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裸角质同源蛋白(NKD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9年1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保存的骨肉瘤组织样本和周围正常骨组织样本各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肉瘤和正常组织NKD1蛋白表达,分析NKD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NKD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χ2检验,NKD1与生存时间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结果NKD1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呈黄色或棕黄色。癌旁组织NKD1表达阳性率[95.20%(60/63)]明显高于骨肉瘤组织[14.29%(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1,P<0.05)。不同性别骨肉瘤患者NKD1表达阳性率比较(11.90%比1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05)。<20岁和≥20岁骨肉瘤患者NKD1表达阳性率比较(11.90%比1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9,P>0.05)。膝关节周围和其他部位发病的患者NKD1表达阳性率比较(11.63%比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05)。Enneking分期Ⅱ期患者NKD1表达阳性率(23.33%)明显高于Ⅲ期患者(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9,P<0.05)。无肺转移患者肿瘤组织NKD1表达阳性率(29.63%)明显高于肺转移患者肿瘤组织(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2,P<0.05)。不同组织类型患者NKD1表达阳性率比较(13.79%比14.29%比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P<0.05)。NKD1表达阳性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明显高于NKD1表达阴性者(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1,P<0.05)。生存曲线显示,NKD1表达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77.78%(7/9)]明显高于NKD1表达阴性者[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901,P<0.05)。NKD1表达水平、Enneking分期和肺转移均是骨肉瘤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NKD1蛋白在骨肉瘤组织表达下调,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裸角质膜同源蛋白 骨肉瘤
  • 简介:人体的面部肌肤和身体肌肤一样,代谢周期都是28天。但如果肌肤缺水干燥的话,这个过程就会变慢,老废细胞会在肌肤表面堆积,令它难以正常呼吸。这样肌肤就会变得黯哑、不够柔滑,甚至变得粗糙。定期使用磨砂产品能改变这种状况,它能有效除去死皮,令肌肤柔滑紧致。因此,要使肌肤保持光滑洁净的状态,首先要去除角质。但如果选择了不正确的磨砂产品就会伤害到肌肤,只要你选择一支滋润幼滑的磨砂膏,不但不会磨损肌肤,还会令肌肤变得有光泽。

  • 标签: 肌肤角质 除去肌肤
  • 简介:摘要:硫化锌(ZnS)由于其出色的特性,作为一种高光泽的镀膜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包装领域。本文着重介绍了脱除硫化锌镭射介质膜中SO2和H2S两种物质的装置和方法。

  • 标签: 硫化锌 介质膜 异味 pH
  • 简介:利用土培方式,研究了铝对9703,浙春2号,浙春3号等3个不同大豆品种的质膜透性和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3个品种的叶片质膜透性增大,CAT、POD的活性在中等程度铝处理时上升,而在较高浓度铝处理时下降。3个大豆品种对铝胁迫的反应有所不同,总体上,3个大豆品种耐铝性大小依次为:浙春2号〉9703〉浙春3号。

  • 标签: 大豆 质膜透性 保护酶
  • 简介:Q:我每天都对肌肤进行保养,是否还需要去角质?A:如果肌肤在角质代谢方面出问题,就要去角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角质细胞在皮肤底层形成后会慢慢移至角质层,使其表层老化、死去、剥离,从而使肌肤焕发全新光彩。但普通的保养工序并不能解决角质层问题。还是得做专门的去角质

  • 标签: 肌肤 发光 新陈代谢 保养 皮肤
  • 简介:摘要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制备纳米纤维技术。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聚电解质膜中的应用情况。此研究为开展纳米纤维在燃料电池隔膜领域的应用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 标签: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聚电解质膜
  • 简介:角质层是我们最外层的皮肤组织,28天是它代谢的一个周期。角质层有对皮肤保护,保湿,防晒的作用,同时可有效防止一些微生物、细菌的入侵。如果在正常的代谢期它没有完全脱落离开我们的皮肤,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角质层就会慢慢堆积,导致各种症状出现,例如痘痘。

  • 标签: 去角质 肌肤 皮肤组织 角质层 皮肤保护 代谢期
  • 简介:神经酰胺即N-脂酰基(神经)鞘氨醇,是人体角质层脂质的重要成分,皮肤中的神经酰胺在人表皮角质层结构稳定、细胞增殖和分化、表皮屏障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其性质和数量影响着皮肤屏障及部分皮肤病,目前检测神经酰胺的方法种类较多,但只有小部分可运用于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的检测。本文简单综述现有的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皮肤 神经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 简介:摘要人体的皮肤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易受到伤害,出现衰老、缺水、长痘等皮肤问题。我们皮肤包含很多层组织肌理,其中较为重要且常见的一层是角质层,这层保护膜的存在,让皮肤可有效对抗外界灰尘与紫外线的长期侵害。本文对基础皮肤护理以及角质层保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仅供专业人士的参考与指导。

  • 标签: 皮肤护理 角质层 基础保护
  • 简介:为寻求一种实际可行、安全可靠的出土象牙、骨角质文物现场加固保护的方法,通过用几种加固剂在象牙等样品上做渗透加固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固剂,用该加固剂对考古发掘现场的象牙等进行现场临时加固,效果尚可.

  • 标签: 象牙 骨角质 渗透加固 文物保护 金沙遗址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角质层保湿对干燥皮肤的影响与研究。首先阐述了角质层保湿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了干燥皮肤形成的原因,并综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常见的角质层保湿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新型保湿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前景。文章还详细讨论了角质层保湿在干燥皮肤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对不同类型干燥皮肤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其在美容护肤中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了角质层保湿对干燥皮肤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保湿方法 临床应用 美容护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毛囊角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毛囊角质细胞(购自中国赛百慷生物有限公司)标志物角蛋白14(K14)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0、5、10、25、50 μg/L浓度SDF-1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10、25 μg/L浓度SDF-1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48 h后,及10、25 μg/L浓度SDF-1加入50 nmol/L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拮抗剂普乐沙福(AMD3100)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毛囊角质细胞增殖;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标记法分别检测对照组(0 μg/L SDF-1),25 μg/L SDF-1组,25 μg/L SDF-1+50 nmol/L AMD3100组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毛囊角质细胞增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显示95%以上细胞K14染色呈阳性。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g/L浓度SDF-1(103.04±0.99)比较5 μg/L浓度SDF-1对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100.67±4.59,t=0.9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5、50 μg/L浓度SDF-1促进毛囊角质细胞增殖(111.44±4.95、124.59±2.08、125.11±0.48,t10=3.221,P10<0.05;t25=8.624,P25<0.01;t50=8.464,P5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浓度为25 μg/L比较,SDF-1浓度为10 μg/L促增殖作用减弱(t=5.0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为50 μg/L促增殖作用无明显变化(t=0.1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5 μg/L浓度的SDF-1作用48 h(98.26±5.24、112.39±2.30)与作用24 h(111.44±4.95、124.59±2.08)比较其促增殖作用减弱(t10=3.167,P10<0.05;t25=6.816,P2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5 μg/L浓度SDF-1加入50 nmol/L AMD3100作用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毛囊角质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84.20±1.06、98.51±0.92,t10=9.325,P10<0.01;t25=19.900,P2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dU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SDF-1具有促进毛囊角质细胞增殖作用(SDF-1组:38.59±0.33,对照组:22.45±2.59,t=10.700,P<0.01),AMD3100可抑制SDF-1促增殖作用(22.12±1.96,t=10.7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DF-1在10~50 μg/L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毛囊角质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且该增殖作用能被AMD3100抑制。

  • 标签: 毛囊角质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观察角质剥离术加微波凝固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采用角质剥离术加微波凝固治疗跖疣56例,并与冷冻治疗跖疣52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2.14%,好转率14.29%,总有效率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31%、34.62%与76.92%。2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χ2=18.35,P〈0.05;后者χ2=9.09,P〈0.05)。结论角质剥离术加微波凝固能迅速祛除跖疣疣体,并有效预防复发,且本方法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治疗基本无痛苦,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角质剥离术 微波凝固 跖疣
  • 简介:美眉们总是说:“今天该去角质了”,可是你真的了解去角质吗?美眉们因为受到饮食不均衡、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等因素影响,速度减慢的代谢使得角质细胞无法自然脱落,厚厚地堆积在表面,导致我们的皮肤粗糙和暗沉。因此,我们需要预防角质增厚,使用去角质产品就可以让我们的肌肤更加洁净细滑。

  • 标签: 产品 肌肤 制胜法 解析 呼吸 自由
  • 简介:研究小鼠皮肤角质细胞在电场中的移动以及微管、微丝和钙离子通道在细胞移动中的作用。制作直流电场干预细胞装置,以不同强度的电流作用于小鼠皮肤角质细胞,并在培养基中加入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微管抑制剂秋水仙碱和微丝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观察小鼠皮肤角质细胞运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皮肤角质细胞在1.6mA电流刺激下向阴极方向移动,移动速率为29.966μm/h。加入硝苯地平,对小鼠皮肤角质细胞移动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秋水仙碱和细胞松弛素B对小鼠皮肤角质细胞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小鼠皮肤角质细胞在电场中可以向阴极定向移动,微管和微丝参与调解这一运动,而L-型钙离子通道与此运动无关。

  • 标签: 角质细胞 电场 移动 细胞松弛素B 秋水仙碱 硝苯地平
  • 简介: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2(KGF-2)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超家族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KGF-2能够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参与并调控脊椎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本文就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疾病治疗和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功能 潜在应用
  • 作者: 蔺江涛1,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26
  • 出处:《中国科技人才》 2022年第11期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15  2.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15
  • 简介:摘要:本文将三边定位方法与RSSI距离测量相结合,并通过二次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减少误差,使用ZigBee定位系统确定移动节点(井下人员)的准确位置。硬件系统实时记录井下人员在生产和移动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绘制轨迹图,同时记录井下人员所在场地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到上位机。根据不同的ID,存储所有数据,用于分析井下人员的身体和生产状态,更好的检测井下人员的动态,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 标签: ZigBee定位 RSSI测量距离 三角形质心定位 实时定位
  • 简介:摘要:本文将三边定位方法与RSSI距离测量相结合,并通过二次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减少误差,使用ZigBee定位系统确定移动节点(井下人员)的准确位置。硬件系统实时记录井下人员在生产和移动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绘制轨迹图,同时记录井下人员所在场地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到上位机。根据不同的ID,存储所有数据,用于分析井下人员的身体和生产状态,更好的检测井下人员的动态,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 标签: ZigBee定位 RSSI测量距离 三角形质心定位 实时定位
  • 简介: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对组胺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研究组胺H1受体mRNA表达,组胺及西替利嗪对IL-8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并用ELISA法对分泌的IL-8进行定量.结果:HaCaT细胞有组胺H1受体mRNA表达,(1×10-5)mol/L组胺刺激细胞5h,显著增强IL-8mRNA表达;(1×10-6)~(1×10-4)mol/L组胺作用细胞24h则显著地诱导了IL-8产生;1×10-6、1×10-5mol/L西替利嗪抑制了组胺的诱导作用.结论:西替利嗪可通过抑制组胺诱导HaCaT细胞IL-8表达而具有H1受体依赖的抗炎作用.

  • 标签: 西替利嗪 HACAT细胞 组胺 H1受体 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