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盘玻璃(ODD)是无细胞性沉积物,位于视盘的筛板前部。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被忽视,也容易与全身高危疾病导致的视盘水肿相混淆。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视神经纤维轴突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内线粒体钙化,轴突慢性崩解后钙化的线粒体不断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外钙浓度远较细胞内高,钙质不断积聚从而产生微小的钙化体,多个钙化体逐渐融合形成ODD。增强深度成像OCT能敏感地检测ODD,其影像特征是被强反射边缘完整或部分包绕的弱反射核心。ODD是造成视盘拥挤的重要原因,在青春期,埋藏型玻璃逐渐发生钙化,向视盘浅表迁移,转变为浅表型ODD,因而部分ODD患者在青春期突然进展,成年期趋于稳定,可以伴发视野缺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血管并发症。

  • 标签: 视盘小疣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埋藏性视盘玻璃(ODD)患者视网膜浅层结构及血管密度的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埋藏性ODD患者的36只眼资料(ODD组)及26只正常眼资料(对照组)。均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视野、谱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及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检查,比较视盘鼻侧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及黄斑区浅层血管密度。双眼ODD患者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 Whitney U检验。结果ODD组2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为女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D组最佳矫正视力及视野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SD-OCT检查显示视盘鼻侧外核层下椭圆形低信号影,或局部堆积样中等信号影,边界清晰,部分可见高信号包膜。ODD组与对照组上方鼻侧区域的RNFL厚度分别为(102.6±19.1)、(119.0±13.8)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ODD组GCC厚度[M(Q1,Q3)]为97.0(89.3,99.8)μm,对照组为101.0(100.0,102.0)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8.50;P<0.01)。ODD组OCTA en-face扫描图像可见黄斑区血管网较对照组稀疏。ODD组黄斑区浅层血管密度为48.5%±2.8%,与对照组的51.0%±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结论埋藏性ODD患者视网膜上方鼻侧RNFL及黄斑区GCC层变薄,黄斑区浅层血管密度减低。

  • 标签: 视盘小疣 视网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先天性视盘凹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视盘发育异常。一般无明显症状,待并发黄斑病变而出现明显视力下降时才被发现。常规检查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逐渐兴起的频域深度增强相干光断层扫描OCT(EDI-SD OCT)及扫频源OCT(SSCOT),在扫描深度、广度及成像清晰度上均有显著改进,便于观察视盘凹以及合并黄斑病变的细节,以及监测术后效果。先天性视盘凹引起的黄斑病变,目前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激光光凝、气体填充、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自体内界膜剥离、以及翻转填塞等。本文就先天性视盘凹及其并发症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法以及预后因素加以综述。

  • 标签: 小凹,视盘,先天性 机制,黄斑病变 治疗,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模影像学对先天性视盘凹(ODPs)的特征进行全方位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病中心确诊为先天性ODPs的患者38例38眼,对其眼底照相、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红外成像、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影像学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眼底照相检查结果显示,38例先天性ODPs患者中32眼ODPs位于视盘颞侧或颞下方,4眼位于颞上方,2眼位于视盘中心,为圆形或类圆形灰白色凹陷;29例视盘凹黄斑病变(ODP-M)患者乳斑间可见边界清或不清的暗红色隆起。SD-OCT检查显示,所有先天性ODPs患者病变区域筛板结构不完整,为无组织反射的暗区,裂隙通向视神经深部;所有ODP-M患者的外核层均存在液体,其中27眼内核层存在液体,13眼神经节细胞层存在液体,4眼内界膜下存在液体;所有ODP-M患者中21眼存在外层视网膜劈裂,27眼存在神经上皮脱离;在伴有神经上皮脱离的患者中,18眼神经上皮下可见点状高反射信号且椭圆体带反射信号减弱或缺失。红外成像显示,先天性ODPs患者视盘颞侧均存在圆形或类圆形低反射区域,ODP-M患者病变部位呈现低反射区域。眼底自发荧光检查显示,27例ODP-M患眼后极部存在与病变范围一致的低荧光区域,其中18眼低荧光区域中心存在颗粒状或片状高荧光区。FFA示,所有先天性ODPs患者ODPs凹陷部位的动脉期造影均呈现局限性低荧光状态,静脉期可见荧光素染料沿视盘颞侧外渗,造影晚期在视盘颞侧边缘形成边界不清的强荧光弧;27例伴有神经上皮脱离的ODP-M患者造影晚期在黄斑病变区域呈高荧光,未见视盘颞侧渗漏的荧光素钠向黄斑区移动。ICGA显示,所有先天性ODPs患者ODPs凹陷部位呈现局限性低荧光区;伴有神经上皮脱离的27例ODP-M患眼病变区呈高荧光状态。结论多模影像学可实现先天性ODPs的早期诊断及病因分析,同时有助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案的确定。

  • 标签: 视盘小凹/先天性 视盘小凹黄斑病变 多模影像学分析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扁平属中医学扁瘊范畴,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及手背。损害是针尖到米粒大小的扁平,有的显著突起或圆顶状,往往以青年人多见。自2004年9月—2006年10月,笔者运用祛合剂治疗扁平9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42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扁平疣 祛疣合剂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制平酊治疗扁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扁平患者172例,用自制平酊外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2例扁平患者经自制平酊治疗后痊愈161例(93.6%),好转7例(4.1%),无效4例(2.3%)。结论用自制平酊外擦治疗扁平,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明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平疣酊 治疗 扁平疣
  • 简介:摘要扁平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的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差别较大,黄莺教授擅于辩证使用中医中药治疗,自拟黄氏消汤配合祛外洗方治疗风热毒蕴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扁平疣 黄氏消疣汤 经验
  • 简介:本文86例中男76例,女10例;年龄18~40岁;病程3个月~3年。86例中41例为发生于足底的跖。治疗方法为:抽取氯丙嗪注射液0.5ml;体及其周围常规消毒,于体侧面进针,每个体根部注射0.1~0.2ml,至体苍白为止,不要注入到皮下组织。1次治疗不超过4个体;10天1次,2次为一疗程。一疗程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本组86例中78例(90.7%)痊愈(1~2周体坏死脱落,不留瘢痕,3个月无复发);8例(9.3%)无效。

  • 标签: 氯丙嗪注射液 治疗方法 疣体 根部 寻常疣 摘要
  • 简介:摘要视盘旁萎缩(peripapillary atrophy,PPA)是视盘旁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根据眼底形态不同PPA可分为α区及β区,使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可将传统β区PPA进一步分为β区PPA和γ区PPA。PPA的发生与高龄、眼压升高、眼轴延长及葡萄膜炎相关。传统β区PPA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近视性黄斑病变及葡萄膜炎、Stargardt病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SD-OCT分区的β区PPA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与近视的相关性较弱;γ区PPA的发生与眼轴延长相关,可能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保护因素。(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63-169)

  • 标签: 视盘旁萎缩 青光眼,开角型 近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一、机型:TD—S950B故障现象:不出碟,碟片能转,一会后停下来,显示无碟。分析与检修:机器尝试读碟时从示波器上可以观察到“眼图”的网眼时密时稀,网眼不稳定与主轴的转速有关,造成网速不稳定说明RF信号在形成中有问题。测SAA7327的①、②、③脚电压都是正常的1.6V左右,正常。但停止时也同样出现第③脚电压不正常,试更换该脚对地电容SC19后读碟正常。

  • 标签: 故障实例 视盘机 TCL 维修 故障现象 RF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埋藏术联合药物治疗扁平疗效。方法对扁平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体埋藏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于第1月,第2月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2%、73.58%。结论体埋藏术联合药物治疗扁平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

  • 标签: 疣体埋藏术 扁平疣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