘要:自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生产要素的相关条件也在发生一定改变,劳动力的供应越来越紧张,导致工资成本、企业资金成本以及土地开发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的制造业的低成本的优势不复存在,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使我国经济以及出口换挡速率变慢。故需要对制造业的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化进行了解,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针对策略。

  • 标签: 制造业 生产要素成本变化 影响因素 针对策略
  • 简介:基于广西25个气象台站1958-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Lee-Heghinan变异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微弱增加趋势;各气象要素分别在1979年、1974年、2011年、2002年和1997年发生变异;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出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复杂特性,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2a、29a、31a、26a和13a;各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未来变化趋势将继续与过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空间上,广西年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

  • 标签: 气象要素 趋势分析 变异分析 周期分析 空间分析 广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德钦1994年到2012年19年的逐月气象观测资料,对降水、日照时数、气温、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德钦年降水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夏季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德钦年日照时数成增加趋势,夏季增加最明显;德钦的气温成增温趋势,且极端高温和低温事件变得越来越明显;德钦的年平均风速在升高。

  • 标签: 降水 日照时数 气温 风速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气象因子造成的气候条件。森林火灾与气象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各种因素中,气象因子是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子。这是由于森林火灾必然在一定的气候背景和气象条件之下发生,有利和不利的气候背景和气象条件对火灾的作用是:减缓或加剧火灾燃烧势,并能影响灾害面积的大小。森林中各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可能取决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如湿度的大小、气温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风力的强弱等。一般认为,晴朗、高温、大风天气,常使森林中可燃物的含水量下降到40%以下,这时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因此注意对气候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重视对气象条件的监测,将是预防大面积森林火灾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标签: 森林火灾 气象因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和县1961-2022年长时间的气象要素资料及其线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详尽的统计数据为各类基础研究提供依据,为地方各部门采取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和县 气象要素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川藏铁路昌都市段运输对昌都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川藏铁路昌都段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面临复杂的气象条件和灾害风险。本研究通过1980年至2021年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川藏铁路昌都段三个气象观测代表站点气象要素特征如温度、降水、风速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影响。

  • 标签: 川藏铁路昌都段,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简介:本文运用1981—2005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成本函数估计了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能源、非能源、资本以及劳动的份额方程,对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的技术变化要素替代以及贸易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技术变化要素替代、贸易、一次能源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是引起能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能源强度 技术变化 要素替代 贸易
  • 简介:针对浙江省1:10000基础测绘中标准分幅DGN格式数据的要素快速更新.提出了基于要素ID号的变化检测、基于要素爷点比较的变化检测、基于要素长度和面积的变化检测等三种DLG变化检测的方案,并对每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

  • 标签: 1:10000基础测绘 地形图数据快速更新 DLG要素变化检测
  • 简介: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和凉州站1971—2013年夏季(6—8月)地面常规气象日观测资料及民勤探空站同期逐日08:00和20:00探空资料,选取民勤和凉州同一天均出现沙尘暴天气的12个沙尘暴个例,统计分析河西走廊东部夏季沙尘暴过程中风向、风速和沙尘暴持续时间、出现时间以及过程前后高低空相关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风向、风速对河西走廊东部夏季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在西北、西西北、西3个风向下出现沙尘暴天气的频率达75%;(2)夏季沙尘暴持续时间较短,且有75%的夏季沙尘暴出现在下午到晚上(13:00—20:00)时段;(3)夏季沙尘暴发生前大气整层湿度较小、中低层增温明显、高层有冷平流、不稳定度加大、地面为热低压控制、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 标签: 河西走廊东部 夏季沙尘暴 气象要素
  • 简介:利用二连、通辽、海拉尔3个站的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中东部(1961-2007年)近47年来的总辐射变化规律。探讨了气温、降水、日照、云量等要素变化及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我区东北部太阳总辐射呈波动减少的变化趋势,东南部和中部地区变化趋势虽不明显,但近20年的年际波动明显不同。相关要素分析显示,总辐射与日照时数和夏季气温有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总云量和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太阳辐射 日照 总云量 相关分析
  • 简介:本文运用1981—2005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成本函数估计了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能源、非能源、资本以及劳动的份额方程,对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的技术变化要素替代以及贸易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技术变化要素替代、贸易、一次能源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是引起能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能源强度 技术变化 要素替代 贸易
  • 简介:资源禀赋型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资源禀赋的双重影响。资源禀赋既可能通过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需求优势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可能通过掩盖资源错配后果、弱化创新动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双向影响投射到理论演化层面,既有源远流长的禀赋优势理论,又有发人深省的资源诅咒假说。本文在梳理资源禀赋相关理论的演化基础上,厘清资源禀赋对于产业发展双向影响的基本机理,然后以植物油加工业为例,对资源禀赋对于资源禀赋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研究结论讨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对资源禀赋优势论与诅咒论做出实证回应。

  • 标签: 资源禀赋 比较优势 资源诅咒 植物油加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对广西南宁市3年(1985~1987年)的上感、下感、发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急性腹痛、急腹症、急性胃肠炎、腹泻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十大急症的43184个病例与同时期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多元回归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十大急症的大部分都与相应的气象要素明显相关。除心、脑血管及急性腹痛外,其余各种急症,均可建立以气象要素为参数的预报方程。本结果对南宁市的疾病预报及处理提供可靠的资料。根据天气预报,可提前做出各类疾病的发生趋势,采取预防措施,对预防医学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症 气象要素
  • 简介:互联网给电影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充分体现了"我的电影我做主"的时代精神。本文以网络传播为研究背景,分析网络时代电影传播的要素及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总结电影传播的核心特征。通过分析、总结,试图给网络环境下的电影传播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并使电影更好地发挥其传播价值。

  • 标签: 网络时代 电影传播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