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成人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门诊超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门诊行TEE的6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门诊超声中的作用。结果628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TTE)发现阳性病例279例(44.4%),假阳性17例(2.7%),TEE发现阳性病例427例(68.0%),TEE明显高于TTE(χ2=70.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超声心动图更能清晰地显示心脏内的微小病理变化,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诊断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心率失常之一,欧美研究资料显示房颤的患病率为0.4%~1.0%[1-2],我国房颤总患病率约为0.77%,标准化率约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且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3-4]。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血栓,目前预防房颤血栓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但部分患者出血风险高,药物依从性差,因而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5]。非瓣膜疾病房颤患者脑卒中>90%心源性栓子来源于左心耳(leftatrailappendage,LAA)[6],左心耳封堵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主要介绍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在LAA封堵术前、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封堵术 左心耳 应用 心房颤动 房颤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20例结合食管超声心动图行左心耳封堵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0例: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实验组(10例: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0度、45度、90度以及135度切面测量的左心耳开口内径均大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左心耳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TEE监测下接受第三代LVAD—HeartCon血泵植入手术的2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包括扩张型心肌病2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和缺血性心肌病1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转机前和停机后行TEE检查,监测左右心腔大小、左右心内径比值、心功能、排气、瓣膜反流、室间隔位置、套管位置、设备功能等。对LVAD植入前后左右心参数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患者LVAD植入前左心明显增大,右心不同程度增大。二尖瓣反流中量以上者16例,中量以下者7例。主动脉瓣反流微少量13例。三尖瓣反流中量以上4例,中量以下16例。合并左心耳血栓2例。TEE显示,与术前相比,装置植入后左室内径明显减小(42.0 mm/m2比32.8 mm/m2),左室射血分数增高(22.2%比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室径值及面积变化率在LVAD植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右室内径比值较术前减低(2.09比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由术前的向右偏移恢复至中线位置。LVAD植入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不同程度减轻。全部患者均接受三尖瓣成形,术后残余少量反流8例。结论HeartCon血泵可以充分有效地卸除左心室负荷,并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足够的心排出量。TEE对于LVAD植入中决策有重要价值,可评价LVAD植入前的心脏病变、中气栓、流入管位置、流出管通畅性和心功能,尤其是容量及左右心室平衡的评估,对于优化血泵功能至关重要。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左室辅助装置 HeartCon血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食道超声心动图全程监测的17例二尖瓣成形手术,即开胸前观察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及功能,并与手术中所见对照其符合率;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二尖瓣成形瓣膜的形态、功能以及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17例患者中,12例患者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后,更改手术方式3例,心脏复跳后指导再次手术2例,全组均未出现术后瓣膜狭窄或瓣周漏。结论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估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并可有效避免二次开胸手术。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成形术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均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的效果。结果本组18例中16例一次性手术实施成功。1例中监测发现反流2级后再次实施成形后成功,1例中监测发现反流3级后改行二尖瓣置换。结论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疾病 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肝移植手术由于患者合并症多、手术操作复杂,常发生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能实时连续监测心血管结构与功能,鉴别相应的病因,优化麻醉管理,评估移植肝的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被推荐用于高危的肝移植手术。由于肝病患者的特殊性,对TEE安全性的担忧仍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国内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文章结合相关指南和临床研究阐述了TEE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适应证、禁忌证和安全性,总结了风险评估要点和筛选流程,并对中各个时期常见的TEE发现、常用切面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概括。

  • 标签: 肝移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VP的2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56±14.40)岁。患者MVP术前均行4D-TEE检查,精准评估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及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和反流程度,测量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收缩期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叶各个分区(将二尖瓣前叶和后叶的外、中、内部分别命名为A1~A3和P1~P3)的高度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制定手术方案。中探查对术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选择合适的成形环尺寸,完成MVP操作后,利用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心脏复跳后再次行TEE检查,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即刻评估手术效果。21例MVP患者术后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再次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1)观察术前通过4D-TEE诊断的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反流程度,以及与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术前4D-TEE所得的二尖瓣各参数与手术最终使用的成形环尺寸的相关性;(3)比较心脏复跳后利用TEE测得的对合高度与者在直视下利用亚甲蓝染色测量的对合高度的相关性等;(4)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4D-TEE的检查结果与中探查的结果对比,25例患者病因和病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0%(24/25)。对病变部位发生在瓣叶的单一区域或某两个区域诊断的准确率为14/14,对交界区病变及多个区域联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2/3、4/5。术前4D-TEE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2级6例、3级2例、4级17例,与中探查结果一致。通过术前4D-TEE测得的各指标对中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AP(X1)、左右纤维三角距离(X2)两个参数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方程:成形环尺寸Ŷ=10.506+0.230X1+0.395X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为0.613,提示模型拟合的效果良好。DAP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86,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50,提示二者对成形环尺寸的预测均有较大意义。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即刻TEE测量的A1-P1、A2-P2、A3-P3的对合高度及三个对合缘的平均对合高度与中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16、0.951、0.953,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为术后反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30.0(P<0.05),提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再次加重。结论4D-TEE不仅可以在MVP术前精准地判定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并根据测量的定量参数预测中实际使用的成形环尺寸,协助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决策,而且可以在中实时评估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它提供的参数对术后早期的成形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四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8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前后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由本院同一个医生记录主动脉瓣环内径和钙化斑块情况等,将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瓣膜和心功能情况行比较。结果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三维的主动脉瓣环内径、钙化检出率和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术前显著高于术后(P<0.01),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术后(P<0.01),术前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显著低于术后(P<0.01);中5例主动脉瓣环径变大,采用大号人工瓣膜手术;3例钙化瓣分裂,采用人工瓣膜固定,83例患者术后复查瓣膜开启正常。结论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中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提升其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上采用。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超声心动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卵圆孔未闭及右向左分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赴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试验,对其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卵圆孔未闭检出率、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检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率为83.5%,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的57.1%;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食管超声心动图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超声心动图患者的20.00%。且二者间的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卵圆孔未闭检出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心动图,建议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在隐源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本院诊断治疗的163例隐源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头颅MRI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分组进行TEE检查和胸壁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率。结果66例患者行TEE检查,共检出心源性脑栓塞15例(22.7%),97例患者行常规TTE检查,共检出7例心源性脑栓塞(7.2%),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9)。结论TEE在诊断隐源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应常规应用于隐源性脑梗死的病因诊断。

  • 标签: 隐源性脑梗死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VSD)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的应用价值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TTE确诊为VSD,并经筛查符合封堵的122例患者,122例VSD患儿实施胸小切口封堵,术前通过TTE多切面评估VSD大小、位置、类型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情况,选择VSD封堵器型号的-般标准为(缺损测量最大径2mm);中通过MTEE再次复核评估,确定封堵器型号,并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同时评判封堵效果;术后TTE对封堵成功患儿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22例VSD患儿中116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5.1%。不同类型VSD封堵的成功率有差别,干下型成功率最低。部分患儿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内定期随访,封堵器回声清晰,位置正常,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TIE在导管介入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病例筛查、指导封堵器选择、中封堵引导和监测,对封堵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形态、结构和心功能的变化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 标签: 经胸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及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数据进行分析,探讨cTTE和TEE检查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疑诊PFO相关疾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cTTE及TEE检查的患者1164例。分析TEE、cTTE及二者联合方法对PFO的检出率,cTTE对右向左分流起源以及分流量的诊断评估结果,TEE对PFO形态结构特点的诊断结果。结果1164例患者分为先兆偏头痛(MA)组314例、无先兆偏头痛(MO)组219例、隐源性脑梗死(CCI)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79例和其他病变组352例。cTTE和(或)TTE检出PFO 282例(282/1164,24.2%)。4组不同临床分组间PF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1),其中MA患者PFO检出率最高(98/314,31.2%)。1164例患者中764例接受了cTTE检查,检出PFO170例(170/764,22.3%);816例患者接受了TEE检查,检出PFO 221例(221/816,27.1%)。412例患者接受了cTTE和TEE联合检查,检出PFO125例(125/412,30.3%)。接受cTTE检查的764例患者中,cTTE检出右向左分流者474例(474/764,62.0%)。其中170例PFO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101/170,59.4%);383例肺循环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少量者居多(185/383,48.3%);79例二者合并存在者,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54/79,68.4%)。TEE检出的221例PFO患者中,均可记录PFO宽度,平均宽度为(1.61±0.92)mm,狭长形态PFO78例,平均长度为(10.53±3.52)mm。TEE检出分流132例,其中左向右分流12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9例;检出房间隔膨胀瘤14例,左心房房间隔袋20例,瓣膜丝状物41例。结论MA、CCI和(或)TIA患者PFO检出率高于MO和其他疾病患者。TEE与cTTE联合应用可提高PFO检出率。cTTE对于右向左分流的检出以及右向左分流起源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PFO相关疾病患者中,PFO右向左分流多为大量,半数以上存在肺循环右向左分流,在检查中需注意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卵圆孔,未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