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族语言规范化是历史的必然和现代社会的需要。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民族往往方言分歧,甚至不同方言之间互相通话都有困难,互相根本听不懂,汉语的情况就是如此。北京人到了广东、福建根本听不懂当地人的话,生活、工作都有困难,

  • 标签: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李行健 词条收录 质量意识
  • 简介: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很重要,又十分复杂,正因为重要和复杂,所以要特别慎重,要讲究一个度。不要以为规范工作的力度越大,工作就做得越好,成绩就越大,效果就越好。语言的规范统一和变异多样是辩证的统一,不能过分突出一面而忽略另一面,

  • 标签: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词典编撰 异形词 方言词
  • 简介:<正>在第三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上,拙文《略论规范词典的特点》所讨论的问题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兴趣,他们发表的许多意见对笔者颇有启发。本文拟参考部分辞书学界同人的意见,对规范词典的特点作进一步探讨。《略论》重点谈收词原则,本文在讨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英语词典 释义 同义词 词语 描写原则
  • 简介:世界上任何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约定俗成”的,“约定”就是规范,不约定、不规范,大家各行其是,语言成不了系统,说话写字没有了准则,实现不了交际工具的职能,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将普通话作为语言规范,汉字作为文字规范,由来已久,似乎没有问题。

  • 标签: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词汇 语法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的词性划分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副词作为虚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研究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词汇的虚化演变,以及最近比较火热的主观化都是至关重要关键的材料。本文拟根据两本现代汉语词典的副词收录的词条进行副词语料库的构建,希望完善词性标注工作,为副词词汇化等研究工作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素材。

  • 标签: 副词 语料库 词典比较
  • 简介:在引导正确使用规范汉语、汉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价值不容小觑;但是,还有许多异形词尚需进一步整理,还有许多不规范的词语尚需进一步规范.本文概举了几个需要进一步规范的词语,浅抒己见,以期引起学术争议.

  • 标签: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词语 异形词 读后 汉字 不规范
  • 简介: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随着语言的发展,总得有新的词典来反映语言的变化;随着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修订和增加,总得有词典来体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问世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它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是帮助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是面向广大汉语学习者的标准语文范本。

  • 标签: 语言文字 词语 语言学家 现代汉语词典 语文生活 规范词典
  • 简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特色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这方面,《规范词典》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种语文规范标准都是一个个法规,广大语言文字的使用者一般情况下并不理会它们的存在。借助词典这个重要载体,

  • 标签: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李行健 异体字
  • 简介:释义:迎接党的十八大,争当“三服务”优秀标兵、争创“两满意”模范部门。背景: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以“一迎双争”为主题深化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意见》。

  • 标签: 中共中央组织部 词典 “三服务” 主题深化 讲党性 重品行
  • 简介:索伦杆满族祭天用木杆。满语称somo,故又称索摩杆、索罗杆,译为神杆。《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定"神杆长13尺、斗圆径0.7尺、高0.6尺、柱长5尺、方0.5尺"。杆下一石墩,有孔承之,两侧为二木桩以固木杆。杆首安锡斗,每祭必放米谷碎肉以饲乌鸦、喜鹊。

  • 标签: 满族 词典 祭天 祭神
  • 简介:教授"教授"现在是大学里最高级的学衔,每年评职称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学衔挤破头,荣升教授也是大学从业者一辈子梦寐以求的目标。不过在古代,"教授"却是一个官衔,也没有今天"大学教授"的光环。

  • 标签: 大学教授 词典 历史 最高级 从业者
  • 简介:亲王朝珠清代亲王佩饰。穿礼服与吉服时均佩挂1盘。其制式与皇子朝珠同。参见"皇子朝珠"条。亲王福晋礼服清代亲王福晋服饰。多在祭祀日或重大庆典时穿着,佩挂朝珠3盘。包括朝冠、朝褂、朝袍、朝裙。

  • 标签: 词典 满族 亲王 清代 礼服 皇子
  • 简介:▲皇贵妃彩帨清代皇贵妃佩饰。祭大神,祭灶,万寿节、千秋节等祭祀或喜庆日皆佩带。穿袍服挂在衣襟上,穿褂服则佩挂于胸前。其制式与皇后彩帨同。▲皇贵妃朝冠清代皇贵妃服饰。初制,凡庆贺大典,皇贵妃冠顶镶东珠12

  • 标签: 满族 清代皇帝 祭祀 服饰 佩饰 珍珠
  • 简介:▲侯爵礼服清代侯爵官服。多在朝会、祭祀或三大节(元旦、冬至、万寿节)朝贺等场合穿着,佩挂朝珠1盘。包括朝冠、朝服、朝带、端罩、补服。顺治九年(1652)定,补服或用麒麟纹饰,或用四爪蟒纹。乾隆朝定制,朝服为蓝或石青色大襟袍,上衣连下裳,裳有襞积(打裥),披肩领,熨褶素接袖,

  • 标签: 侯爵 补服 清代 披肩领 官服 朝服
  • 简介:烀肘子满族风味菜肴。猪肘子(即猪腿)叉于铁叉上用炭火将皮燎成金黄色,放温水中略泡片刻,刮洗洁净加佐料煮熟。食时蘸韭花酱、辣椒油等。炮甲清代兵种名。满洲八旗每佐领下挑补炮甲1人,隶火器营,专司操演火炮。烂泥铺堡地名。今属辽宁省辽阳县。地处辽阳城北35里,系明辽阳城北防卫据点。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攻明抚降之,清入关后系辽阳城驻防分汛地。隶辽阳城守尉旗界。

  • 标签: 满族 词典 满洲八旗 努尔哈赤 阳城 辣椒油
  • 简介:▲送日子婚嫁习俗,又称“择日”、“通信”“请期”。流行于北京、东北等地满、汉族中。“放定”后,由男家于“合婚”时择定的“行嫁月”中,选一“吉日”为结婚之期,并通过媒人或直接告于女家,彼无异议即行确定。然后男家复将迎娶El期及发轿时辰等书于红纸,谓之“通书”,盛以函匣,“过礼”时一并送至女家。女家送嫁妆时复将此“通书”带回。解放后此俗已简化。

  • 标签: 词典 满族 婚嫁习俗 解放后 吉日 媒人
  • 简介:▲皇子福金约清代皇族佩饰。戴朝冠时沿发际、冠缘佩戴,为前宽后窄圆形头饰。镀金金属为胎,镂金云纹9,饰东珠各l颗,间以青金石,红片金里,后系金衔青金石结,贯珠下垂,三行三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2,每结饰东珠、珍珠各4,末端缀珊瑚。▲皇子福晋领约清代皇族佩饰。穿

  • 标签: 青金石 清代 皇子 佩饰 珊瑚 皇族
  • 简介:▲姜书阁(1907.11—2000.12)著名学者,本姓姜佳氏,字文渊,原隶正黄旗满洲。辽宁省风城县人,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任哈尔滨教育厅秘书兼法政大学政治学教授。1934年主编《黑白半月刊》,1936年又任《北平晨报》主笔,其间宣传抗日,论著颇多。

  • 标签: 词典 满族 清华大学 1934年 著名学者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