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使用Rodgers的概念分析法分析认知衰弱的概念,系统检索常用中英文数据库纳入相关文献,从概念的定义用法、特征、前因后果、测评指标等进行分析。

  • 标签: 认知衰弱 概念分析 认知 衰弱
  • 简介:【摘要】 本文从认知衰弱的概念、评估工具和认知相关结局3个方面对国内外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影响进行综述。认知衰弱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其危险因素结论不一,从而为认知衰弱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认知相关结局
  • 简介:摘要认知衰弱是无痴呆的患者同时存在衰弱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状态。认知衰弱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增加失能、降低生活质量。现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认知衰弱的概念、评估、流行病学、预后、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认知衰弱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加剧,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不断增高。衰弱是一种复杂的老年综合征,老年CKD患者衰弱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较一般老年人群高。近年来,衰弱认知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认知衰弱被视为衰弱的一种亚型,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老年CKD与认知衰弱的研究尚少,本文就认知衰弱的概念、流行病学、评估方法及CKD患者中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认知衰弱
  • 简介:【摘要】 早期识别及管理对预防认知衰弱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老年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的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老年认知衰弱的认识,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认知衰弱 危险因素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身体衰弱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人群中的共存现象普遍存在,认知衰弱这一概念的提出则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关联。认知衰弱可导致老年人痴呆、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等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因此,早期识别与积极干预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认知衰弱的概念、测评工具、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指出医护人员应重视并尽早识别老年人认知衰弱状态,并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开展认知衰弱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认知衰弱 早期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 0.789~0.901,Z=12.40,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骨科患者 认知衰弱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认知障碍 痴呆 自理能力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认知衰弱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认知衰弱早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3和2015年3期数据,将个体健康状态划分为健壮-认知正常、认知障碍、躯体衰弱认知衰弱4种,构建多状态Markov模型,探索认知衰弱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470例老年人,基线为认知衰弱350例(10.09%);相较于躯体衰弱人群,认知障碍者两年后转移至认知衰弱的概率高(31.6% vs. 7.6%);认知衰弱者两年后转移至躯体衰弱状态的概率高于转移至认知障碍的概率(29.7% vs. 15.6%);女性(HR=1.599,95%CI:1.058~2.417)、共病(HR=3.035,95%CI:1.090~8.450)、抑郁(HR=1.678,95%CI:1.153~2.441)是我国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而接受过教育(HR=2.367,95%CI:1.567~3.575)是认知衰弱转移至躯体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老年人认知衰弱的患病率较高,认知障碍人群发生认知衰弱的概率高,性别、接受过教育、共病以及抑郁是认知衰弱发生与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认知障碍 躯体衰弱 认知衰弱 多状态Markov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科住院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老年科住院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共486例老年患者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FRAIL衰弱评估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认知衰弱的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年龄(77.99±10.47)岁,认知衰弱的患病率为37.45% (182/48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1年内跌倒史、饮酒、年龄越高、贫血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认知衰弱风险(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降低跌倒风险、戒酒、改善贫血、干预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认知衰弱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两者的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干预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及临床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提供参考。

  • 标签: 认知衰弱 痴呆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科住院患者认知衰弱状况,研究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来院治疗的老年科患者中,抽样选取其中的49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个人身体状况检查,通过运用精神状态量表、FRAIL衰弱评估量表,对老年科住院患者的认知衰弱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480份,本次调查的老年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6±9.8)岁,其中认知衰弱的患病率达到了32.8%(146/480)。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不难发现,一年内自理生活能力明显下降,存在饮酒或跌倒史的高龄患者,普遍具有更高的认知衰弱风险(P<0.05)。结论 认知衰弱在老年群体中出现的可能性较高,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可改善这一情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科住院患者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就认知衰弱的概念、分类、筛查评估工具以及在老年慢性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认知衰弱的认识与了解。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认知衰弱方面的研究,优化筛查工具,推进针对性干预方案的构建,从而为我国老年慢性病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慢性病 认知衰弱 筛查工具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认知衰弱的定义、测量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高血压患者标准化认知衰弱评估及长期照护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当前提示该领域仍缺乏对高血压患者的特异性认知衰弱评估工具,未来需要积极开展针对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的研究探索,从而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衰弱识别与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认知衰弱 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老年共病患者136例,利用FRAIL评分和CDR评分将患者分为非认知衰弱组(93例)和认知衰弱组(43例)。分析认知衰弱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结果:136例老年共病患者中认知衰弱43例(31.6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抑郁、营养不良、用药数量、年龄都是对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其保护性因素为体育锻炼 (P

  • 标签: 影响因素 认知衰弱 现状 老年共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市2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研宄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表型(FP)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问卷进行认知衰弱评估。结果本次调查的227名社区老年人中,认知衰弱29例(12.8%),无认知衰弱198例(87.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营养状态,睡眠情况,自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〇.05)。年龄越大、文化程度高、营养正常、睡眠质量差、无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等是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社区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筛查,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或延缓认知衰弱的发生或发展。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认知衰弱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06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认知衰弱131例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评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以预防、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发生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06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认知衰弱131例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评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以预防、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发生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终身代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认知衰弱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新型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痴呆的风险。本文将从认知衰弱的相关概念、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推动认知衰弱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深入研究,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预防认知衰弱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 认知衰弱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336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BMI 18.6~25.1 kg/m2 。于术前1 d时采用临床衰弱量表评估患者衰弱情况。于术前1 d和术后1、7、30 d时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数字广度测试、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troop色词测试、视觉词语学习测试和循迹连线测试,采用Z计分法判定POCD。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POCD分为非POCD组和POC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衰弱和合并糖尿病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衰弱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神经衰弱 认知功能障碍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制订干预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7—11月在山东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就诊的400例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Fried衰弱表型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共回收381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3%。结果90例老年共病患者存在认知衰弱认知衰弱发生率为23.6%(90/3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睡眠状况差、营养不良及有抑郁症状是老年共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规律锻炼和有智力活动是老年共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共病患者认知衰弱状况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延缓认知衰弱的进展,减少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共病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