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寒冬,无锡纺织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无锡纺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清理非核心资产,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一次性挂牌转让7个产权项目。这一动作,耐人寻味。

  • 标签: 纺织 无锡 资产 剥离 产权交易 服装行业
  • 简介:11月19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穆泰康、中粮集团董事长赵双连、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史乐山在北京签署了可口可乐在华装瓶业务重组协议。此前一天,太古股份公司(00019.HK,下称太古)和中粮旗下的中国食品(00506.HK)发布公告称,可口可乐已就剥离其在中国的装瓶业务与两家公司达成最终协议,交易值约10亿美元。

  • 标签: 可口可乐公司 中国食品 剥离 资产 业务重组 股份公司
  • 简介:如果并购和扩张是企业成长的方向,如果长大是企业立足和成功的标志,那么如何解释企业在发展过程的收缩行为——资产剥离呢?据统计,近年来美国企业约40%的收购涉及到了其他企业的资产剥离。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的资产重组中,也频频出现资产剥离现象。图1列出了1995年—200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数量和交易金额。企业究竟为什么要进行资产剥离,进行资产剥离是出于什么动机,本文将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标签: 资产剥离 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 剥离非经营资产 集团公司 不良资产
  • 简介:我国现行反垄断立法中尚无关于剥离资产选择的专门性规定。资产剥离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合并救济措施,剥离资产的选择是相关制度中的关键性、基础性问题。“保证资产的存活性和竞争性”是选择剥离资产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实现又依赖于三方面因素,即剥离资产的构成、归属和充分性。通常情况下,构成剥离资产的最佳选择是“正在经营的独立业务”;剥离被收购方的资产对竞争的恢复和维护更加有利;而“充分性”的实现则需要资产在质量、规模、产品范围、地理范围等方面均足以保证资产购买入在相关市场上成为有效竞争者。

  • 标签: 剥离 资产 合并救济
  • 简介:研究发现,在剥离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尤其是公告后的7个交易日内),将近有一半的公司获得了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这说明样本公司在剥离事件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的确能够增加股东的财富.

  • 标签: 上市公司 资产剥离 实证研究 中国 资本运营 股份制改造
  • 简介:资产剥离与并购一样,都是企业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资产剥离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持续增长的势态。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因素。

  • 标签: 资产剥离 绩效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简介:在采取资产剥离救济措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中,如何确定剥离资产是反垄断执法机构需要完成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剥离资产是否合适直接从根基上影响着一项经营者集中的资产剥离最终成功与否的问题。根据各国的实践来看,剥离资产的遴选标准、剥离资产的组成与来源、剥离资产的范畴厘定、剥离资产的皇冠钻石条款、剥离资产的适度调整是相关方面的核心问题。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结构性救济 资产剥离
  • 简介:摘要:超额亏损子公司资产剥离是一种常见的企业经营策略,旨在减少亏损的影响并优化资产结构。然而,对于这种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一定争议。本论文将探讨母公司100%持股的子公司超额亏损后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方式,分析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帮助更多企业处理好自身财务问题。

  • 标签: 超额亏损子公司 资产剥离 会计处理方式
  • 简介:中国证券报8月18日报道: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16日宣布,为简化业务,将分拆旗下的铝、锰和镍等资产。据当地媒体预测,此次剥离出来的资产可能纳入一家价值140亿美元的新公司,并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两地上市。

  • 标签: 资产 剥离 澳大利亚
  • 简介:在粮食企业改制中,如何加强对剥离资产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处理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笔者认为,可以结合现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剥离资产财务管理机制,确保改制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 标签: 企业改制 剥离资产 粮食 财务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资产安全
  • 简介:目前,在附条件通过的经营者集中案件中,资产剥离机制被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机关广泛使用。资产剥离机制之所以受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机关青睐,这主要在于它能够比较快速有效地解决具体案件中存在的潜在竞争问题。资产剥离机制在解决竞争问题方面的优势得力于其内在精妙的系统设置,它是由剥离对象的遴选、合适购买者的确定和成活性的保障三个具有互动关系的微观系统有机组成的。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控制制度 资产剥离 竞争问题
  • 简介:《企业国有资产法》重新设计了出资人制度,使之类同于“纯粹的出资人”,但这些制度未能按立法者所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本质根源在于立法者忽视了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的特殊身份,以及在《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之后仍生效的与出资人机构有关的法规,这些法规所赋予出资人特殊的职权,注定其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出资人”。为此,必须正视企业国有资产的属性,从立法层面解决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虚位”“越位”问题,对其适当的放权、还权、赋权及分权制衡,才能为不同样态的企业国有资产配置适格的出资人主体,最终使企业国有资产产生最大的经济利润,进而造福于国民。

  • 标签: 企业国有资产 企业国有资产法 出资人制度 特权
  • 简介:<正>鄂国资规[2010]2号第一条为规范不良资产剥离管理,防范不良资产处置审批风险,最大限度保全国有资产价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是指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出资企业,包括湖北省省直

  • 标签: 不良资产剥离 出资企业 国有资产法 暂行办法 资产价值 国有资产流失
  • 简介:本案例展现了一家公司拟对两个分厂实施剥离时,在发展战略、公司财务、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董事会内部的意见冲突。面对复杂的局面,董事会最终会作出怎样的决策呢?

  • 标签: 财务管理 战略管理 资产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