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聚集蛋白聚糖酶在关节软骨破坏中起重要的作用,对聚集蛋白聚糖酶1和聚集蛋白聚糖酶-2的双重抑制能有效防止关节软骨的破坏。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T细胞核因子、转录因子Runx、制瘤素M、IxB激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抑制物、a2巨球蛋白、环孢素、雷公藤内酯、n-3脂肪酸和血小板反应蛋白结构域单元等,在基因转录、基因剪切和蛋白质翻译,以及翻译后的活化等水平上对聚集蛋白聚糖酶进行调节,它们对关节软骨的代谢作用可能成为关节炎性病变防治的一个新颖切入点。

  • 标签: 聚集蛋白聚糖酶 活性调控 降解 关节软骨 综述
  • 简介:该研究由厦门大学韩家淮小组完成提起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从医学的笼统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疾病。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的分子“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开关,就可以调控细胞死亡方式。这一发现,被认为为临床治疗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细胞坏死 死亡方式 蛋白激酶 调控 《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LTR位于HIV前病毒同DNA基因组的两末端,Gag基因位于5′端LTR的下游。LTR对转录的调控作用主要是由5′端LTR进行的。LTR具有启动子的作用,在结构上具有真核启动子的典型特征。另外,HIV-1Gag蛋白还有能够自我装配成病毒样粒子(viruslikeparticle,VLP)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重要特性。我们利用痘苗病毒表达系统,探索了在细胞质环境中LTR中的多种功能结构对Gag蛋

  • 标签: GAG蛋白 表达调控 重组痘苗病毒 HIV-1 病毒样粒子 启动子
  • 简介:BCL-2 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1,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Klotho是一种抗衰老基因。Klotho基因缺失可致小鼠体血磷升高,血管硬化、异位钙化和骨质疏松等表现。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表达下降,而通过一定方式增加Klotho蛋白水平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 标签: 肾疾病 慢性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能够向食品释放抗菌成分的活性包装材料,可以用于抑制或减缓食品贮藏过程中细菌的生长繁殖。为了获得可食用的复合高分子材料,向玉米蛋白单层和多层膜中加入斯佩耳特小麦糠和麝香草酚,研究多种不同的复合系统(尤其是膜的厚度和可降解纤维的数量)以控制麝香草酚的释放。结果表明,在未添加斯佩耳特小麦糠的情况下,单层和多层膜中麝香草酚的释放速率均随着膜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反,单层和多层膜中麝香草酚的释放速率随着这种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麝香草酚 抗菌成分 玉米蛋白 蛋白膜 调控 复合系统
  • 简介: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是一项极具潜力和开发价值的生物技术,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多,主要是由于乳蛋白的表达调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构建的表达载体不足以克服位置效应的影响,使得外源基因的表达难以预期。目前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热点是对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构建基于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的经过修饰的乳蛋白基因座载体。简要综述了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和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生物反应器 乳蛋白 调控元件 表达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肿瘤抑制因子Folliculin(FLCN)对白癜风发病相关免疫因子介导的黑素细胞(MC)趋化因子表达的调控。方法收集2019年1—4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白癜风患者MC,Western印迹法分析正常MC、白癜风患者MC、免疫因子诱导MC中FLCN蛋白表达差异;通过短发卡RNA(shRNA)构建FLCN shRNA慢病毒并转染正常黑素细胞(FLCN shRNA MC)干扰沉默FLCN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免疫因子对FLCN shRNA MC中趋化因子的影响。结果Westem印迹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MC中FLCN高表达;免疫因子可刺激正常MC中FLCN表达显著升高(t=1.27;P<0.001),也可诱导趋化因子CXCL10和CCL20显著升高(t分别为104.53、60.21;均P<0.001);FLCN shRNA MC的FLCN表达显著降低(F=1.95;P<0.001),且显著抑制免疫因子诱导的CXCL10和CCL20高表达(F=93.68、74.10;均P<0.001)。结论免疫因子刺激MC中CXCL10、CCL20高表达,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FLCN是参与免疫因子诱导MC趋化因子表达的关键蛋白

  • 标签: 白癜风 黑素细胞 免疫因子 Folliculin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aMKⅡ激酶在KIF5B-RET阳性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长曲线、westernblot、抑制剂实验等探索KIF5B-RET蛋白与CaMKⅡ激酶的相互作用。结果CaMKII激酶在KIF5B-RET阳性细胞中存在持续活化,下调CaMKII活性明显抑制阳性细胞增殖能力。结论CaMKII激酶是KIF5B-RET基因促增殖过程中的关键调控点。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田径运动员血红蛋白等指标调控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某市田径运动员训练期间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营养补充方法对于各项指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本次实验发现,采取科学的营养补充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指标健康程度,从而保证运动员身体运动所需,增强运动员体力。结论:良好的营养补充机制是维持田径运动员血红蛋白指标稳定性以及健康性的的重要措施,应当根据运动员实际身体素质情况采取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案。

  • 标签: 田径运动员 血红蛋白 指标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蛋白A为主重复序列蛋白(glycoprotein A repetitions predominant,GARP)通过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参与调控结核病发病的作用,以期为结核病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时招募6例结核潜伏感染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组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的占比,以及Treg上GAR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23例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17例患者治疗<3个月,10例患者治疗3~<6个月,10例患者治疗≥6个月。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组CD4+CD25+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Treg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7.50%(5.67%, 9.0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57%(5.03%,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5.00, P=0.010)。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组中,表达GARP的CD4+CD25+Foxp3+ Treg占CD4+CD25+Foxp3+ Treg总数的10.37%(7.79%,12.90%),分别高于结核潜伏感染组的7.02%(5.15%,8.81%)和健康对照组的5.33%(4.2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00,P=0.040;U=36.00,P<0.001);而结核潜伏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5.00,P=0.095)。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组中,表达TGF-β1的CD4+CD25+Foxp3+ Treg占Treg总数的7.13%(4.25%,8.89%),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59%(2.10%,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00,P=0.001)。抗结核治疗<3个月组、治疗3~<6个月组、治疗≥6个月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D4+CD8-CD25+Foxp3+Treg中GARP的表达量分别为7.82%(3.94%,13.17%)、6.92%(5.61%,9.47%)和7.26%(5.82%,9.64%);3组中在CD4+CD8-CD25+Foxp3+Treg中TGF-β1表达量分别为11.16%(7.91%,15.23%)、8.66%(5.43%,12.54%)和7.82%(6.01%,9.53%),其中治疗<3个月组TGF-β1的表达量高于治疗≥6个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50,P=0.024)。结论Foxp3/GARP/TGF-β1通路可能参与Treg调控结核病发病的免疫机制,GARP有可能成为抗结核治疗的新型靶点。

  • 标签: 糖蛋白A为主重复序列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调节性T细胞 活动性肺结核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6例(心衰组)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查体的健康对照32名(健康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TIM-3的表达。分选CD4+ T细胞和CD8+T细胞,使用抗TIM-3抗体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IL-35、IL-17、IL-22水平和CD8+T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和CD8+T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结果心衰组TIM-3+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3.47%±1.06%比0.92%±0.27%,P<0.001),心衰组TIM-3+CD8+T细胞比例亦高于健康对照组(6.12%±1.91%比1.77%±0.63%,P<0.001)。慢性心衰患者存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不全,表现为心衰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分泌IL-10和IL-3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心衰组CD4+T细胞中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1.93±0.88比0.97±0.28,P=0.031)。心衰组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分泌IL-35水平则低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61±13)ng/ml比(72±17)ng/ml,P=0.029]。抗TIM-3抗体刺激后CD4+T细胞中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TIM-3抗体刺激(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8+T细胞后,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1),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表面TIM-3升高表达,TIM-3可能参与了慢性心衰患者T细胞功能不全的调控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 心力衰竭 T淋巴细胞 免疫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纤层蛋白B2(LMNB2)在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方式。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利用LMNB2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在HUVEC细胞中下调LMNB2的表达,检测对内皮细胞体外成管的影响,统计单视野管状结构长度及节点数目;通过噻唑蓝(MTT)、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划痕实验检测LMNB2对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标志物,包括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3)的mRN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CHIP实验检测LMNB2对CDCA3的调控作用。采用Student’s 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在HUVEC细胞中,下调LMNB2会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单视野平均管状结构总长由(6.45±0.63) mm下降至(2.61±0.52) mm,下降59.5%(t=4.709,P<0.01),节点数量下降由单视野的(14.75±1.25)个下降为(7.75±0.48)个,下降57.5%(t=5.230,P<0.01);LMNB2的敲低会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伤口愈合率下降25%(t=4.541,P<0.05),且Ki-67、PCNA、MMP-2及MMP-9表达均显著降低;在HUVEC细胞中,LMNB2结合CDCA3启动子位点,促进CDCA3的转录。回复实验证实下调LMNB2后过表达CDCA3会回复由LMNB2缺失导致的增殖及血管新生缺陷。结论LMNB2可调控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通过调控CDCA3的表达调控血管新生。

  • 标签: 核纤层蛋白B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脓毒症 体外成管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能否通过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的分化参与调节哮喘病理过程。方法6~8周的雌性野生型(wild-type,WT)及SP-A基因敲除(Sp-a-/-)型C57BL/6J小鼠,利用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和氢氧化铝免疫构建哮喘模型(WT哮喘小鼠:8只,Sp-a-/-哮喘小鼠:8只),并分别设立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处理的对照组(WT对照小鼠:6只,Sp-a-/-对照小鼠:4只)。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纵隔淋巴结中Tfh细胞及其亚群的组成,Tfh亚群根据其胞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和IL-4的表达情况,分别定义为IFN-γ+Tfh、IL-17+Tfh和IL-4+Tfh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的水平。将T-B细胞共培养,检测培养体系中IgE抗体的水平。在体外,给予人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human SP-A,hSP-A)处理并设立对照组,培养5 d后检测体系中Tfh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OVA激发后小鼠BALF中和肺组织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WT及Sp-a-/-哮喘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其相对应对照组小鼠[(11.38±1.43)×104比(6.40±0.68)×104,(14.38±1.52)×104比(6.25±0.48)×104,t值分别为2.61和3.64,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OVA激发后,WT和Sp-a-/-哮喘小鼠BALF中IgE的水平明显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小鼠[(16.85±2.50)pg/mL比(4.94±2.01)pg/mL,(25.52±3.17)pg/mL比(8.05±2.90)pg/mL,t值分别为3.63和3.58,P值均<0.05)],且Sp-a-/-哮喘小鼠BALF中IgE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WT哮喘小鼠(t=2.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显示,Tfh亚群组成在哮喘模型的WT和Sp-a-/-小鼠中存在不同,表现为Sp-a-/-哮喘小鼠IL-4+Tfh细胞比例高于WT哮喘小鼠,IFN-γ+Tfh细胞比例降低,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细胞的亚群组成发生变化,其中IL-4+Tfh比例与肺泡灌洗液中IgE水平呈正相关(r=0.50,P<0.05),而IFN-γ+Tfh比例与肺泡灌洗液中IgE水平呈负相关(r=-0.56,P<0.05)。脾脏中IFN-γ+Tfh/IL-4+Tfh的比值在Sp-a-/-哮喘小鼠中显著低于WT小鼠(t=2.31,P<0.05),且与肺泡灌洗液中IgE呈负相关(r=-0.55,P<0.05)。T-B细胞共培养实验发现,Sp-a-/-小鼠脾脏来源Tfh细胞具有更强的辅助B细胞合成IgE抗体的能力(t=3.18,P<0.05)。后续的体外T细胞刺激实验证实,hSP-A处理可以上调培养体系中IFN-γ+Tfh细胞比例与IFN-γ+Tfh/IL-4+Tfh的比值(t值分别为6.34和3.16,P值均<0.05),但并未明显改变IL-4+Tfh细胞比例(P>0.05)。结论异常的Tfh细胞亚群分布与哮喘的发生相关,SP-A可能通过稳定Tfh细胞亚群的分布,从而缓解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 标签: 哮喘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 简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细胞内降解蛋白质的重要途径,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α(ERα)作为转录因子,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关系密切,抑制ERα的功能已经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策略之一。目前发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能够促进ERα降解,影响其转录。简要综述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雌激素受体α的转录及降解调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雌激素受体 蛋白降解
  • 简介:【本刊讯】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2014年8月15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玉娥研究员、郭龙军博士发现了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参与调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影响了PRRSV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RRSV感染 金属蛋白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 酶调控
  • 简介:摘要端粒酶通过改变端粒的长度影响细胞功能,成为端粒相关蛋白调控端粒长度的核心,维持着端粒及染色体的稳定。本项目对正常与退变髓核组织POT1、TPP1、TERT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提示正常髓核细胞组织POT1和TP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变髓核组织。正常髓核组织POT1和TP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变髓核组织。得出POT1和TPP1的降低导致hTERT表达降低,加速了细胞和组织的衰老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70-3p调控肝胆管癌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确诊为肝胆管癌患者30例,收集胆管癌患者癌组织样本(胆管癌组)和癌旁组织样本(癌旁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30例肝胆管癌患者癌组和癌旁组中miR-570-3p的表达量,同时过表达或敲低miR-570-3p后,Annexin染色测肝胆管癌细胞的凋亡。过表达或敲低miR-570-3p后,检测这些潜在底物的表达量过表达或敲低潜在底物,检测其对肝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胆管癌组与癌旁组使用Mann-Whitney检验分基因表达量差异。结果胆管癌组中miR-570-3p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0.76±0.14比1.91±0.34,U=42.123,P<0.05)。过表达miR-570-3p后,过表达组的肝胆管癌细胞RB3的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0.79±0.20比0.21±0.05,t=4.873,P<0.05);敲低miR-570-3p后,敲低组中爪蟾运动蛋白蛋白2靶向蛋白(TPX2)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CB1(PLCB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4±0.28比0.32±0.28,t=4.462,P<0.05;0.39±0.13比0.14±0.04,t=3.184,P<0.05),过表达miR-570-3p后,过表达组中TPX2和PLCB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4±0.28比2.06±0.33,t=2.882,P<0.05;0.39±0.13比1.43±0.39,t=4.382,P<0.05);敲低TPX2和PLCB1后,敲低TPX2组中肝胆管癌细胞RBE的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0.72±0.13比0.21±0.05,t=6.342,P<0.05),而敲低PLCB1组中肝胆管癌细胞RBE的凋亡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04比0.21±0.05,t=0.541,P>0.05)。过表达TPX2后,过表达TPX2组中肝胆管癌细胞RBE的凋亡水平低于对照组(0.04±0.01比0.21±0.06,t=4.841,P<0.05);同时,胆管癌组中TPX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1.25±0.15比0.59±0.04,U=85.152,P<0.05)。结论miR-570-3p靶向TPX2的3端非编码区,减少了TPX2的表达,最终增加了肝胆管癌细胞的凋亡水平。

  • 标签: 微小RNA-570-3p 爪蟾运动蛋白样蛋白2靶向蛋白 肝胆管癌 凋亡
  • 简介:摘要乙酰化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过程。研究证明组蛋白乙酰化可调控脏器的纤维化进程。腹膜纤维化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来,关于组蛋白乙酰化调控腹膜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面,本课题组和其他课题组均发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调控TGF-β信号通路传导、炎性因子和血管增生等作用,本文将针对组蛋白乙酰化在腹膜纤维化发生与发展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纤维化 乙酰化作用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