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解剖切除与非解剖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腹腔镜下解剖切除治疗并3年随访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于医院完成腹腔镜下非解剖切除治疗并3年随访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7 d测定两组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比较;比较两组复发、存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BIL、AST、ALT、ALB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BIL、AST、ALT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LB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解剖切除治疗相较于非解剖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延长了手术时间,但不会延长住院时间,且腹腔镜下解剖切除治疗更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肝功能损伤、减少术后复发,同时并发症少,安全高。

  • 标签: 肝细胞癌 解剖性肝切除 非解剖性肝切除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切除术和非解剖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前瞻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肝癌患者进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解剖组(行腹腔镜解剖切除术)和非解剖组(行腹腔镜非解剖切除术)各53例。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解剖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解剖组,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解剖组(P<0.05)。非解剖组术后第1、3、7天血清ALT、TBIL值明显高于解剖组(P<0.05);术后1、3天血清AST值解剖组低于非解剖组(P<0.05)。解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非解剖组22.6%(P<0.05)。解剖组与非解剖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3%和8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6%和75.5%(P=0.0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腹腔镜非解剖切除术,腹腔镜解剖切除术临床疗效更好,并有效提高1年无瘤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患者,评价解剖切除和非解剖切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21年3月关于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解剖切除与非解剖切除的文章,对患者特征、肿瘤特征、手术特征、术后病理特征和远期预后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病例对照研究,2 761例患者,其中解剖切除组1 727例,非解剖切除组1 034例。与非解剖切除组比较,解剖切除组基线特征为肝硬化占比更少、肝脏储备功能更好、Child-Pugh A级占比更多;另外,解剖切除组的肿瘤长径更大、微血管侵犯率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失血量更多。长期预后方面,与非解剖切除组相比,解剖切除组获得了更好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比值比(OR)=1.54,95%CI:1.30~1.82,P<0.001]和5年总体生存[OR=1.27,95%CI:1.04~1.55,P=0.018]。结论解剖切除对于降低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患者远期复发和改善长期生存显著优于非解剖切除

  • 标签: 癌,肝细胞 预后 解剖性肝切除 非解剖性肝切除
  • 作者: 袁秋 刘渊杰 袁明忠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9
  • 出处:《今日健康》2022年21期
  • 机构:荣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100
  • 简介:【摘要】目的:将楔形切除恶性肺结节与解剖肺叶切除治疗方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对比楔形切除恶性肺结节与解剖肺叶切除在临床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象来自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临床门诊收治,其中将楔形切除恶性肺结节方式应用于观察者的30名患者,将解剖肺叶切除收治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更好,(P<0.05),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人数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肺功能水平恢复效果更好,P<0.05)。结论:临床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楔形切除恶性肺结节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更好,更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楔形切除恶性肺结节 解剖性肺叶切除 肺癌 临床疗效 对比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组织学证实了Laennec包膜的存在,发现Laennec包膜间隙可以作为解剖切除中手术分离的解剖入路。随着外科医师对肝脏手术认识的加深,Laennec包膜在解剖切除手术中的地位必将日益凸显,认识、重视、利用Laennec包膜,有助于解剖切除手术规范化,推动解剖切除手术向更加精准、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本文对Laennec包膜作一系统介绍,并结合笔者在肝脏手术中相关的经验,总结Laennec包膜在入肝血流阻断和肝实质离断这两个解剖切除的关键技术中的应用,发现通过Laennec包膜与肝蒂及肝静脉之间的潜在间隙作为手术分离入路可以避免肝实质的破坏,减少出血,简化手术步骤,缩短肝门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

  • 标签: 肝切除术 解剖 治疗应用 Laennec包膜 解剖性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模拟切除技术在腹腔镜解剖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肝细胞肝癌接受术前行模拟切除后实施腹腔镜肝叶、肝段、亚肝段或联合切除病例22例。观察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信息。结果22例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模拟切除的规划,部分患者因术前规划改变原定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170.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50.0 ml,中位阻断次数4次,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5 d,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模拟切除能精确规划出手术切除范围,显示重要的解剖结构,能够提高手术效率、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

  • 标签: 模拟训练 成像,三维 腹腔镜 解剖性肝切除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解剖肾上腺切除术(LAA)是一种基于腹腔镜经腹肾上腺切除术的术式,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小体积病变。本文回顾分析接受LAA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现影像学复发征象。LAA具有较高的安全和可行,术中解剖层次清晰,空间操作好,术后并发症低,为小体积肾上腺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微创 肾上腺切除术 解剖学 随访研究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根治全膀胱切除术(laparscopicradicalcystectomy,LRC)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且日益规范的微创治疗方法,但传统LRC由于解剖层次及手术步骤复杂、手术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等原因,在多数医院一直难以常规开展。

  • 标签: 解剖性 CYSTECTOMY 手术耗时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术 PELVIC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研究分析近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23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解剖右肝后叶切除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解剖右肝后叶切除的手术操作流程。23例解剖右肝后叶切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21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50 ml;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3例,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9.4±2.7)d。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复发9例,死亡4例,3年累积生存率76.1%。我们认为依靠术前3D重建、术中超声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等技术,采用标准流程行腹腔镜下解剖右肝后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VATS肺段切除术30例,采用全胸腔镜三切口,用推结器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肺段动、静脉,切割缝合器闭合切断支气管,恶性肿瘤最后系统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30例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其中切除左上肺舌段8例、尖前段1例、左下肺背段9例、基底段2例、右下肺基底段1例、背段9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ⅠA期肺癌20例,肺转移瘤2例,肺良性疾病8例(其中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2例,炎假瘤2例)。ⅠA期肺癌手术时间(151.2±31.3)min,术中出血量(139.5±102.4)ml,术后拔胸管时间(4.6±1.3)d,术后住院时间(5.3±1.4)d。肺良性疾病手术时间(143.2±38.3)min,术中出血量(132.5±102.6)ml,术后拔胸管时间(4.1±1.4)d,术后住院时间(5.2±1.3)d。1例结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50min,术中出血量136ml,术后拔胸管时间5d,术后住院时间6d。1例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41min,术中出血量128ml,术后拔胸管时间4d,术后住院时间5d。3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VATS解剖肺段切除术安全可靠,在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ⅠA期肺癌、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行解剖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3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210min,平均100min,所有患者未发生周围脏器损伤,术中术后均未输血。结论解剖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解剖层次清晰,出血少,并发症少,为治疗肾上腺外科疾病的安全有效术式。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切除术 后腹腔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早期肺癌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亚肺叶切除术逐渐受到胸外科医生的重视。但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我院自2014年提出"解剖部分肺叶切除术(APL)"理念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和总结,为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标签: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外科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解剖切除术已成为肝细胞癌的治愈治疗措施之一,从外科学和肿瘤学的角度,都被证实能给患者带来微创和生存双重获益。我国肝细胞癌患者>80%合并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受损,肿瘤常跨越肝段生长、累及多个肝段,传统腹腔镜解剖切除术因切除肝脏体积较大,容易导致术后肝衰竭而应用受限。基于肝细胞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和传统腹腔镜解剖切除术的局限性,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术的理念应运而生并用于实践。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术又称保留肝实质的解剖切除术,是指以肿瘤病灶为中心,以荷瘤门静脉流域为参考平面,根据肿瘤所在位置及其与亚肝段和(或)肝段的解剖关系,切除肿瘤及其所在亚肝段和(或)肝段门静脉流域,其核心理念是在保证肿瘤学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功能肝实质。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的手术方式包括解剖亚肝段切除、肝段切除和保留肝实质的联合亚肝段和(或)肝段切除术,其适应证主要是位于(亚)肝段之间的小肝癌或微小肝癌,采用三维可视化、腹腔镜超声检查和吲哚菁绿融合荧光等导航技术,通过多个亚肝段的拼接组合,实现以肿瘤病灶为中心、以切缘为本的解剖切除术,可以达到既最大限度切除荷瘤门静脉流域的肝组织,又最大限度保留功能肝脏结构和体积的目的。目前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远期肿瘤学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更新,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术将成为肝细胞癌微创精准治疗的核心手段。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入阐述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术的概念与发展沿革、理论和技术支持、肿瘤学安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 标签: 肝肿瘤 限量肝切除 解剖性肝切除 外科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超过50万新发病例。其中,80%宫颈癌患者及88%因病死亡病例发生在中一低收入水平国家。早期宫颈癌预后好,总生存率高。

  • 标签: 宫颈肿瘤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的可行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0(42-81)岁。切口选择3孔法。肺段血管使用Hemoloc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结果3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95(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应用于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