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3天52项合作协议!距前任首相野田佳彦访华7年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0月25日~27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收获颇丰。这一揽子协议在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上签署,涉及基建、物流、IT、金融、能源等领域,金额超过180亿美元。

  • 标签: 协议 合作 首相 访华
  • 简介:1971年11月30日,新华社发布尼克松将于1972年2月21日至28日访华的消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接待世界超级大国的总统,举世瞩目,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对我不利的国际影响。

  • 标签: 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以来 华团 超级大国 国际影响
  • 简介:费正清是美国中国学巨擘,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问题研究中,他将中美关系研究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的邦交看作是必然而必须的学术对象和政治归宿。费正清在"文革"期间访华,对"文革"造成中美隔阂表示谴责,也对美国对华遏制政策进行抨击。在他心中,中美邦交是一种文化信仰,更是一种学术使命。中美邦交的敦望最终变成了事实,是包括费正清在内的正义和平人士的共同成就。

  • 标签: 费正清 第四次访华 中美邦交敦望 中美关系远景
  • 简介:世基联(WCC)总干事奥拉夫·维特牧师一行于2018年1月7日至16日访问中国教会。此次访问将开启世基联成立70周年庆典的序幕。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基督教两会总部和华东神学院、西安教会和陕西圣经学校等,还应邀在北京崇文门堂和缸瓦市堂证道。

  • 标签: 中国教会 代表团 访华 信徒 华东神学院 周年庆典
  • 简介:在历史上,中越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多元宗教融合共生的宗教生态及相近似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都是两国宗教领域交流的有利因素,继续推动两国佛教界在内的备宗教的交流合作,可以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巩固双边关系民意基础。

  • 标签: 宗教事务 交流合作 中越两国 代表团 纪实 访华
  • 简介:很多人都表示当代音乐"很难听"或者说"很难听懂",作为一个作曲家,苏凡凌几年前就对自己说,这种难懂难听的音乐绝不能再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她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创作出"既具时代感,又好听;既独特,又要让听众感到‘惊艳’"的作品。

  • 标签: 当代音乐 作曲家 作品 华人 采访 时代感
  • 简介: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18世纪中英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使团主要成员归国后将这次中国之行的记录整理发表,其中包括对中国科技发展情况、落后原因等的观感和分析。以该使团主要成员的访华记录为视角,梳理清乾隆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状况,分析其中肯之处和偏颇之见,进而探讨彼时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真正历史原因。

  • 标签: 中英交流 马戛尔尼 科技 停滞 原因
  • 简介: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突破应用中的难点,走进走好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正视各类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条件差异?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本刊特邀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精彩观点。

  • 标签: 信息技术 华南师范大学 课堂 公里 创新 教育教学
  • 简介: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1月8日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为历史悠长的中法交往再添亮色,马克龙是2018年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也是十九大后到访中国的第一位欧洲国家元酋。此次访问尤其受到中法两同人民的高度关注,引发全球媒体热议。

  • 标签: 中国法 中法文化交流 马克 名誉会长 访华 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